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47、MUC5ac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CT检查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对肺癌标本用免疫组化PV法进行染色检测CD147、MUC5ac的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D147、MUC5ac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某些CT征象与之有密切相关性。结论CD14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MUC5ac与肿瘤大小、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外脂肪线消失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说明CD147、MUC5ac分别在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肺肿瘤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CD147 MUC5ac
  • 简介:目的:观察GBE50对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和GBE50组。GBE50组于每天缺氧后按照80mg.kg-1口服GBE50,21天后观察管腔面积/管总面积(LA%)、RT-PCR测肺组织中的iNOS(诱导性NO合酶)活性的变化、用放免法测血浆中cGMP、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GMP、LA%明显降低(P〈0.01),iNOS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GBE50组LA%、iNOSmRNA明显下降(P〈0.05)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cGM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50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银杏酮酯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NO合酶
  • 简介:目的探讨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lymphoma-2,Bcl-2)和三叶因子1(trefoilfactor1,TFF1)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外,均采用2g水杨酸钠加入100mL的30%乙醇溶液中给大鼠灌胃,每天1次,每次3mL,配合隔日喂食不禁水法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运用中药低、中、高剂量及维酶素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Bcl-2及TFF1表达阳性细胞数,光镜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的LSD法。与空白对照组(18.08%)比较,各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43.41%)比较,应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后,中药高、中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95.66%)比较,各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除中药高剂量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接近于空白对照组外(P〉0.05);与模型组(84%)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对CAG大鼠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提示养阴活胃合剂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TFF1表达起到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养阴活胃合剂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三叶因子1
  • 简介: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胶囊提取液(YSHXC)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致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CY诱导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HCY组、HCY+YSHXC(小、中、大)剂量组。通过细胞计数观察VSMCs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NF—κB、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HCY诱导后可使NF—κB活化、VCAM—1的表达增强;而YSHXC可从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抑制其表达(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这在各实验组细胞数目也有相应的体现。结论:YSHXC能明显抑制HCY诱导的NF—κB活化及VCAM—1的表达,减少VSMCs的增殖和向内皮的迁移,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益肾活血胶囊 血管平滑肌细胞 核因子-κB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增殖
  • 简介: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MUC5AC和MUC5B表达的影响,揭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分成正常组、AR模型组、Forskolin(cAMP激活剂)干预组、H89(PKA抑制剂)干预组、PDTC(NF-κB抑制剂)干预组、小青龙汤组合玉屏风散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治疗后鼻黏膜MUC5AC和MUC5B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MUC5AC和MUC5B表达上调,cAMP激活剂Forskolin干预组、NF-κB抑制剂PDTC干预组、小青龙汤组合玉屏风散治疗组均能使MUC5AC和MUC5B表达下调,而PKA抑制剂H89能上调MUC5AC和MUC5B表达。结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兴奋cAMPPKA信号通路使MUC5AC和MUC5B表达下调有关。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小青龙汤 玉屏风散 MUC5AC MUC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