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手术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即时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及干预效果。结果83例产妇均顺利的完成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操作,产妇及胎儿均未发生死亡。手术时间(66.9±2.8)min。术后,3例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6%。83例产妇对即时心理护理满意度(93.8±3.1)分。结论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心理变化比较大,给予其即时心理护理后,可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促使手术顺利的进行。

  • 标签: 急诊剖宫产 即时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方法通过总结病案首页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病案首页存在漏填、错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首页的质量。结论建立健全的质控评价体系、加强培培训学习、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质量检查力度,可以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 标签: 病案首页 问题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展开调整,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室救治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经了解其心理需求后,制定应对措施。结果207名急诊患者家属均存在心理需求重症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17名(56.52%)、女性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27名(61.35%),普通急诊患者家属90名(43.48%)、男性急症患者家属80名(38.65%),(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患者救治时,急诊医务人员需全面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以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 标签: 急诊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和态度的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初现曙光。但目前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不够成熟,针对目前基层医疗的运行模式,我们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我们需要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来确保基层服务的高质量运行,而金字塔模式,不论是在医院规模、医疗资源配置或是就诊模式上都符合中国国情和当下医疗特色。

  • 标签: 基层医疗 金字塔模式 医院规模 资源配置 就诊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口腔医学专业的实习生,共60名,实习结束时均给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果86.67%的学生认为可以对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认为能够客观评价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和接诊程度的学生分别占81.67%、80.00%、83.33%,均这项考试的开展非常有必要,且除第3和第4站点之外,其余站点成绩均非常理想。结论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通过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考核结果。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口腔医学生 临床实习 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分析其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探讨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与左心结构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老年医院2018年6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0人作为血液透析组(简称透析组),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微炎症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UCG)测定两组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射血分数(LVEF),然后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相对室壁厚度(RWT),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微炎症因子hs-CRP(9.87±2.44mg/L)、IL-6(11.42±3.01ng/L)、TNF-α(19.54±4.70ng/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LAD、LVDd、IVST、LVPWT、LVMI升高,LVEF下降。透析组有27例(54.0%)患者达到左心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标准,其中向心性肥厚17例(34.0%),离心性肥厚10例(20.0%)。有23例(46.0%)患者未达到LVH标准,其中向心性重构有12例(24.0%),左室正常构型11例(22.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直线相关性分析透析组血清hs-CRP分别与LVDd、IVST、LVMI、LVEF有相关性关系(r分别是0.471,0.354,0.420,-0.417,P<0.05,P<0.01)。IL-6与LVDd、LVMI呈正相关(r分别是0.322,0.456,P<0.05,P<0.01)。TNF-α与LAD、LVMI呈正相关(r值为0.392,0.344,P<0.05),IL-6和TNF-α两个指标与LV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透析组微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提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2)透析组普遍出现LAD、LVDd、IVST、LVPWT、LVMI升高,LVEF降低,提示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左心室出现结构与功能的改变。(3)随着血清hs-CRP浓度升高,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发生率增高,提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微炎症状态很有可能参与了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血液透析 微炎症 左心结构与功能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过介入封堵治疗后右心结构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纳入的35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均经过介入封堵治疗后,利用心脏彩超观察患儿右心结构变化,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的RVOT、RVD、RAD以及P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有5.71%,其中瓣静脉膜关闭不全2.86%,心律失常2.86%。结论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采取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其右心结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保障患儿身心安全,为预后提供保障。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结构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及预防策略与男性有所不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男性和女性传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和预后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预防和治疗女性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严格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多因素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心脏结构 功能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与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结构有无差异性。方法对33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A组)与23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B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比较。结果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N2、N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低通气指数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与HAMD值成负相关,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与HAMD值成正相关。结论A组与B组在睡眠结构上存在差异,呼吸暂停综合症更易发生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且抑郁症状越严重,慢波睡眠越少,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越长。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ICU病房进行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患者76例,在留置胃管的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6.05%,两次插管成功率为3.95%,平均留置胃管时间为(25.58±4.46)d,应用呼吸机时间为(10.53±1.22)d。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胃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出血患者的细节护理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2月74例急诊胃出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胃出血患者的细节护理应用可明显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诊 胃出血 细节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胃肠减压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胃肠减压患者91例,对其胃肠减压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91例患者,留置时间1~14天,一次留置胃管成功88例,成功率达96.70%,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做好胃肠减压过程中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治疗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减压 护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及性别的关系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按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一针成功率、疼痛感受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对调查结果及呈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不良静脉穿刺献血者的因素占68.59%(114/166)、采血者的因素占20.87%(35/166)、环境因素占10.54%(17/166),其中以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差为主;2013年分别86.72%(93/107)、9.56%(10/107)及3.72%(4/107)。2012年和2013年比较,与采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献血者因素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与性别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男性献血者占不良静脉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采取4项措施后,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街头采血 不良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重症中暑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中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的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24h内体温和意识恢复比例,并对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SE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意识恢复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中暑患者实施集束化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而且能够促进患者体温、意识恢复,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中暑 集束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换药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护理服务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门诊换药期间交叉感染发生率是0.42%,对照组是3.75%(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9.17%,较对照组的90.00%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门诊换药室中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预防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并且有助于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门诊 换药 交叉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患有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对于该类病人的护理质量,保障其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对全国多名医护人员调查数据的认真整理,总结出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容易出现的护患关系、知情同意权问题、治疗时患者疼痛护理问题、患者产生自杀倾向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调查得知恶性肿瘤病人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有护患关系的不融洽、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问题、病情治疗效果不满意和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自杀倾向。结论解决办法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身体与精神上的护理,针对病人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予病人恰当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对自己病患的担忧,使其能更好的得到救治,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病人 护理问题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将86例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8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采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地优于常规护理方法,缩短了康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牵引固定术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制定可行、规范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加强风险意识防范能力培训,并持续质量改进,对比风险管理实施前后1年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合格率升高,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三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合格率,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