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72例,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给予口服剂量为mg/40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剂量为mg/10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粥样化硬块变化状况管腔最大狭窄平均为55.6±4.9、斑块偏心指数为53.3±9.7、斑块积分(mm)10.2±2.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粥样化硬块变化状况管腔最大狭窄平均为56.5±4.7、斑块偏心指数为52.9±11.2、斑块积分(mm)13.1±3.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1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61%,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的治疗中,可采取剂量为mg/40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正常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V-P)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病例选取自我院接收的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2月,病例数:64),将此次入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实施传统V-P分流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镜下V-P治疗;对比管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3.74%>71.88%;且该组患者手术/下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

  • 标签: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导联心电图对比,探讨头胸导联对右胸假性Q波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尹氏球状面心电场波阵面传递假说理论,应用头胸导联与WilSon常规导联对42例正常人右胸一周心电图Q波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常规导联Q波V4R—V9R共检出179个,其出现率19%-90%,其中Q/R比值大于1/2R者155个;而头胸导联HV4R—HV9R,Q波只检出25个,出现率0%-24%,Q/R比值无大于1/2R的Q波及QS波。结论头胸导联Q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导联。且无宽深Q及QS波,有助于假性、异常Q波的辨认。

  • 标签: 导联 心电图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双源双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虚拟去钙技术 骨髓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坏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周围正常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无糖低氧条件制备血管平滑肌细胞坏死模型,收集坏死细胞培养上清液干预正常细胞。实验设置无血清低糖DMEM培养的对照组、坏死上清(NCS)干预组、坏死上清与IL-1拮抗剂联合干预组、坏死上清与IL-6拮抗剂联合干预组、IL-1α干预组以及IL-6干预组。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6和CRP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CRP、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CS组、IL-1α组和IL-6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显著性增加(P〈0.05),同时,NCS和IL-1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IL-6表达升高(P〈0.05),NCS组、IL-1α组和IL-6组细胞CRP和p-Akt的表达也呈增加趋势(P〈0.05);而NCS+IL-1RA组和NCS+IL-6RA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较NCS组有所下降(P〈0.05),CRP和pAkt的表达也相应有所降低(P〈0.05)。结论坏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通过释放IL-1α促进周围正常细胞IL-6的表达,进而上调CRP和p-Akt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迁移。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坏死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 探讨在肿瘤组织切片上确定二倍体参考细胞核的选择依据;方法 五只健康兔的七种正常组织,每种组织包埋在同一包埋块内切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和分析计算其中五种组织细胞核的以完整细胞个体体积为单位的DNA含量;结果 脊神经节细胞核和小脑浦肯野氏细胞核都未能染上颜色,其余五种正常组织着色呈紫红色,其细胞核的DNA含量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55~136%);结论 在进行肿瘤细胞核的DNA倍体和DNA恶性度等指标的分析时,最好选择与肿瘤组织同一个体和和同源的正常组织细胞核作为二倍体参考细胞,采用同样的样品制备和同步的染色方法,才可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 标签: 二倍体细胞核 DNA含量参考值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进行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绞痛再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具有确切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辛伐他汀 血脂正常 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正常唇和唇裂的不同,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三月到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25-40周68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分别对所有胎儿进行现察。结果68例胎儿中,二维检查能清晰检查到面部58(85.29%)例,三维超声能清晰检查到面部60(88.23%)例,两种检查方式的面部显示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维检查中,显示出完整的唇部结构45(77.58%)例,三维检查显示出完整的唇部结构52(86.68%)例,二维超声检查出唇裂3例,三维超声检查出唇裂6例,相比较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以较为清晰的图像,逼真、轮廓分明的将胎儿的唇部具体情况显示出来,可弥补二维超声单一的黑白切面图像所存在的不足,且二者相互结合,在诊断先天性畸形具有可观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正常唇 唇裂 诊断评价 二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早孕期孕周大小、孕囊大小与血β-hCG水平与孕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的医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早孕期正常妊娠妇女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超声以及血β-hCG水平检测,对比分析孕周大小、孕囊大小与血β-hCG水平与孕龄关系。结果:随产妇孕龄增加,孕囊平均直径与β-hCG水平呈现增长趋势,且孕4~7周血β-hCG水平与产妇孕龄成正相关关系(P

  • 标签: 正常妊娠 孕周 孕囊 血β-hCG水平 孕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出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根据血浆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分为a(n=50)、b(n=50)、c组(n=50),将单位比例设置在100 mL/1 U,a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3),b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2),c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1)。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输血情况及出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输血前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时间均延长,且a>b>c(P

  • 标签: 大量输血 红细胞 血浆 不同比例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对照研究策略 。方法:从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到本院接受精神分裂症诊断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 200 例参与本次研究作为观察组,在从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身体检查的人员中随机选择 200 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 。给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均利用 SCID-I-P 实施诊断,然后利用简易应对方式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进行评估 。结果:健康人员的积极应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人员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研究人员 的研究结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应对方式明显存在差异,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需要及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正常人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每天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每天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两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LVEF、LVEDD及IMT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采取40mg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 血脂正常 冠心病
  • 简介:<正>Clorius和Blaufox采用放射性肾图技术证明,运动可诱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双侧对称性肾图异常。另据Mizuiri报告,运动可以降低正常人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本研究的目的是:(1)观察运动以及巯甲丙脯酸加运动对正常人及治疗中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肾动态显像的影响;(2)观察运动及巯甲丙脯酸加运动对正

  • 标签: 轻中度高血压 巯甲丙脯酸 肾功能 肾显像 正常人 临床医院
  • 简介:为了探讨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在检测具有正常核型的急性白血痛(AL)患者的易位相关融合基因中的价值,应用包括19种染色体易位特异性引物对的逆转录多重PCR方法对37例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揭示为正常核型的AL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8例(21.6%)AL患者分别检测出有PML/RARA、AML1/ETO、CBFB/MYH11和BCR/ABL等4种融合基因的存在。结论:逆转录多重PCR可在核型正常的AL患者中检出隐匿的染色体易位,故凡常规细胞遗传学显示为核型正常的AL患者,均应对其进行逆转录多重PCR检测。

  • 标签: 逆转录多重PCR 急性白血痛 正常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在临床手术麻醉中与正常人群手术麻醉的处理。方法  选取均实施临床手术麻醉的精神病患者与正常患者各20例,分别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组间椎管内麻醉使用药物盐酸罗哌卡因的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麻使用药物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异氟醚用量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临床手术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全麻时麻醉药物所用剂量更高,因此临床工作者需要特别注意,以有效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手术麻醉安全。

  • 标签: 临床手术麻醉 精神病 正常人群 麻醉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