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的歼击惯性导航系统(INS)所应满足的精度要求,并分析了组合系统的效费比。系统性能与飞行轨迹和导航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有关。系统设计中应对它们进行综合考虑。利用卡尔曼协方差分析估算了各种干扰环境以及采用不同精度等级的INS时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EP为7.4-15km/h的INS与GPS相组合,能满足歼击的攻击性能要求。与目前常规导航系统相比,采用捷联惯导的组合系统,其成本可减小36-60%。

  • 标签: 组合系统 GPS 惯性导航系统 捷联惯导 武器投放 导航性能
  • 简介:目前数字信号处理器已经由单核系统发展为多核并行系统,可通过并行执行任务加快信号处理速度。北斗CB2I码是GPSC/A码码长的两倍,若使用传统捕获算法将会延长信号捕获时间。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FFT的并行捕获算法。该算法将信号奇偶点分开进行并行处理,可将单次FFT变换点数减半,并通过高效利用多核资源加快信号捕获速度。为了验证算法性能,对比了传统算法和改进后算法的PTP值。仿真结果表明,两算法PTP均值分别为2.961和2.938,改进后算法未降低捕获精度。最后,以多核嵌入式平台为基础分析了两算法的单核运算量,结果表明:当待处理的信号点数由1000增加到256000时,改进后算法单核乘法运算量减少比例由33%增加到了40%,而加法计算量始终减少50%,改进后算法可达到快速捕获的效果。

  • 标签: 软件接收机 北斗B2信号 快速捕获算法 组合FFT
  • 简介:为解决舰载主惯导与机载子惯导之间大失准角问题,同时满足对准快速性的需求,提出了从舰载进入弹射位置开始,到舰载飞离甲板时间内,基于虚拟惯导(VINS),综合利用舰载主惯导信息、跑道航向信息以及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信息,利用速度匹配方法实现舰/惯导传递对准的方法,并建立了传递对准误差模型.该模型利用舰艇坐标系与跑道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将舰载坐标系与机载坐标系之间的大失准角问题,转化为机载坐标系与跑道坐标系之间的小方位失准角问题.考虑弹射过程舰艇及舰载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仿真对传递对准误差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UKF滤波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8s内实现舰/惯导的传递对准,对准性能与UKF滤波方法相当,且对准过程不需要舰艇进行任何机动运动.

  • 标签: 舰载机 弹射起飞 传递对准 速度匹配 大方位失准角
  • 简介:研究了GPS软件接收的捕获和跟踪算法,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和射频前端在Pc上实现了GPS软件接收样机。介绍了GPS软件接收的结构和数据采集硬件,讨论了GPSC/A码的特性、产生原理以及捕获过程。针对传统的串行搜索算法慢的缺点以及高动态GPS软件接收的特点,在该样机中实现了快速的基于循环卷积的并行捕获算法,并联合使用超前滞后环和对相位反转不敏感的科斯塔斯锁相环分别对码相位和多普勒频偏进行跟踪,解调得到导航电文。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GPS软件接收进行信号处理的思想使用户在算法处理和软件升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应用于下一代任何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空基增强系统(SBAS)接收的设计。

  • 标签: GPS软件接收机 仿真 捕获 跟踪
  • 简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杀伤力大等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新型武器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气动力和气动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高超声速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分别从工程计算、数值仿真以及实验研究3个方面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及气动热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标签: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力 气动热
  • 简介:带宽的保证是三轴陀螺漂移测试转台(以下简称三轴转台)伺服系统设计的主要困难,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要求转台伺服系统有较大的带宽,以使三轴转台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对干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提高三轴转台的跟踪精度,但一些客观因素使带宽指标受到限制,其中机械台体的谐振对带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本文所讨论的三轴转台动力学模型,是三轴转台控制系统设计的依据.

