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眩晕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60例颈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使用西比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5)高于对照组(73.3%),且两组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眩晕症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瞬目反射检查,探讨中频脉冲电治疗周围面瘫愈后情况。方法测定周围面瘫患者中频脉冲电治疗前、后瞬目反射的R1、R2、R2′。结果50例周围面瘫患者中频脉冲电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周围面瘫患者通过检测瞬目反射的潜伏期,证实了中频脉冲电治疗的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中频脉冲电 瞬目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将5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18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38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脑梗死较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成人结节胃炎的临床特点、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分析黄河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成人结节胃炎的36例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Hp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36例成人结节胃炎患者中,胃镜下均见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的大小均匀一致,分布密集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Hp感染阳性34例,占94.4%。胃黏膜活检病理均显示慢性非萎缩炎症,80.6%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淋巴滤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且以淋巴细胞为主。经根除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成人结节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其发生与Hp感染相关,患者应行根除Hp治疗。

  • 标签: 结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淋巴滤泡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神经源膀胱长期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报告本院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源膀胱并双肾重度积水患者诊疗经过一例。结果行导尿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出院。结论神经源膀胱远期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双肾积水,造成肾功能损伤,当原发病因不明确或无法治愈后,可以行导尿治疗,缓解病情,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双肾重度积水 导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人员洗手前、后结果比较。方法选2011年6月至10月在本院内科、外科、康复科、针灸科护士200人次,对其在治疗室配药及病房为患者注射输液和其他护理过程中手部皮肤消毒前、后分别进行采样。结果200人次中洗手前细菌计数超标200,合格率为0;200人次中洗手后细菌计数超标为8,合格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是对病人和护理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护理操作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导致伤寒及胃肠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病原菌。沙门氏菌通过自身的毒力基因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以达到其感染宿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沙门氏菌的致病机理,目前已经建立鼠,牛,线虫等动物模型。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沙门氏菌主要利用其毒力岛1和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促进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其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和复制。另一方面,宿主的遗传学和抵抗力也影响沙门氏菌感染的易感性。本文主要关注沙门氏菌感染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6例囊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结论囊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肾脏肿瘤 囊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婴幼儿闭合上肢损伤的诊断较为困难,明确诊断关系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因而详细询问有关受伤的部位、性质,以便对损伤进行快速估计并应注意合并损伤的存在。尽可能地明确诊断,应首先肯定有无骨折,对可疑者应留观或住院治疗,切忌草率处理,以免误诊漏诊。本文就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婴幼儿闭合上肢损伤诊治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目的提高婴幼儿闭合上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92例婴幼儿闭合上肢损伤的诊治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桡骨小头半脱位59例,锁骨骨折20例,肱骨髁上骨折13例,其中保守治疗86例,手术治疗6例,治愈92例。结论婴幼儿闭合上肢损伤应高度重视,准确的诊断、积极的治疗是救治该类患儿的关键。

  • 标签: 闭合性 上肢损伤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简要分析手术室实施安全核查工作的必要,总结当前手术室安全核查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就其如何提高核查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 标签: 手术室安全核查 必要性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常体液与正常体液的血常规指标间的相关。方法对216名志愿受试者根据4型体液理论分为四组异常胆液质A组,异常血液质B组,异常粘液质C组,异常黑胆质D组的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统计异常体液样品血常规指标之间相关。结果A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数小于其他组(P<0.05),B组血液质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大于A组(P<0.05),B组红细胞压积大于C组(P<0.05)。结论不同异常体液类型的血常规指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临床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异常体液 血常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脑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肝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例患者治愈39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护士要熟练掌握发病机理、症状及救护程序,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加强病情观察,这是肝脑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84例外伤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名患者,实验组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的治疗。结果根据恢复标准,对于这8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评定,其中有42例病愈的患者,26例显著进步的患者,10例进步的患者,6例恶化的患者。结论临床上,外伤脑梗塞的治疗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无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传统药物治疗,都应该尽早的诊断以提高治愈率。并且采取综合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 标签: 外伤性脑梗塞 发病机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充溢)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此次选用的75名尿失禁女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25人,分别采用各自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各组病人的膀胱内储尿和尿道口溢尿情况。结果保守治疗组病人有效22人,有效率为88.0%;手术治疗组病人有效24人,有效率为96.0%;药物治疗组病人有效21人,有效率为84.0%,三组中手术治疗组有效率最高,其他两组效果相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尿失禁(充溢)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个体差异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并相应进行结合,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 标签: 充溢性尿失禁 溢尿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根据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抽象力、思维力、定向力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采取全方位的生活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心理与情感支持,安全与精神上的鼓励。结果使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自我照顾能力,能自己做的事情,不依赖他人,延缓病情发展速度,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提高了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疟疾是发生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由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以寒战、高热、大汗为特点的寄生虫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疟疾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输入性 疟疾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风湿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2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心脏情况和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4.8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3.9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心脏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后,能够缓解身体上的不适,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