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200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患者不知道糖尿病监测血糖治疗重要性的占54%,不重视血糖监测的占65.0%,家庭成员不配合的占56%,患者缺乏自控力的占46%,医护人员宣教不到位的占32%。结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 标签: 血糖监测依从性差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入院治疗的1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指导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1)经过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变的更为明显,观察组的肺活量指标全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高于对照组的74.4%,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肺功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COPD合并呼吸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效能干预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6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联用自我效能干预,分析两组患者SAS、SDS及SF-36评分(生理功能及躯体功能)干预前后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护理方案中联用自我效能干预方案,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效能干预 膀胱过度活动症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会支持和分娩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应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产前干预,观察组用常规产前+社会支持+分娩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低、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临床干预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经社会支持及分娩自我效能增强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分娩应对能力。

  • 标签: 社会支持 分娩自我效能 分娩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胰岛素自我注射的患者实施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的患者100例,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组给予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分析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正确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的自我注射对糖尿病患者有着较大的影响,给予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的使用正确率,有效使得患者掌握胰岛素笔的相关知识,减少操作错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家庭护理干预 糖尿病 胰岛素自我注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且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在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认知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任选82例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为(5.73±0.95)mmol/L,餐后2h血糖为(9.67±1.75)mmol/L,与对照组(7.24±1.58)mmol/L和(11.24±1.98)mmol/L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为(23.8±2.5)分和(18.9±1.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锻炼、足部护理、药物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可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社区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水平
  • 简介: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CIAS.R)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广州市10所高校的12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艾滋病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方法选取100名艾滋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3.47±11.58),工作满意度总分(95.45±16.74)分;艾滋病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专业自我概念中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灵活性以及满意度正相关(P<0.05)。结论医疗结构应当提升艾滋病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进而促进工作满意度增高,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 标签: 艾滋病科 护士 专业自我概念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对反复发作痛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反复发作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远程协助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较之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评分较前有所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减轻反复发作痛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伸护理 痛风 反复发作 自我感受负担
  • 简介:摘要来访者因家人反对恋情,引起易激惹、烦躁不安等情绪困扰,食欲不振、失眠、不愿与人交往等,影响身学业和生活。通过初始访谈与协商,咨询主要采用沙盘游戏疗法,来访者逐步意识到情绪困扰下的潜意识层面以及自我意识的问题,学会合理情绪表达、人际交往技能、做出理性选择等。经历近3个月咨询时程,多方评估,该案例咨询效果显著。

  • 标签: 恋爱情绪困扰 沙盘游戏疗法 案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庭干预应用于哮喘儿童护理在对其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接收的8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系统化家庭干预,比较患儿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为95.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为72.5%,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发作次数和气道功能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儿童采用系统化家庭干预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系统化家庭干预 哮喘儿童护理 自我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对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择期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n=40)患者未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分析组(n=40)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然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减少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化疗 自我管理模式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一种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象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本次通过对这些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自我调节措施。同时也呼吁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反应 调节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持续随访指导在家庭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受正规治疗出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分成两组,每组各46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出院持续随访指导组,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指导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随访指导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持续随访指导能增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家庭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程度和态度,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值,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出院持续随访指导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本研究探讨研究生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700名研究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①研究生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的其他因子呈负相关;②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因子对心理弹性有预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的应对方式共同作用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弹性。

  • 标签: 研究生 心理弹性 一般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的特点及其关系,运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编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对5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职业决策总分及职业知识、职业信念、自我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3.438,P=0.001;t=5.237,P=0.000;t=3.790,P=0.000;t=4.682,P=0.000);一般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观总分及发展因素与职业决策存在相关(P〈0.01)。可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标签: 学生 职业指导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自我管理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精神症状(PANSS)、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精神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认知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老年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6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强化认知护理。比较护理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疾病认知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研究组病人对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正确用药、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实施强化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对两种疾病的认知度,促进自我管理行为的提高,对控制疾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护理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