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广美设计学科起始于对地域工艺的认识与转换,行进于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比照,脱胎于新型设计基础训练与设计理论的建设,成熟于真实的市场和深度的实践。进入80年代后期,广州美术学院创作中新的关注点当属设计创作,而广美设计创作之所以曾获较高水准,则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标签: 80年代后期 设计创作 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学科 工艺美术 现代设计
  • 简介:一、工业设计一个远未被真正应该了解工业设计的企业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所理解和认识的问题。什么叫工业设计,我想从三个方面简单地加以概括:第一,工业设计是以现代化大工业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为存在条件的,是相对于工业革命以前的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设计来说的。大工业批量化生产的产品与手工业制造的产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大工业时代所设计的产品是由机械化大批量生

  • 标签: 工业设计教育 浙江经济 工业设计师 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人才 企业家
  • 简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之源。它以口头语言和有形符号的形式世代相承,而有形符号作为社会文化形态具有的公众性、普遍性、传承性、和扩散性等特征,具有传递、交流文化信息的功能,是负载各个人类群体生活经验,承继文化传统与习俗的一种行径载体。作为历史文化的符号化表现,是人类创造性的文化行为,是研究特定地域文化环境的重要物证,是时代文化的印证。

  • 标签: 民俗文化 符号学 木雕 浙西 人类文明 口头语言
  • 简介: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尚的生活方式究竟如何体现?11月2-4日,日本规模最大的家具展IFFT/Interiorlifestyleliving东京国际家具展与亚洲首届一指的东京设计周先后举行,吸引了355家行业领先的国际家居用品品牌及众多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前来参展。跟随《家饰》一起进入焕然一新的家居世界!

  • 标签: 国际家具展 生活方式 东京 品味 家居用品 生活环境
  • 简介: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计划》指出,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

  • 标签: 传统工艺 振兴计划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读 国务院办公厅
  • 简介:在20世纪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中,杰克逊·波洛克可谓是被谈及最多的一位。围绕对它艺术的探讨,逐渐发展了现代绘画中的形式主义理论。本文将从几位理论家的理论出发,重新分析它们对波洛克绘画进行理论解释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基于绘画自身的特性,提出对波洛克绘画的新理解。

  • 标签: 形式主义 媒介 视觉 空间
  • 简介:寿山石雕艺人众多,擅长的题材也各有不同,最常见的除了罗汉、观音、古兽等仙佛题材,就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刘海戏蟾、贵妃醉酒等传说。但以现实人物为范本的雕刻题材却较为少见,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是因难以操作而成为多数雕刻家棘手的题材。雕刻艺术家、工艺美术师林国华却从平民百姓的视角出发,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百姓"油盐酱醋"等普通生活的寿山石雕佳作,用诚心、用行动较好地诠释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法则。

  • 标签: 传世精品 工艺美术师林 平民视角
  • 简介:当下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进程正稳步推进并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于城镇化视角探析中国公共艺术会发现,中国公共艺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同样正处于一个动态转变过程中。辉煌的背后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公共性'相关问题最为突出,而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其公共性——公众参与、公众需求、公众意志、公众表达、公众分享、公共精神等。所以,以针对'公共性'相关问题的探析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国公共艺术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正当其时。

  • 标签: 城镇化 公共艺术 公共性
  • 简介:本实证研究借鉴了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测量筇竹寺五百罗汉泥塑,以获得系统准确的五百罗汉造像数据。通过这组数据与造像量度经、云贵川地区男子人体比例、达芬奇的人体比例所陈述的人体测量数据相对比,寻找其间的相关关系、相似之处和相异之点。据此,比较分析传统泥塑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品与现实生活人群人间的量化关系。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而深刻的内在关联性。艺术与现实生活不能“一一对应”,又不是“互不相关”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许通过筇竹寺五百罗汉泥塑与现实人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而略显端倪。本文强调通过人体体质特征的比较来阐明泥塑罗汉造像的人体结构本质,进而揭示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量度的独特创新。

  • 标签: 体质人类学 筇竹寺罗汉造像 测量比较研究
  • 简介:在《父亲》这幅作品面世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对《父亲》的研究多以形式主义批评、社会学分析为主,较少开拓另一种审视问题的视角.以互文性作为方法,对《父亲》这一文本进行重新解读,是新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尝试,也是在视觉文化研究趋向下保持美术史研究方法论意识的自觉.

  • 标签: 《父亲》 互文性 美术史 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