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后不同时间翻身对患者受压皮肤的影响。方法统计本科室从2013年7月到2013年9月三个月中行腰麻的手术患者8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从手术后2小时开始使用小于30度角的软枕对患者在腰臀部翻身,对照组依照传统的腰麻后6小时后翻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翻身时间对受压皮肤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受压皮肤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受压的皮肤,尤其是骶尾部和双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潮红、水泡或破溃。结论对于腰麻后患者的翻身时间不必要在6小时后,可以术后2小时在腰臀部用软枕提前小角度(<30度角)翻身,以改变皮肤的受压部位和时间,预防压疮。

  • 标签: 腰麻患者 翻身时间 受压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发伤急诊滞留时间的长短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抢救的多发伤患者70例,将其按照在急诊滞留时间进行分组,滞留时间在≤60分钟的为实验组,滞留时间>60分钟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滞留时间对多发伤患者的抢救结果有重要影响,减少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多发伤 急诊滞留时间 抢救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高血压不同时间服药降压效果。方法将将老年原发性夜间高血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早晨组和夜间组各23例,顿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早晨组于早饭后约8点左右服药,夜间组于晚饭后约7点左右服药。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各组服药前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平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组治疗后晨峰血压增高例数较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晨、夜间顿服降压药均有减压效果,夜间顿服降压药可明显降低晨峰高血压。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患者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病例1独立胎盘2个,为双卵双胎,胎盘胎膜无粘连,自然娩出完整,病例2于次日行剖宫取胎术,取出贰男暂活婴,“符合5月孕大小”,未描述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无法确认是单卵双胎或双卵双胎。结论哺乳并不能更长时间的阻止排卵,不能靠哺乳达到避孕的目的。

  • 标签: 产后双胎妊娠月经复潮排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伤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所2016年至2017年进行伤情鉴定的19例肋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分别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和常规双层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双层CT扫描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技术的确诊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在肋软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肋软骨骨折 伤残鉴定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方法进行中段尿的分离培养与菌落计数。以商品化Vitek2细菌鉴定系统、德灵Autoscan-4阳性菌PC20复合鉴定板、APIStaph、APICoryn鉴定试条、K-B法药敏实验、以及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累计9次均分离到一种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均>5万cfu/ml,其血平板不溶血,触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均阳性,硝酸盐还原、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麦芽糖发酵、蔗糖发酵等阴性,药敏分析显示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但采用APIStaph、Autoscan-4PC20、Vitek2GP67鉴定卡均无法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解脲棒杆菌模式菌种的相似度为100%,可鉴定为解脲棒杆菌,其脂质需求实验阳性,生化特征及耐药性亦符合解脲棒杆菌的特征,但其球状的菌体形态与典型解脲棒杆菌的“栅栏状排列”小杆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解脲棒杆菌的一个新的变种。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许多治疗药物都是通过静脉输液达到给药的目的,它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有些药物渗漏后可造成手指关节功能障碍,引发医疗纠纷,现笔者将1例克林霉素静脉输液渗漏引起的医疗纠纷经专家鉴定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院方承担完全责任的案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静脉输液 治疗药物 药物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API鉴定系统的认识及应用。方法了解API鉴定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际应用的操作要点。结果API鉴定系统提高了致病菌的检出水平和准确性,简化操作程序,对日常的检验工作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API鉴定系统 微生物检验 细菌分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的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摘取新生24hSD大鼠背根神经节,采用0.25%胰酶和0.1%Ⅳ型胶原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Neurobasal/B27无血清培养液中。将培养3d的DRGn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应用β-tubulinⅢ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纯度可达到(92±6)%。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稳定、高效,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 标签: 背根神经节 动物实验 细胞培养 纯化
  • 简介:摘要高坠案属于我国在司法方面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案件,可以将其划分成为自杀类型、他杀类型以及意外类型,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如若高坠案具有无人在场的特点,且没有较为可靠的痕迹物证,将会导致难度增加,无法进行性质的合理判断。所以需要进行现场勘察,明确法医学检验鉴定要点,提升整体检验鉴定工作效果。

