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品种选择前茬番茄选择既耐热又耐低温、抗病毒病、丰产、耐贮的中晚熟品种,尤其是抗TY、耐褪绿病毒的品种。后茬番茄选择耐低温、抗病、坐果力强、硬度高、耐贮运的中早熟品种。当前应用品种有“金棚”系列、“浙粉”系列、“京研”系列、“中蔬”系列品种等。

  • 标签: 日光温室番茄 高效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 抗病毒病 中晚熟品种 中早熟品种
  • 简介:冀州市地处黑龙巷流域,常年辣椒(以天鹰椒为主)面积1万hm2左右,由于当地天鹰椒重茬病害较重,倒茬困难,因此示范推广了天鹰椒与棉花间作栽培.

  • 标签: 辣椒 棉花 间作 栽培 种植
  • 简介:拖拉机机组、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时,转弯和倒车操作十分频繁,它不仅影响机组的作业效率,而且增加转向系、行走系等操纵系统机件的磨损,为此,机手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行走路线(例如套耕法等),尽量减...

  • 标签: 农机田间作业 作业效率 履带式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 转向离合器 农业机械
  • 简介:洋葱与棉花间作套种,是冀南棉区大规模种植紫星洋葱后出现的栽培新模式.由于紫星洋葱具有稳定的高产性、色泽的超群性、诱人的商品性、安全的耐储性、广泛的适应性等五大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冀中南地区,乃至豫北地区紫皮洋葱种植的首选品种.

  • 标签: 洋葱 棉花 间作 栽培 育苗 定植
  • 简介:近几年,南瓜间作甜玉米覆膜滴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光和土地的空闲时间,南瓜亩产可达2000~3000kg,甜玉米3500穗,玉米秸秆还可做青贮饲料出售,增产增收潜力大,目前已在伊犁河谷大面积推广。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前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将黄腐酸钾50kg、硫酸锌500g、氯化钾5kg、磷肥50kg充分混匀后撒施,深耕耙田,达到深、细、透、平、实、足。2选用良种,规范种植玉米品种选用穗甜1号,南瓜选用抗病、肉质细腻、微甜、在当地销路好的蜜本南瓜。

  • 标签: 蜜本南瓜 玉米覆膜 伊犁河谷 滴灌栽培 间作 技术
  • 简介:据《农民日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农民对产量的追求不断升级,大量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逐渐消失。为挽救包括园艺作物在内的濒危特色农作物品种,自2011年始,北京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依据种子法及相关配套管理办法,立项并开展了农作物老品种保护挖掘项目,通过对地方品种、农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推进老品种种质资源恢复利用。

  • 标签: 农作物品种 园艺作物 新生 种子管理站 地方特色 配套管理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菌,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首次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工厂化栽培 珍稀食用菌 麻类作物 副产品 木质素降解酶 中国农业科学院
  • 简介:分子标记能够在DNA水平上直接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的某种特异性差异,且不受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的影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核心种质已成为作物种质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基于分子标记的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园艺作物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园艺作物核心种质的发展方向,即加快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数据、鉴定数据和评价数据的收集,采用多种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共同构建园艺作物核心种质,从而提高对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

  • 标签: 园艺作物 分子标记 核心种质
  • 简介:目前,微量元素对农作物具有增产增收作用,已被农业科技界所证实。氨基酸微肥的使用范围很广,从粮食作物到油料作物,以及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几乎对所有的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氨基酸微肥 农作物 技术 应用 微量元素 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