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质量的安全、稳定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多种先进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中药化学对照品应用,可以有效控制中药质量,提高中药品质。此外,政府机构需重视对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支持,新药研发时需以临床需求为指导,正确选择剂型,确保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新药研发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效果。

  • 标签: 中药 质量控制 新药研发 问题 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清洗质量控制提高的对策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医疗器械共1000个,选择两组工作人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清洗方法,观察组采用手工清洗和机器清洗相结合,同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清洗难点管理,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比较两组器械清洗的质量效果及临床各科室医生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及临床各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毒供应室清洗质量管理,提升了器械质量检测合格率,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清洗质量 合格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了确保药品质量,所有药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需要完成相应的药品检验工作。检验药品的整个过程中,检验人员需确保检验过程公正、公平,从而得出科学、严谨的检验结果。但由于药品成分较复杂、性能较特殊,尽管选择相同的药品检验技术,且在同样的检验条件下进行检验,所得出的检验结果也会有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药品检验偏离,从而制定安全、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案,以将检验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严格控制好药品质量,以保证药品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检验 偏离 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体检越来越受到当今人们的关注,护理质量在体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列举了几项体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提出了对策分析。

  • 标签: 体检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HE染色制片步骤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病患石蜡切片150例为研究样本。依照最新质量控制方法,完成病理HE切片。结果使用标准流程,对150份病理切片进行快速染色,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病理染色质量和操作环节存在一定关联性,医疗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严格依照检验流程,完成工作,制作出质量合格的切片,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依据。

  • 标签: 病理HE染色 切片制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乙烷(EO)灭菌器的安全使用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确保安全。方法对环氧乙烷气体从请领、存放、灭菌及灭菌后对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结果通过规范操作和严格的管理,自2006年使用3M环氧乙烷灭菌器至今从未发生不安全事例。结论严格各项环节质量管理是环氧乙烷灭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保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环氧乙烷 安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在应用上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愈许多疾病、挽救患者的生命,也因其不合理使用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其医疗质量管理对于提高该类药物的应用价值、节约药物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和危害以及临床合理使用医疗质量管理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望为各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医疗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我国新医改进程中,各项政策不断得到落实,新型合作医疗网络向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展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医学检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质量管理仍无法高科技检验医学水平相匹配。本文从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检验质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检验科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质量管理。因此,检验科需实施规范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常抓不懈,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精确性,强化相关检验人员自身素质,以达到为临床提供真实的诊断依据。本文就检验科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确保检验科医疗安全,给予患者一定的安全感。

  • 标签: 检验科 质量管理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苏醒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且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维持在40~49之间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且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0~59之间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BIS在40~49之间的麻醉深度BIS在50~59之间的麻醉深度相比,具有苏醒时间短、拔管时间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高的苏醒质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苏醒质量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武汉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提高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应用老年人生活质量测量表现场调查,采用t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慢性疾病、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应根据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效果。方法我院尿常规检验从2013年开始加强质量管理,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该阶段重视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处理,而2010年1月~2012年12月按照常规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400份尿液标本,比较两组期间检验不合格率。结果研究期间样本检验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准备不当、样本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及仪器操作不规范等属于尿常规检验不合格常见原因,加强这些因素控制管理,可提高检验合格率,值得重视。

  • 标签: 尿常规 质量管理 不合格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根据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时间,将改进前后的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钾血症、低血压及感染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比较更低,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执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降低了高钾血症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ADL。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医院的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上半年出院的2535份病案中的知情同意书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出院病案2535份,其中知情同意书有缺陷者842份,占33.2%。结论知情同意书质量影响病案的内涵和医疗质量安全,医院应当加强知情同意书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

  • 标签: 知情同意书 病案质量 医疗 安全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指为患者提供的技术和服务达到优质程度。护理质量的高低对医疗安全、诊疗技术的发挥及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产生深远影响,而护理部质量持续管理一直被护理质量管理者视为核心工作。抓好综合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持续性改进是护理部的重点工作,我院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在此基础上,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而通过全院岗位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工作岗位3类425个,跨科兼职动态综合模式上,在临床科室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部 综合质量管理 持续性改进 追踪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学检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观察比较两组质量检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完整性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对比明显,采用SPSS18.0软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验报告的完整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确保疾病诊断的正确性,进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环节 质量控制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级市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现状。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门诊、住院中药饮片处方进行抽样检查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中药饮片处方数为76988张,共抽样检查分析处方2485张,抽查率为3.23%,其中不合格处方119张,占4.79%。结论我院中药饮片用药基本合理。但我们对不合理处方用药高度重视,从处方用药适宜性的水平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各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中药药房处方管理。

  • 标签: 中药饮片 监督管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了解珠海市外来工的生存质量,为制订相应管理策略,增进身心健康,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珠海市某电子厂外来工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共4个领域进行深入分析。结果641名外来工中90.02%为女性;85.34%的年龄<30岁。93.45%外来工对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为“一般”及以上,82.22%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为“一般”及以上。外来工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组(p<0.05)。工作环境中存在噪声、有机溶剂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外来工的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维度得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不同工龄外来工的生存质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子厂外来工的生活质量较低,对此职业群体的生存状况应予以高度关注,特别要积极改善其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对外来工的整体健康水平仍应加予关注,并加强对本行业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