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教育在延伸护理中的应用对克罗恩病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第二消化内科克罗恩病缓解期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及延伸护理,实验组4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信息化教育延伸护理。通过出院随访,利用焦虑和抑郁量表、生存质量量表、BMI指数以及满意度情况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第6个月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第6个月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信息化教育延续护理,实现了医护人员对克罗恩病患者缓解期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教育 延伸护理 克罗恩病缓解期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多项技术、多种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系统工程。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医院部门通过这一系统能够打动对信息管理的综合化、规范化、统一化,是整个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技术,是确保医院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医疗监管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探讨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学是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丰富教学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网络信息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学 传统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当信息技术开始深入到各个领域的今天,对于医院的统计工作来说,效率明显得以提升,因为当前统计工作的开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人工统计模式已经开始转变为自动化信息采集系统,与此同时,从事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在此基础上开始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也为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本文探讨了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医院统计模式,其次探讨提升统计工作效率的建议措施。

  • 标签: 信息技术 时代条件 医院统计 开展思考
  • 简介:为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职业高中都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职业高中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职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改变了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标签: 学生心理特点 信息技术 职业高中 计算机技术 教学 科学文化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信息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构建植入性医疗耗材物品编码数据库,构建信息系统相关医疗耗材包装袋条码扫描系统,同时在手术室中设定“高值耗材一级管理系统”在手术室中的相关数据和包装进行一次管理,并且由专门管理人员根据具体的出库清单定期清点库存。结果通过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证耗材的去向以及管理。结论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室中不必要的材料管理体系以及流程,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收费透明度。

  • 标签: 医用高值耗材 管理系统 手术室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新形势的推进下,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运行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笔者放眼设备信息化的高效率管理,以优化管理流程为目的,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化设备。将医疗信息的管理与计算机系统相互的结合起来,引入动态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化系统 医疗设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各科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呼吸科、消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就诊的病人病历432份为研究样本,入院后进行药房管理、病区管理、手术管理等基本信息管理的样本纳入对照组(216例),进行HIS系统信息管理的纳入观察组(2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医院人事科记录资料,比较两组在医患关系优良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分析HIS系统对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的改善作用。结果样本分析显示,观察组医患关系优良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4.1%(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2.3%与对照组6.5%比较显著较低(P<0.05)。结论HIS系统的建立可有效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效率与准确性,对医患关系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护理中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支持教育系统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支持教育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案下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支持教育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奥瑞姆自理理论 支持教育系统 老年偏执型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得到了改进,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医院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时代潮流。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医院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进一步缓解医患关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行。本文首先对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无线网络技术 医院信息 管理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全国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对1026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6.45%;男高于女;15和20岁组的总知晓率最高为48.89%,60岁组最低为21.99%;大专及以上人群总知晓率最高为66.86%,文盲与半文盲最低为20.21%;机关、事业单位人群总知晓率最高为67.69%,农民最低为2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雍县某乡居民对肺结核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今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 标签: 结核 核心信息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效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采用要因分析法,对应用信息化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前后的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优于原来的纸质管理方式。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科学管理的需要。

  • 标签: 不良事件 信息化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确保医院能高效运转并实现自身职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针对云计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对云计算技术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本文将首先针对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分析云计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云计算技术 医院 信息化建设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实现体检系统与医院LIS、PCS系统的无缝链接的问题。我院“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支持“一站式体检”、支持多种体检类别、全面覆盖业务的特点。使用后效果良好,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了管理手段,节省成本增加效益。

  • 标签: 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干预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信息沟通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选择在我院结核内科诊治的118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住院号,尾数为奇数的进入对照组(n=59),尾数为偶数的进入实验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士长信息沟通。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长信息沟通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士长 信息沟通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高效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并在第一时间内给与信息反馈。方法通过数据库设计、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化分类、反馈、查询、统计分析等步骤构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结果通过网络上报系统的不良事件共45例;事件发生事件段7am~11am占10例,11am~2pm占5例,2pm-9pm占11例,9pm~7am占19例;建立起护理部和科室根据不良事件的类型及原因建立PDCA改进项目32项。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化上报系统的构建简化并规范了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实现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良性监管。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上报系统 网络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智能型血糖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血糖监测模式,实验组给予血糖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智能型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治疗2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转抄误差率、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数值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智能型血糖仪进行血糖信息化管理的误差小,血糖控制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智能型血糖仪 糖尿病 信息化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