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给腰椎间突出症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88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给予两组观察对象实施不同的护理,其中对照组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上收治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可给予其接受优质护理,改善患者腰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实施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5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前者应用康复治疗护理,后者应用常规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评分指标(VAS评分、JOA评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内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干预中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此研究设定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被研究人员及例数: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所需方法数字表法,通过利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划分为对照与观察分别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分析比对此次研究中观察、对照组间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利用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价值,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各40例。对比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结果: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更短的均为研究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组间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加快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通过随机平衡的方法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康复训练,实验组中医康复联合针灸理疗,分析两组患者的ODI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ODI评分更佳,治疗效果显优,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中医康复联合针灸理疗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提倡。

  • 标签: 中医康复 针灸理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接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低,直腿抬高角度更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PELD)的LDH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EID联合常规护理,ERAS组采用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12h、第1天、第2天的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JOA、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应用于LDH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康复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社区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986例≥60岁老年人的体检数据,分析不同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较高;性别、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在体质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处于缓解期肺功能Ⅱ~Ⅳ级COPD患者108例,按照患者来源(农村或城市)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6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步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结果6min步行距离,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高于城市组(P〈0.05);IV级a)PD患者农村组和城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低于城市组(P〈0.05);IV级COPD患者城市组与农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Ⅱ~Ⅲ级城乡COPD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时6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存在差异,提示COPD患者长期坚持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耐力。

  • 标签: 阻塞性肺疾病 6 MIN步行试验 6 min步行距离 气短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GI/GL)饮食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检索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月发表的有关低GI/GL饮食治疗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入选标准,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纳入文献,并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研究结果等内容提取资料,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测量值为效应指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2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413例2型糖尿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GI/GL饮食使HbA1c降低0.42%[95%CI(-0.58,-0.27)];FBG水平降低0.72mmol/L[95%CI(-0.89,-0.55)];2hPG水平降低1.61mmol/L[95%CI(-2.33,-0.89)]。结论低GI/GL饮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水平控制,低GI/GL饮食是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有效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指数 血糖负荷 META分析 HBA1C FBG
  • 简介:选择2006年5月-2007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患者69例,应用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评估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危险因素,其中ABI〈0.9的19例,ABI〉1.2的26例;体质量指数〉25的18例。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肥胖是糖尿病PAD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PAD筛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身体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护理,从而减少PAD的发生。

  • 标签: 踝-臂指数 糖尿病 下肢外周动脉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BI指数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80例),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40例)和采取舒适护理的研究组(40例),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各组BI指数对比,研究组BI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BI指数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链式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休克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链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休克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链式护理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2月)内,入组案例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n=2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20),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局部VSA疼痛程度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DOI椎体功能障碍量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 UBE)在腰椎疾患围手术期病人中的护理。方法:本项目拟选择30例经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的腰椎疾患病人,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评价,将两组护理前后SAS、 SDS评分、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和 SD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一系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然而,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下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些甚至导致病情复发再次手术。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下肢功能,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指导变得极为重要。正确率是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进行锻炼的比例。提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肢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减少患者的日常不适非常关键。本文旨在探讨提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肢功能锻炼正确率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下肢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VA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推广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会出现关节疼痛、晨僵等临床表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康复护理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92例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占一半。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腰椎功能很显然比对照组更好,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很显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应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作者: 孙玲1,章莲2*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31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7期
  • 机构:1.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国医馆,江苏 淮安223001;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肿瘤中心,江苏 淮安223001
  • 简介:目的: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接受中医护理,就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变化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降低,且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中医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康复;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