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源块在加速的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不同电源块故障回导致不同的联锁和不同的故障现象。

  • 标签: 加速器 电源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行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和急诊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64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25ml+0.375%罗哌卡因10ml。结果Ⅰ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结论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施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比易感定位准确,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及异物反应。29例随访3~34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优良率为99%。无病例术后发生环抱松动及更换;无病例发生环抱断裂,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生物相溶性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以往一些手术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 标签: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环抱器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总结我院妇产科近一年多来在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缝合中使用无针缝合的病例。结果显示无针缝合器使用与传统皮肤切口缝合手术相比,使手术时间缩短,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增加,伤口愈合后疤痕美观,患者及家属使用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无针缝合器 皮肤切口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中机械感受的形态、分布,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征本体感觉缺失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对8具新鲜冷冻尸体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标本进行取材,并运用氯化金特殊染色、组织切片等方法对韧带内神经感受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大多数韧带中可以观察到三种“经典类型”(鲁菲尼小体、帕西尼小体、高尔基腱器官)的机械感受,但它们与“经典”的形态有所区别。结论踝关节内侧韧带中存在三种“经典类型”的机械感受,但它们从形态与“经典类型”有所区别,其本体感觉功能可能更加复杂。

  • 标签: 踝关节 三角韧带 机械感受器 形态学 本体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ID及ACAL软件对直线加速MLC射野大小、走位准确性以及半影大小的QA。方法与材料Precise直线加速,并配有iviewGT,及ACAL软件。1.探测板设置获得panel与加速之间的位置关系、影像中心;2.多叶光栅组的设置与校准建立检测叶片库在机头位置;3.光阑、光栅位置大小以及叶片个体的校准;4.光射野尺寸验收测试。结论采取EPID板成像结合ACAL软件分析验证射野精确、便捷、省时。不但对不同大小射野尺寸的线性处理的更好,对每一个叶片位置给予了最佳的排列,保证了射野的边缘以及半影的优化处理。

  • 标签: EPID ACAL M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合理应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补充途径减少高通量透析凝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1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前稀释法,B组应用后稀释法,观察两组透析凝血情况。结果B组与A组透析凝血、清除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稀释法能节省置换液用量,但透析容易凝血,前稀释法透析不容易凝血。

  • 标签: 置换液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髌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镍钛聚髌内固定治疗组(聚髌组)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组(张力带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聚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张力带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张力带患者的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聚髌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聚髌器 张力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为直接接触人体的Ⅱ类医疗器械。现根据2015年、2016年国家医疗器械的抽验,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本产品的不符合原因及监管的重点。

  • 标签: 医疗器械 扩张器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下腋神经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104例肩周炎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局部痛点阻滞结合口服药物治疗,给予Ⅱ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下神经阻滞治疗。两组均2次/周,4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相同且必要的功能锻炼,1周后及1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Ⅱ组患者疗效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下腋神经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矫治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经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照组给予钢丝结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LI、GI、SBI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矫治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牙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比研究自锁托槽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3年我科治的98例牙颌畸形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对照组使用传统金属托槽矫治,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数、龈沟液天冬酸转移酶含量、托槽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有利于维护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且脱落率明显低于传统金属托槽矫治,故更适合牙颌畸形患者使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血液灌流传统时间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灌流与透析串联方式的对照组(n=25),以及采用改良串联时间,在2小时后串联灌流的观察组(n=25),比较两组凝血情况以及透析总用时。结果观察组无凝血患者共25例(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68.0%),P<0.05。此外观察组的透析总用时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2小时后串联灌流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用时,减少凝血,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 改良时间 血液灌流器 串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31例使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的多发肋骨骨折病人临床总结,并与传统的肋骨骨折治疗的34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治疗组住院时间,疼痛感觉,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少于传统治疗方法组(P<0.05),31例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骨折端均对位良好,无骨不连,钢板断裂,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治疗肋骨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病人痛苦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少,愈合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 多发肋骨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的接便在卧床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卧床病人2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饮料瓶制作的接便接取大小便,并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使用常用的便盆、尿不湿、插尿管等方法进行大小便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病情好转率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病人使用自制接便不仅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 标签: 卧床病人 接便器 制作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膜透析的预冲排气方法进行改良,减少透析纤维凝血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使用湿膜透析患者的透析管道和透析,分别使用改良的预冲方法(120例次)和常规的预冲方法(120例次)预冲排气行自身对照。结果改良预冲排气方法所需时间,空气报警频率,透析凝血程度明显低于常规预充排气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可以高效排尽湿膜透析内的气体,减少湿膜透析纤维凝血的发生,避免透析膜有效面积的减少,提高透析效果。

  • 标签: 湿膜 透析器 预冲排气 凝血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生殖受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男性患儿1446例,其中49例合并生殖受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受累表现为生殖肿痛者20例(40.82%),生殖紫癜22例(44.90%),生殖肿痛合并紫癜7例(14.29%)。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者(38.78%)最多见,2例以阴囊肿痛起病者极易误诊,其中睾丸炎者11例,双侧6例,左侧3例,右侧2例;附睾炎者2例;睾丸炎合并附睾炎者1例;6例伴有鞘膜积液;生殖软组织水肿13例。49例患儿均经内科正规治疗后生殖紫癜在(8.14±2.47)天缓解;生殖肿痛在(3.93±0.78)天缓解。随访6个月至4年,随访B超均未出现睾丸萎缩,肾脏受累者均未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结论过敏性紫癜起病方式多样,生殖受累临床上易被漏诊、误诊,可同时伴有多脏器损害,激素治疗有效,预后佳。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生殖器受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宫内节育位置下移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84例使用宫内节育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测定宫内节育上缘到子宫的边缘的距离以>20mm者确定为下移,分析育龄女性宫内节育位置下移影响因素。结果对入选的宫内节育下移患者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宫内节育下移与痛经、妇科炎症、妊娠次数、子宫位置以及置换后用药等关系密切(P<0.05)。结论育龄女性宫内节育位置下移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放置节育前应该认真询问病史,做好妇科体检和治疗,术后合理用药,降低育龄女性宫内节育位置下移发生率。

  • 标签: 育龄女性 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