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健脾化痰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116只眼)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58只眼)、对照组29例(58只眼)。观察过程中脱落4例患者。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点眼、冲洗结膜囊、挤压按摩睑板腺并清洁睑缘。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养阴清热、健脾化痰中药配方颗粒口服。观察2组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量试验(SⅠT)情况。结果治疗组28例中,显效6例(21.43%),有效19例(67.86%),无效3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26例中,显效0例(0%),有效16例(61.54%),无效10例(38.46%),总有效率为61.54%。经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Z=-2.236,P=0.025,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OSDI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程度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BUT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FL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ⅠT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热、健�

  • 标签: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养阴清热健脾化痰法
  • 简介: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标准1期患者37例、2期患者41例、3期患者42例。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等眼科检查。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诱发电位P100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和幅值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早期DR各期均与P100潜时和幅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患者随着病情由1-3期的进展,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明显延长(P〈0.05),幅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黄明目胶囊在治疗早期DR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和提高P100的幅值。视觉诱发电位P100不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早期DR的病情进展。

  • 标签: 芪黄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P100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SD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等4组。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开始至术后1月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生理盐水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复方中药组给予复方中药2mL/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10mg/(kg.d),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给予复方中药1mL/d+环孢素A5mg/(kg.d)。各组受体于术后第1、3、5、7天分别取尾静脉血,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大鼠观察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①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4.0±1.4)d,(18.4±1.5)d,(27.8±2.0)d(P〈0.05);②在同一时间点,其他用药组大鼠外周血IL-2的值明显下降(P〈0.05),复方中药组、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IL-10的值则有所上升(P〈0.05),而环孢素A组IL-10的值无明显变化(P〉0.05);③各用药组大鼠移植肝病理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以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最为明显。结论:复方中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2、上调IL-10的水平有关。

  • 标签: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大鼠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QRHY)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环氧化酶限速酶(COX-2)mRNA、核转录因子(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EMS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及QRHY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干预21d后,HE染色观察异位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COX-2、NF-κB的mRNA表达。结果:QRHY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内膜明显萎缩,腺体数目减少、腺腔缩小,部分腺体消失,间质细胞小而稀疏。与模型组比较,QRHY中、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QRHY低、中、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中COX-2mRNA、NF-κBmRNA相对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RHY低剂量组比较,QRHY中剂量组、QRHY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组织中VEGFmRNA、COX-2mRNA、NF-κBmRNA相对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HY高剂量组与孕三烯酮组中VEGFmRNA、COX-2mRNA、NF-κB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通过降低NF-κBmRNA及其下游因子VEGFmRNA、COX-2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种植和生长。

  • 标签: 清热化瘀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限速酶 核转录因子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白疙,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白疙(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口服银屑灵(膏剂)和NB-UVB照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药浴治疗。观察皮疹症状(红斑、鳞屑、浸润程度)和皮疹面积的变化,以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ASI评分法)进行评估,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第6,10周后,PAS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降低,2组闾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第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5%和60.00%,第10周分别为91.43%和71.4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疙(血热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清热凉血解毒 药浴 窄谱中波紫外线 白疕 血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