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小儿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的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 2017 年 04 月 -2018 年 04 月)接收 的小儿哮喘患者( n=86 ) 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基准, 分为实验组 ( n=43 ,实施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对照组( n=43 ,实施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对 86 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评估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肺功能: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 P<0.05) 。结论:小儿哮喘患者实施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的价值显著, 值得借鉴 。

  • 标签: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 替卡松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 为响应上级部门最新要求,我院成立新冠疫情常态化下的门诊预检分诊精细化控管理小组,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改造现有环境设施和预检分诊布局、规划合理就诊路线等管理措施,满足医院门诊的基本医疗需求,并降低门诊就诊患者的交叉感染几率。

  • 标签: 医院门诊 预检分诊 精细化管理 防控 新冠疫情常态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方法 选取医院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1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并将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 90例,为其给予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 90例,则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方式治疗后,临床疗效、 6个月内患者病情复发概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变化。 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 6个月内复发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为患者治疗前,两组 PEF以及 PEV1比较,( 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 PEF以及 PEV1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其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提升了整体治疗效果,并且避免了患者病情二次复发的概率。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孟鲁司特钠 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两种 β受体阻滞治疗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选取的 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均是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7月收治,由单双病号分组, A组 26例行普萘洛尔治疗, B组 26例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 DBP、 SBP、 LVEF、 BNP明显高于 B组,而 HR明显低于 B组( P< 0.05),且两组治疗前、后 FT4、 TSH、 FT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各异,前种能有效稳定心率,后种能明显改善血压和心脏功能,两者均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用 β受体阻滞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血压病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信息化支撑下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模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的效果。方法 自 2017年 6月开始用信息化设置多重耐药菌预警信息,预防控制流程、手机 APP私人订制,实施持续改进等一系列在信息化支撑下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措施。结果 信息化多部门协作精准管理后,感染控制措施的各项执行率较精准管理前有明显好转 (P<0.05),多重耐药菌的发现率下降 (1.33%降至 1.11%)。 结论 通过信息支撑下多部门精准管理多重耐药菌,有效地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较好的预防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交叉传播,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暴发。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信息化 精准管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是目前全球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其病程迁延、复发率高、人群覆盖广泛,社会经济负担沉重。目前我国COPD发病率高,控制率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患者尤其重要。此病重在养,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控体系模式的建立是我国应对COPD群体健康服务需要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学校、医院、社区、家产学研合作及针对COPD健康促进和预防的服务模式。

  • 标签: 健康中国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医养结合防控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选取的 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治疗,研究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明显较高( P< 0.05);经治疗,相较于对照组 22.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 6.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 P< 0.05);结论: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展开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糠酸莫米松喷雾剂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并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予以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0例患儿经芪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低(P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与曲安奈德鼻喷雾联合治疗手段,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 39例。对照组仅采用西乐葆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乐葆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 92.3%,高于对照组的 71.8%,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有 1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 7例,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炎性相关指标水平,迅速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和治疗总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疼痛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结果 ]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 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 ]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活性炭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14 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7 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于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系统化护理应用在精神科新冠控的护理工作中,并将其干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我院精神科2020年2月份至2020年5月份收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效果显著,将其应用在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对预防新冠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系统化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