  • 标签: 高坠案 现场勘察 法医学检验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服刑人员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以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和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为主,青壮年比例高,危害后果严重。鉴定构成比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9例(61.3%),心境障碍7例(8.8%),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12.5%),精神发育迟滞2例(2.5%),神经症3例(3.8%),癔病2例(2.5%),其他7例(8.8%)。入狱后出现精神异常者36例(45.0%),有精神病家族史者16例(20.0%)。结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所占比例最高,暴力性犯罪和财产性犯罪所占比例大,社会危害大,设立精神病分监区集中管理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 标签: 服刑人员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原代培养的方法,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健康剖宫产新生儿脐带15-20cm,2h内用0.1%II型胶原酶37℃孵育12min得细胞,用改良M199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管腔形成实验观察细胞传代后小管形成能力变化。结果采用0.1%II型胶原酶灌注法及改良培养基可相当数量、细胞形态良好的HUVECs,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鉴定得到纯度大于99%,且传代后管腔形成能力与原代细胞无差别(P<0.05)。结论用0.1%II型胶原酶分离方法和改良的M199培养基可得到数量多、形态好、功能稳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成功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 标签: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分离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微柱凝胶卡对AIHA患者进行常规血型鉴定及磷酸氯喹放散实验后定型,同时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和吸收试验。结果血型鉴定受干扰者7例,正反定不符,磷酸氯喹放散后能正确定型。直抗均为阳性,抗体筛查阳性12例,经吸收自身抗体后检出抗-E抗体2例。结论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会干扰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准确定型及抗体筛查和鉴定对安全输血十分重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 抗体筛查 输血
  • 简介:摘要无痛性心肌梗死指急性心肌梗死时病人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微胸闷、呕吐、脑卒中等不典型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1例非正常死亡案例中死者因无痛性急性心梗致死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法医学鉴定中无症状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 生化指标 司法鉴定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双眼造作伤诈盲企图骗取保险公司巨额保险的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分析该患双眼外伤的临床体征、损伤的成伤特点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明确了该患眼部损伤的客观真实视力与其主观视力不相符,具有造作伤的特征。

  • 标签: 造作伤 诈盲 法医临床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API20E鉴定系统在肠道致病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PI20E和国产生化鉴定管对13株阳性菌株(4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7株志贺氏菌、2株甲型副伤寒菌)进行鉴定比较,并经血清学凝集验证。结果表明API20E鉴定系统方法程序简化,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致病菌鉴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作为常规致病菌检测方法。

  • 标签: API20E生化鉴定条 生化鉴定管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繁殖并采用多对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方法将阳性转基因雄鼠与野生型雌鼠一对一进行交配,利用多引物多重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在合适的PCR条件下三引物体系可以准确有效鉴定出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论正确饲养繁殖及利用多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鉴定可以快速有效获得APP/PSl双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AD动物模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l双转基因小鼠 多重PCR 基因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血液灌流器传统时间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方式的对照组(n=25),以及采用改良串联时间,在2小时后串联灌流器的观察组(n=25),比较两组凝血情况以及透析总用时。结果观察组无凝血患者共25例(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68.0%),P<0.05。此外观察组的透析总用时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2小时后串联灌流器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用时,减少凝血,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 改良时间 血液灌流器 串联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扁平疣用药物效果欠佳者300例,采用液氮冷冻,根据皮损情况采用不同时间和冻融次数,分次冷冻使疣体全部脱落,且无疤痕形成及色素改变。效果良好。

  • 标签: 扁平疣 液氮冷冻 疣体脱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住院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同一项标本同时放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其生化指标。结果将标本放置1小时后和2小时后以及3小时后,放置2小时后和3小时后其血糖检测的结果相对于采血后1小时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标本放置3小时后,其氯检测结果相对于采血后1小时显著上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采血后标本放置2小时后和3小时后,钠、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相对于1小时后有略微上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标本放置1小时后和2小时后以及3小时后,其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名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所以,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去检验,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标准和要求,对标本进行及时检测,才可以保证标本最终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空腹静脉血 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