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急诊酒精中毒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0%,对照组为7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具有参考价值;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急诊酒精中毒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急诊科 酒精中毒患者 依从性
  • 简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增加了临床实习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充分刺激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1]。多媒体课件中附有典型皮损图像,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 标签: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皮肤病学/教育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应用无缝式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无缝式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无缝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根据Likert5级评分,确定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0.2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无缝式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无缝式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肛肠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以月为计数时间段,随机抽查科室10名责任护士每人10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的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对活动前后护士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前后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由58%提高到了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肛肠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清洁灌肠 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和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口腔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之上为干预组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对所有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更佳,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 标签: 口腔科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QCC小组活动对康复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康复QCC小组活动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及实施后(2017年3月~2017年8月)各接收的6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活动实施前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总体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实施前的71.67%上升为91.67%,P=0.005,目标完成率为109.11%,目标进步率为27.91%;QCC小组活动后病人的满意率由实施前的85.00%上升为98.33%,P=0.008,目标完成率为148.11%,目标进步率为15.68%。结论对康复病人实施QCC小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值得推荐。

  • 标签: QCC小组活动 康复科 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放射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待检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急诊新护士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急诊新护士数均为15例,给予传统组急诊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多带一,给予实验组急诊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一带一,比较两组急诊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传统组急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66.7%,实验组急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3.3%,传统组急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急诊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急诊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带一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带教模式 急诊科新护士 临床综合能力 培训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胸老年人术后谵妄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胸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A组(n=46)与B组(n=46),两组均行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咪达唑仑,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苏醒时间(4.92±1.18)min、恢复呼吸时间(10.53±2.25)min、拔管时间(11.36±2.63)min显著短于B组(P<0.05);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h、1d、2d、3dMMSE评分(27.01±0.46)、(27.22±0.50)、(27.73±0.54)、(28.62±0.6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诱导前、插管后、手术结束时间节点的VAS评分与B组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行胸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胸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出200例,依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患转运工作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电话询问、责任推卸、危急值漏交接等情况,发现观察组转运工作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76±0.35)分,大于对照组(76.34±0.33)分。结论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中,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患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工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全医学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9例全医学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医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外初诊时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评估预后影响。方法以“NPM1”或“FLT3”和“acutemyeloid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始,截止到2018年01月31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总纳入患者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22,95%CI=(3.28-13.16),p=0.001。结论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 标签: 骨髓原始细胞(%) NPM1突变 FLT3-ITD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