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7例妊娠相关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4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5例伴有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血管畸形、肾脏损害、贫血、感染各1例。5例孕产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结论妊娠相关脑血管病发病危急,子痫前期/子痫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如诊疗及时,母婴可能获得较好结局

  • 标签: 妊娠 脑血管意外 子 颅内动静脉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carotidarterystenosis,ACAS)患者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及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2例ACAS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或药物治疗的资料,分析介入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及安全性。结果102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70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治疗+标准药物治疗,32例拒行支架成形术或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给予标准药物治疗。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4%(1例),对照组12.5%(4例),两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4,P=0.016)。治疗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41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4%(1例);对照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17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7.6%(3例)。治疗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而本次研究中仅有2例术中出现心绞痛发作,经及时处理得到改善,无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病例。结论对于ACAS患者和ACAS伴易损斑块患者,颈动脉支架治疗均优于单独标准药物治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 标准药物治疗 临床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情绪、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产科待产的初产妇160例,所有产妇均进行无痛分娩,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统计2组产妇分娩结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产妇护理前、出院时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产妇护理前、出院时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剖宫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产后出血量和围产儿死亡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出院时2组SAS、SDS、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改善产后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无痛分娩 整体护理 分娩结局 情绪 睡眠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膈肌增厚和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的膈肌厚度(Tdi)以及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记录常规的撤机参数。撤机后,追踪观察患者48小时。结果:54例患者中,14例(25.9%)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Tdi以及DTF%均高于撤机失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相关的膈肌指标的临界值为:膈肌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各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分别为87.5%、77.5%、80.0%和90.0%;特异性分别为71.5%、86.6%、50.0%和64.3%。将膈肌活动度≥10.5mm和吸气末Tdi≥21mm两者结合,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降低至64.9%,但特异性升高至100%;浅快呼吸指数(RSBI)〈105用于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达90.0%,但特异性仅有18.7%。结论:对通过SBT的患者,膈肌活动度和吸气末膈肌厚度的超声评估,是优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指标。因此,推荐考虑使用上述指标和RSBI,以改善撤机结局

  • 标签: 超声膈肌 撤机 机械通气
  • 简介:1病历摘要女,35岁;妊娠28周,以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20d入院。查体视力:左/右0.08/0.08,双眼视野近全盲。鞍区MRI平扫见类圆形等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2.0cm×1.8cm,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血清泌乳素173.49ng/mL,其余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正常。术前经麻醉科、产科会诊,在全麻下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见鞍内为红褐色陈旧血性液体,瘤壁四周为混杂有含铁血黄素样组织的质地较软的灰白色肿瘤。

  • 标签: 垂体腺瘤 泌乳素 妊娠 垂体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脑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期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室外引流术3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治疗后随访3—18个月,按Et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预后,恢复工作4例,生活自理2例,部分自理4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结论多学科合作并正确选择诊治方案可改善妊娠期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妊娠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报告1例异位妊娠术后绒癌脑转移瘤的病例并回顾文献。方法通过妇科及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及影像学结果确诊绒癌。急诊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切除孕囊及病变侧输卵管,术后病理示正常胚胎。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发生脑转移,予以开颅手术,病理报告绒癌。术后腰穿甲氨蝶呤化疗、脱水、激素等对症治疗。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改善,随访6个月未见病变复发。结论异位妊娠术后发生绒癌脑转移瘤可见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术后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异位妊娠 绒癌 脑转移瘤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创伤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发生的关系以及对PSH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征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内以颅脑外伤作为主要诊断的患者资料共127例,分为颅底创伤组和对照组。通过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住院期间感染情况,住院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出院ICU后1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颅底创伤对PSH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作为基线水平,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颅底创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住院ICU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颅底创伤组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随访颅底创伤组12个月后GOS评分较对照组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底创伤可能是导致外伤患者发生PSH的原因之一。不论是住院期间还是远期预后,颅底创伤对合并有PSH的外伤患者产生了不良影响。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底创伤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临床结局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及躯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出现静脉血栓,1例出现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有3例出现静脉血栓,2例出现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继发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病情,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继发脑出血 手术 急救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因妊娠期糖尿病人院治疗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从入院当日起,对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实施应用看图对话工具的授权教育,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孕妇的授权能力、血糖控制水平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看图对话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妊娠中晚期孕妇管理妊娠期糖尿病。

  • 标签: 看图对话工具 妊娠期糖尿病 授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