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许多人儿时把玩过小磁体,隔着障碍物用磁力移动书钉之类的小铁件。磁场力的这种非接触的跨空间作用方式,为各领域进行遥控操作提供了科学基础。随着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的遥控磁导航技术(magneticnavigationtechniques,MNT)正改变着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领域的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应用 心脏 自动控制技术
  • 简介: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灾难之一。20世纪80年代,冠心病居美国死亡人数及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之首,占死亡人数的24.1%。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达到10~26/10万。随之而来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美国每年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数超过100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导航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 应用 心血管病 死因顺位
  • 简介:导管消融是一些快速心律失常首选治疗方法,消融导管准确定位和良好贴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传统消融导管要有一定的硬度以保证其可操控性,但这也同时限制了导管操控的灵活性。随着心房颤动(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的开展,传统手术的这种局限性变得更加明显。

  • 标签: 快速心律失常 介入治疗 导航系统 导管消融术 应用 复杂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索利用磁导航技术辅助冠脉介入操作以减少对比剂用量。方法冠脉造影至少有1支血管病变需要支架治疗的病人31例(男24例),平均年龄(66.7±10.6)岁。分为3组,常规技术组、磁导航辅助组、复合技术组(以磁导航和光干涉断层成像技术结合引导支架植入)。所有病例记录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等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常规技术、磁导航辅助和复合技术组中,性别构成比(男性例数分别为8、9、7例)、病变部位(前降支6,5,3例;回旋支1,4,2例;右冠5,2,3例)等无显著差异;操作时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为(42.2±18.1),(58.7±23.5),(71.9±28.4)min,其中复合技术组用时最多;对比剂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6.5±12.6),(43.4±9.7),(36.3±6.2)ml,其中常规技术组用量最多。3组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8±1.1),(2.7±0.9),(3.3±1.7)min;支架内残余狭窄率分别为(6.2±3.1),(6.6±4.9),(7.1±4.1)%;主要心脏病事件发生率各组均为0,3组比较,这些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冠脉介入领域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虽然操作时间有延长,但X线曝光时间无明显增加。

  • 标签: 磁导航系统 造影剂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电生理标测的基础上,采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进行温控射频消融治疗。5例入院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5±18)岁。2例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心内电生理诊断心房扑动2例,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后间隔显性房室旁道1例,左后游离壁隐匿性旁道1例。结果5例利用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后均采用磁导航系统遥控操作精确标测靶点并行射频消融,4例成功。操作时间(116±31)min,术者X光曝光时间仅为(4.5±1.5)min。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初步研究表明,采用磁导航技术均可安全与有效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并且明显降低术者的X光曝光时间。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磁导航系统 室上性心律失常
  • 简介:利用外源性磁场指引心导管操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1年,Tillander等在体外磁场引导下,将磁性导管送人了实验兔的主动脉系统。5年后,他们开始在磁场引导下进行实验动物的大血管选择性造影。这些实践活动几乎与心导管的初始发展阶段是同步的。1966年,Alksne等开始利用磁场指引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的尝试,

  • 标签: 介入治疗 心血管病 导航系统 体外磁场 应用 选择性造影
  • 简介:在过去50多年中,我见证了心血管领域一次次心血管病诊治技术上的革命:心导管检查、植入性心脏起搏器、Seildinger穿刺、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血管内支架、心内电生理检测和射频消融治疗……。正是由于这些技术性革命,当然还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标签: 心血管病 诊治技术 导航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射频消融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磁导航系统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经过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技术和4mm温控导管消融,B组采用磁导航系统和温控磁大头导管消融。两组各入选10例患者,其年龄、性别、心动过速病史和基础心血管疾病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如下参数:消融操作时间、患者透视时间、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消融能量、成功率、并发症、手术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全部一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相同,随访(7.1±1.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磁导航消融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术者透视时间、放电次数和实际消融能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消融组,但手术费用高于常规消融组。结论采用磁导航系统指导房室结慢径路导管射频消融能明显缩短消融操作时间及患者和术者的透视时间,减少放电次数,降低实际消融能量。

  • 标签: 磁导航系统 导管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三台不同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本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仪器精密度测定用同一标本在分别在三台仪器上重复检测20次,计算CV值;比对试验选择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仪器作为比对仪器,另外两台仪器作为试验仪器,每天采集8份新鲜抗凝全血样本分别在三台仪器上进行检测,连续进行5d。结果三台血细胞分析的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两台试验仪器与比对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比对仪器的相对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临床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比对及偏倚评估,判断其一致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分析 偏倚评估
  • 简介: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其创伤小、治疗精确、术后效果良好等特点,膝关节镜手术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及骨科医生的重视,成为近年来骨科领域推广最快的现代手术技术之一。但是,传统的关节镜手术器械是以机械切割、刨削和打磨为主,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起处理组织表面的损伤,

  • 标签: 治疗 膝关节疾病 关节镜下 射频消融 关节镜手术 骨科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CD蚓、c-Met和整合素3、拍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胰腺导管腺癌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CD151、c-Met和整合素3、嘶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D151、c-Met和整合素3、面在71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9%(58/71)、69.01%(49/71)、69.01%(49/71)和84.51%(60/71),而正常胰腺组织均未表达。CD151和c-Met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值均〈0.05)。CD151,的表达与c-Met及整合素α3、α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P=0.000;r=0.457;P=0.000;r=0.671;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CD151、c-Met、整合素α3和α6的表达与预后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CD151、c-Met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CD151、c-Met及整合素α3、α6在胰腺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发挥重要作用,CD151、c-Met可考虑作为临床评价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胰腺肿瘤 CDl5l C-MET 整合素Α3 整合素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