  • 标签: 三轴转台 台体建模 陀螺漂移 控制系统 带宽
  • 简介:为给GPS软件接收的跟踪环提供精确的初始条件,捕获后得到的载波频率应在几十Hz范围内,所以必须寻找一种既能精确测量载波多普勒频移,又能有较快运算速度的方法。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载噪比较高时采用相位测量和较低时采用长相干处理的载波频率精确估计策略。利用Matlab仿真产生的卫星中频数据作为数据源对该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的载噪比大于35.5dB·Hz的时候,相位测量算法得到的多普勒频率值的误差保持在约10Hz之内。对于微弱信号的捕获,如果将相干处理的时间从200ms扩展到600ms,捕获频率的误差从3Hz减小到0.5Hz。此外,与传统的FFT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加法和乘法运算量分别降低了96.2%和35%。测试结果体现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标签: GPS软件接收机 载波频率 捕获 宽载噪比 相位测量 长相干处理
  • 简介:强电离层闪烁会导致信号幅度深度衰减和载波相位激烈震荡,引起GPS载波跟踪环的失锁,从而导致定位误差增长甚至导航中断。本文研究了GPSL1软件接收在经历强电离层闪烁时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数据采集于构建于巴西的一个多GNSS多频段中频信号采集系统,数据采集时间为2013年11月,此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信号捕获、跟踪算法以及由载波跟踪环计算得出的闪烁指数(包活幅度指数S_4和载波相位指数σ_φ等)都在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强电离层闪烁对GPS软件接收的影响对于研究卫星高级跟踪算法和提高GPS接收的鲁棒性及定位精度将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电离层闪烁 GPS软件接收机 捕获 跟踪
  • 简介:介绍了直升机载光电吊舱的应用背景、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以警用机载吊舱为对象,分析了该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行相关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 标签: 吊舱 直升机 机载 光电 对象 系统
  • 简介:为了降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做比特同步的平均估计时间,提出一种自适应比特同步的新颖算法。分析了传统的最大似然比特同步算法,找到了信号强度、比特能量最大值和非相干累加次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比特能量最大值来设置门限约束非相干累加次数,使得比特同步算法可以针对不同信号强度来自适应地调整非相干累加次数。仿真分析表明,当预设的门限值为1.5?108时,与传统的固定非相干累加比特同步算法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算法的正确同步概率性能只略微下降了5%,但平均估计时间缩短了85%,使得接收的首次定位时间大幅度减少。

  • 标签: 比特同步 自适应 正确同步概率 平均估计时间 非相干累加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模块化的数字嵌入式接收系统设计。由天线及前端射频模块完成GPS信号的接收、下变频及A/D采样,充分利用FPGA的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可灵活编程配置的特点实现接收的基带相关器和用户接口设计,并结合高速DSP的数字信号处理和丰富的片上外围设备实现接收的信号处理、导航解算及系统间各部分的无缝连接。系统测试结果说明该数字GPS接收机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集成度高、工作性能稳定的特点。

  • 标签: 嵌入式 GPS数字接收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系统设计
  • 简介:GPS接收码环跟踪回路的误差模型一般可用一阶马尔可夫过程来近似,且当接收机载波环路失锁时,码环的速率辅助信息来自惯性导航系统的惯性速度。鉴于此,本文对GPS/SINS组合系统误差状态方程中考虑或忽视码环跟踪误差的两种情况,用卡尔曼滤波器对系统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飞机机动飞行时伪距测量误差与惯性速度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对接收码环跟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机动及GPS最佳导航星在飞机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对GPS接收码环的工作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码环跟踪误差 惯性速度辅助 组合系统 卡尔曼滤波器 速度误差 GPS接收机
  • 简介:建立了单陀螺惯导系统等效二自由度模型,讨论了陀螺抖动频率随基础结构固有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基础结构与机械抖动系统的频率比、惯量比、基础结构的阻尼比以及陀螺抖动系统阻尼比对陀螺抖动幅度的影响规律。

  • 标签: 捷联惯导系统 抖动幅度 数值试验 机械抖动陀螺
  • 简介:针对舰惯导传递对准过程中舰船机动受限、系统可观测性差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状态参数可观测度分析的自适应滤波方法.通过系统状态参数可观测性分析,量化各状态分量可观测程度,进而根据可观测度大小分组构造自适应调节因子,并采用滤波增益衰减法对观测度低的分量通道进行有效处理,以此来提高传递对准滤波算法的适应性和滤波估计精度.舰船模拟轨迹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状态参数可观测度分析的自适应滤波方法和常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对准精度由3′提高到2′,滤波估计收敛时间由15min缩短至8min.

  • 标签: 舰载机 传递对准 可观测度分析 滤波增益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