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训练对特勤人员体能训练的辅助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疗养的1548例特勤疗养人员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体能训练的772例特勤疗养人员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心理训练辅助体能训练的776例特勤疗养人员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特勤疗养人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和疲劳指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身体总工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脑力疲劳及总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训练可提高特勤人员进行体能训练的身体工作能力,降低疲劳指数。

  • 标签: [] 特勤人员 体能训练 心里训练 辅助 身体工作能力 疲劳指数
  • 简介:保障飞行安全是航空的命脉,航空医学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100年前,当飞机发明之初,飞行是冒险事业,谁勇敢谁就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统计100名死难飞行员中,除机械因素外,只有2%是战死,而60%是身体原因。血的教训使当局认识到身体选拔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研究在空中缺氧、寒冷、低气压和飞机的噪音、振动、加速度等特殊环境下,具备什么身体条件的人才能担当飞行员,这才有了飞行员体检标准,也就诞生了航空医学这门特种职业医学。说到底,航空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障飞行安全,这也是航空医学和普通医学的根本区别。

  • 标签: 航空安全 飞行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 航空医学 拔开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团体心理治疗的疗效。 方法 :于我院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6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团体心理治疗。使用 HAMD 量表和 GQOLI-74 量表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治疗后 HAMD 评分( 7.24±3.67 )分。观察组治疗后 HAMD 评分( 4.06±2.21 )分。对照组治疗 3 个月后躯体功能( 69.42±7.56 )分,物质生活( 53.36±8.49 )分,心理功能( 72.51±6.34 )分,社会功能( 64.38±7.23 )分。观察组治疗 3 个月后躯体功能( 74.21±7.69 )分,物质生活( 60.14±8.10 )分,心理功能( 78.19±6.29 )分,社会功能( 69.12±7.05 )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给予抑郁症患者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信心,提高其依从性,感受到社会支持,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让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再配合药物治疗,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抑郁症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为了解民航军转民飞行员心理状况.我们应用心理测试点阵显示器、幻灯与纸笔测验.对海南省航空公司100名军转民飞行员进行了心理旋转与识符检数两项智能测验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检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80%以上)飞行员认知活动能力正常,个性稳定。其中部丹(40%左古)飞行员两项智能测验与烈项个性问卷成绩均为优良;少数(11%左右)飞行员智能测验成绩低劣,个性问卷得分较高。结论认为:军转民飞行员心理素质普遍良好.亦不否认可能有少数或个别军转民飞行员确实存在某种航空心理品质不良,但仅靠两、三项智能测验或答卷尚不能完全反映一个飞行员的整体心理面貌.甚至可能会有偏差。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多种心理检测手段.并结合飞行工作或训练成绩综合评定。

  • 标签: 飞行员 心理状况 智能测验 艾森克个性问卷 调查分析 正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11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39例,药物控制,观察组 39例,药物基础上 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 组患者并无严重 不良反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有效控制 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不良反应 抑郁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及作用。方法:以住院74例慢性湿疹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慢性湿疹 综合性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自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依赖,举国上下无不关注着疫情的发展趋势,而日益上升的确诊数据及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让民众的内心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基于疫情期间民众的心理状态,本文将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归结于六种,即焦虑、怀疑、恐惧、抑郁、强迫、衰弱;并提出了有关心理方面、行为方面、思维方面的三种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疫情期间 民众心理 不良心理反应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当今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晚期乳腺癌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辅助配合化疗及放疗来延长寿命,原本手术治疗破坏形体美观和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双重功能障碍。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乳腺癌的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的各个重要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做好心理干预措施,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信心,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应激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肿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对于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58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化疗后1天,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分级所得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化疗后5天,观察组胃肠道症状分析所得结果对比差异为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肿瘤 恶心呕吐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肿瘤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垂体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均实施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干预 垂体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甲减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甲减患者(56例)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用回顾分析法根据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28例常规护理者对照组与28例心理护理干预者观察组,对比2组SAS(焦虑)、SDS(抑郁)评分、甲状症状恢复时间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SAS、SDS评分2组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减 心理护理干预 症状恢复时间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压力,并对每个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由于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以及与确诊患者存在密集接触等情况都需要被隔离检测并治疗,随着病情的快速发展与病毒不断变异,患者在遭受着生理痛苦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患者的身体康复,还要负责患者心理情况的稳定。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心理护理 经验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探究舒适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研究人员从我院中挑选了符合研究要求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共计62名,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将选取的62名研究对象分为基础组、实验组,两组研究对象人数相同,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在护理结束后针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得知,实验组改善情况更佳;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得知,基础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基于舒适护理开展的创伤骨科急诊护理模式,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后期护理、康复意义重大。

  • 标签: 舒适护理 创伤骨科急诊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甲减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甲减患者(56例)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用回顾分析法根据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28例常规护理者对照组与28例心理护理干预者观察组,对比2组SAS(焦虑)、SDS(抑郁)评分、甲状症状恢复时间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SAS、SDS评分2组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减 心理护理干预 症状恢复时间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压力,并对每个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由于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以及与确诊患者存在密集接触等情况都需要被隔离检测并治疗,随着病情的快速发展与病毒不断变异,患者在遭受着生理痛苦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患者的身体康复,还要负责患者心理情况的稳定。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心理护理 经验体会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眼部疾病,其存在不可逆致盲性,对患者危害较大。当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在疾病治疗中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干预引起重视。近年来,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发现其应用优势明显。本文对原发性青光眼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心理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青光眼 心理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精神科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效果。方法将 120 名精神科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20 例护士中, 10 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后不会感觉到困难,而 110 名精神科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存在困难。落实心理护理之后,精神科护士的技能以及心理学识有限,患者家属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精神科护士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以有效确保精神科护士的细腻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护理 护患沟通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间收治 10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与干预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HAMA、 HRSD量表得分情况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干预组 HAMA、 HRS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纠正慢性盆腔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通过重建认知可助于纠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接受治疗与干预,进而促进疗效。

  • 标签: [ ] 心理护理干预 慢性盆腔炎 负性情绪 护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