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例骨盆骨折病人长途转运中的护理体会,在转运前应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转运途中加强监护观察,将病人安全转运至目的地。

  • 标签: 地震伤员 骨盆骨折 长途转运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里氏6.6级地震2周内4377例地震伤员伤情及救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地震医学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震后1~14天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数据,分析伤情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并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至震后14天,省内共收治地震伤员4377人,其中住院858人,危重伤员194人。伤员分布在岷县、漳县、宕昌和礼县。至震后2周,灾区向全省10个省市级医院转运伤员共145人;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救援队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千余人次;定西市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遗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及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结论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阶段性任务,积累了宝贵资料和经验。

  • 标签: 岷县、漳县地震 医学救援
  • 简介:目的分析绵竹地区5.12地震伤早期急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处理重大灾难发生后急诊急救的新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5.12~5.13地震发生后24小时的极早期伤病员的救治情况,并与我院震前同类疾病死亡率作比较。结果5.12地震极早期同类型伤员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建立有效的灾难急救体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可能是早期急救中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5.12地震 灾难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地区发生了7.0级地震,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本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小分队火速赶往地震发生地进行救援。具有良好的灾害应对能力和技能是灾害救援队的必备素质,灾害预备队员同样如此。本文将以护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对灾害预备队员在九寨沟地震中救灾技能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灾害预备队员 九寨沟地震 救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精神科护士突发地震灾害的临床应急能力培训研究设计相关内容,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选取、使用的调研工具、干预方法等,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培养精神科护士面对地震等常见的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的培训方案,以做到最好的保障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地震灾害 临床应急能力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表格资料收集在成批伤员转诊治疗中的及时有效。方法 :分析 2017年 8月 8日 21:19地震发生起至 8月 11日 15:30止。分四批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共 44名伤员资料收集 (表 1、表 2)。结果:运用表 1的第一、二批转诊伤员共 10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30.5分钟,平均入院时间 8分钟,运用表 2的三、四批转诊伤员共 34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23.5分钟 ,平均入院时间 6分钟,成批伤员转诊应用表 2比表 1在平均再次检伤中快 7分钟,平均入院时间快 2分钟,转诊伤员登记表 2增加“伤员联系电话”“转诊负责人”,“转诊方式”,“伤员伤情轻、中、 重”项目。结论:表 2资料收集明显缩短了病员转诊后再次伤情评估和入院时间,使伤员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 标签: 九寨沟地震救援 表格收集 转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思路设计。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本院师生的实际情况及实训教学资源条件,制定出适合我院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的教学思路设计。结果依据此次教学研究的目的,制定出以培养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思路,即护生除了完成学院规定的常规教学外,需完成课题组设计的关于提高高职护生地震创伤院前救护能力的专项培训,其中包括理论课16学时及实训操作课16学时,最后根据课题组的设计对护生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结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的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职护生 地震创伤 院前救护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8”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成批地震伤员入院后病区环境的管理。方法在环境上对48名地震伤员进行病区环境管理。结果截止8月17日17时,病区环境管理措施到位,无一例医院感染发生。结论病区环境的管理增加了病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减少了并发症,为预防医院感染起基础性的作用。

  • 标签: 地震伤员 病区环境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灾害,在创伤之后容易出现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然出现灾难性,突发性等生活不良事件,导致人体在长时间内发生精神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再度创伤,同时还会具有回避行为,情绪比较激动,对于家庭与社会产生严重威胁。尤其在发生地震之后,创伤后应急障碍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和精神学研究的重点。但是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在受害者中容易出现,对于目击者以及营救人员等都会容易发生。部分工作人员在在地震救援阶段,由于观看到一些灾难性事件,因此会出现障碍性应急障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激相关因子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CAOS)在芦山地震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同颐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至5月3日芦山地震中应用CAOS引导下手术治疗的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0~54岁,平均39.7岁。骨折按Tile分类:B型2例,C型4例。合并伤:双侧胫骨开放性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Z例,腰椎骨折2例,髌骨、肱骨骨折各1例,皮肤挫裂伤5例。6例患者于伤后3~10d(平均6d)均在CAOS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并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例患者共置入空心钉11枚,其中骶髂螺钉6枚(S,5枚,S:l枚),耻骨支螺钉5枚(顺行2枚,逆行3枚)。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明显神经及血管损伤,术中置入每枚螺钉的平均出血量约为20mL,术中平均总出血量为110mL,术中平均置入每枚螺钉的透视时间为10s,平均手术时间为110min,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示骨折均复位满意,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AOS引导下手术由于其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准确度高、术中透视时间短、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可有效进行严重骨盆损伤、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控制,可早期固定骨折,是治疗地震伤骨盆骨折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盆 骨折 多处创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芦山地震5年后雅安市不同民族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配比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地震后自编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入户调查8869名受灾群众。结果:汉族与藏族及彝族的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族和彝族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均高于汉族。社会支持得分受到性别、民族、婚姻状况、社会救助、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居住方式、受灾程度、年收入和年龄的影响。结论:藏族及彝族社会支持优于汉族,婚姻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不同民族的社会支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调查分析雅安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 方法 抽取 雅安市六县两区农村户籍 年龄≥ 60 岁 留守老人 名 ,采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 老年抑郁量表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 、 UCLA 孤独量表、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 , 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 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行 问卷调查 。 结果 雅安农村留 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 3 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 (P

  • 标签: [ ] 农村留守老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基于芦山地震伤病员疾病谱的实际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芦山地震后1月内应急药品使用费用。方法收集该院震后1月内以应急药品的日使用金额、各药理分类占所有品种的累计百分率、日均费用、人均费用、DUI等于1时日均费用、人均费用、日均差额和人均差额等资料,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统计分析芦山地震后1月内伤员应急救治药品的使用费用。结果芦山地震后1月,该院收治伤病员人数与药品使用金额波动趋势一致,提示费用趋势合理。ICD-10标化的伤情分类为6类,12种伤,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71%。病情分6类,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21%。基于伤情的药物共3类1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702.70元和186.87元。基于病情的药物共5类2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85.13元和38.96元。注射给药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口服给药方式的14.52倍和5.08倍。进口药物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国产药品的7.10倍和5.28倍。结论影响药物使用费用的因素有:①伤病员的疾病负担和病情;②给药方式(注射剂vs.非注射);③同类药物是国产或进口;④DUI值评价的用药合理眭。DUI〉1,静脉给药及进口药物占比大,均可增加地震伤病员的用药费用。“应急救援药品服务包”备药应以伤情为主、病情为辅。为保证用药的及时、安全和有效,以注射剂为主,但其包装应能防摔防震,方便使用,剂量合理、满足病情需要。

  • 标签: 芦山地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药品费用分析 地震医学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