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出血患者正负情绪的影响。方法自2010-2014年从我院ICU随机抽取10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周的音乐疗法,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评分,调查患者实验前后正负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正性情绪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正性情绪,缓解其负性情绪

  • 标签: 音乐 正负性情绪 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儿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ICU收治的120例患儿均分为2组,常规组60例进行改善ICU环境、心理疏导、加强与患儿交流等常规护理,护理组6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信息支持护理、社会支持护理和睡眠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儿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护理组焦虑心理明显轻于干预前且明显轻于常规组干预后(p<0.05),睡眠质量则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常规组干预后(p<0.05)。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值得重视。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患儿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管理干预在烧伤科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入住我科的70例大面积烧伤(受伤面积30%及以上)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选取患者,以此模式分为常规护理组(35例)和心理管理干预组(35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强心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关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在抗焦虑、抗抑郁方面相比于常规护理组,都更胜一筹(P<0.05)。结论在烧伤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心理干预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烧伤患者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严重程度、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PASI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银屑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情绪释放法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给予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GS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基于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情绪释放法 老年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探讨孕妇健康教育课堂对降低孕妇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2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焦虑情绪状况测评调查。结果70例完整完成孕期课程教育后的孕妇的焦虑情绪发生率(14.3%)较130例未能完整完成孕期课程教育后的孕妇焦虑情绪发生率(15.4%)低,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孕期开展完整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减少孕妇焦虑情绪的发生。

  • 标签: 孕妇 焦虑情绪 产前教育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抑郁情绪评定结果。结果在对12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实验组患者HAMD因子得分较低,抑郁程度较轻,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心理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孕不育 抑郁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存在的各种焦虑情绪,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哮喘反复发作3次以上患者及健康人各50例,进行汉密尔顿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测试,并对哮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肌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症状、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失眠、紧张、害怕、焦虑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的汉密尔顿焦虑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哮喘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和重要。

  • 标签: 哮喘 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导乐分娩对减少孕产妇产前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2008年(未实施导乐分娩)和2009年(实施导乐分娩)就诊的孕35周以上的产前孕妇随机各抽取200例进行问卷测试。结果2008年(未实施导乐分娩)SDS总体明显低于2009年(实施导乐分娩),同时出现抑郁症、抑郁症状的产妇其SDS总体明显高于2009年(实施导乐分娩)。结论实施导乐分娩的孕产妇出现抑郁症状明显少于未实施导乐分娩的孕产妇。

  • 标签: 导乐分娩 孕产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癌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于焦虑和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就诊的62例癌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文关怀,将两组癌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51.05±2.12)分和SDS评分(52.65±3.25)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癌症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值得推广。

  • 标签: 癌症 人文关怀 焦虑 抑郁
  • 简介:对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SAS、SDS、EPQ、气质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IBMPC计算机,采用systat统计软件包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预测变量包括:内外向人格(x1)、神经质人格(x2)、胆汁质气质(x3)、多血质气质(x4)、粘液质气质(x5)、抑郁质气质(x6)等6项;被预测变量为抑郁情绪(y1)和焦虑情绪(y2)。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两种情绪状态均与人格特征、气质类型等个性心理特征有着密切关系,而抑郁情绪(y1)测与神经质人格(x2)和胆汁质气质(x3)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系,焦虑情绪(y2)与内外向人格(x1)、神经质人格(x2)及抑郁气质(x6)存在显著正相关系。

  • 标签: 面瘫 焦虑 抑郁 变量初探 个性心理特征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SAS评分由干预前的45.35~5.98分降至干预后的32.10~5.12分。结论术前对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焦虑 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广州市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UCLA孤独感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0名流动青少年及331名本地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以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均高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分量表、知识性分量表及娱乐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青少年存在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亟待改善。

  • 标签: 流动青少年 本地青少年 家庭环境 孤独感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情绪状态水平。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一般状况调查量表对72例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72例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照顾者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照顾者性别、亲属级别、文化程度、患者性别、病程长短之间SDS、S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照顾者抑郁、焦虑症状显著,应重视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及早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干预措施。

  • 标签: 重度抑郁障碍 照顾者 情绪状态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细节护理 肿瘤 术后化疗 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