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检验科工作实际,分析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结果医学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结论医学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有效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检验人员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需要配合手术医生工作,而且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围手术期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设备仪器的不断更新,职业的高风险性和潜在的健康危险,都是导致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如何减轻职业压力,采取怎样有效的应对策略,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的一项课题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9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检血压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9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检者1637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1637例受试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肝脏功能检查、结核菌素实验、血压以及内科心脏听诊。在此其中肝脏功能检查共计1637人,进行结核菌素实验者共计1628例,9人未进行皮试,29例未看结果。结果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受检人数共计1637例,在此其中肝脏功能检查异常者共计23例,占1.41%。血压异常者146例,男性占17.2%,女性占6.12%。内科检查异常者共计8人,占0.49%。胸片结果检查异常者共计2例,占0.12%。结论太原市旅游职业学院体检结果不容乐观,血压异常者占据男性占17.2%,女性占6.12%。因此建议血压异常者、肝脏功能检查异常者开展再次复查而对于心脏听诊以及胸片检查结果异常者,进一步确诊,以尽早诊断疾病,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体检 血压异常 原因分析 学生群体
  • 简介:摘要美同疾病控制中心公布1987年,美国12000名医护工作者感染HBV。由此可见,我们应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职业安全,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本文就门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对护士的影响,探讨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门诊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来自噪音、感染性危害、紫外线、消毒剂对机体的危害、心理危害等,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与减少透析室相关职业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制定职业暴露卡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方法职业暴露报告卡用长为13厘米,宽为10厘米的硬纸皮做成。结论医护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必须从医院管理部门着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职业暴露报告卡 医护人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引起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结果我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未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应积极实施职业安全防护策略,以此来预防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职业群体健康体检异常指标状况,探讨影响健康的因素。方法选择284名学校教师、486名警察人员以及653名医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取调查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将两种职业群体分成20-40岁(青年组)以及41-60岁(中老年组)两个年龄组调查分析其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学校教师、警察人员以及医务人员三个群体相比,高血压及高血脂患病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相比,女性高血压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脂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相比,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学校教师、警察人员以及医院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41—60岁中老年职工的高血脂、高血压及男性职工高血脂的早期干预工作应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不同职业 群体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分布特征,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73名医务人员并进行率的分析。结果73名医务人员暴露中,其中护士占65.75%、实习护士占2.73%、助产士占2.73%、临床医师占23.28%、麻醉师占4.10%、检验师占1.37%。结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为护士,高危科室为外科系统,高危暴露源为乙肝;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高危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是病原体集中的场所,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极易发生职业暴露。本文阐述了职业暴露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分析了可能产生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易发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一旦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办法。本文总结,只要每一位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发生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集中注意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的。

  • 标签: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预防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1996年1月到2015年1月发生职业暴露的100例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原因,再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职业暴露发生比例较高,其发生率是逐年增加的,且上升幅度较大,标准预防与现实执行存在较大的偏差。结论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是目前护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的问题,应该对防范力度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力度进行加大,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原因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介入导管室护士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究防护措施,为护士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临床观察介入导管室环境、器械及在职护士人员日常工作等,结合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会对护士职业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并逐一对应提出具体防护措施。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化学制剂毒性损害、防护服的长期穿戴、尖锐器具的频繁使用及职业压力等。结论严格遵照放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从事职业工作,认真履行导管室放射防护常规职责,积极提升护士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有助于将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从而保障职业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介入导管室 护士 职业危害 产生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护士的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分析加强社会支持对ICU护士的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ICU护士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实验组护士加强社会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护士管理后的工作压力。结果实验组护士在护理管理3个月后,护士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护士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护士的护理管理中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护士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ICU护士 职业压力 社会支持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拟以我院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取职业危害因素预防管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认真分析手术室常见职业暴露的因此,并且做好预防措施,能够改善手术室护士的焦虑不良情绪,对改善健康,缓解身心压力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暴露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实习护生目前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对锐器伤、乙肝和艾滋病等的防护及护生操作规程及防护等情况,开展对防护的对策研究,如加强对护生的防护教育、强化岗前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训练等等,达到减少职业伤害、完善职业防护体系,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认知与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