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科研竞争力是反映民办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次评价基于课题、论文、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奖励四个维度,对我国141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和275所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进行排行。研究发现,我国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校际差距较大,整体科研水平较低,但少数民办高校取得较好的成绩;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优于独立学院;浙江、广东、山东、湖北和江苏等省的民办高校科研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民办高校科研单项指标得分不均衡。

  • 标签: 民办高等教育 民办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 科研竞争力 大学评价 大学排行榜
  • 简介: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以其较为精当完备的选文、精辟的评论和谨严的注释成为清中期以后学习古文的畅销选本,对桐城派古文标准的确立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步瀛选注《唐宋文举要》显示出对《古文辞类纂》的借鉴与吸收,也表现了高步瀛对姚鼐文章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唐宋文举要》 继承 发展
  • 简介:2015年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今日正式发布了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根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位的结果显示:美英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位列第二至第十名。

  • 标签: 大学学术 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芝加哥大学 伯克利
  • 简介:曾晓洋,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设计自动化会议(ASP—DAC)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固态电路会议(A—SSCC)技术委员会(TPC)委员,上海市科委技术预见专家等。

  • 标签: 复旦大学 学术报告 专用集成电路 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关系呈现"无明显互动"、"非均衡型互动"、"良性互动"三种类型,这与不同时间序列内所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本文选取1996-2015年的数据,建构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分析1996-2015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序列中,二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每扩大1%,会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1.17%;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逐渐增加的。

  • 标签: 一带一路 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规模 VAR模型
  • 简介:<正>2015年5月10日,由延边大学与南开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朝鲜半岛研究2015高峰论坛"在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以"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的构建"为主题,旨在为东北亚各国学者和专家提供坦诚交流的学术平台,促进各方的相互理解,消解矛盾,凝聚共识,为东北亚和平、安全与发展提供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来自中、韩、日、美、俄等5个国家的19位代

  • 标签: 朝鲜半岛 会议综述 延边大学 学术平台 经济合作 研究中心
  • 简介:以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统计1999—2012年刊登的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方面文章330篇作为分析对象,结果发现我国教育管理中的研究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是仍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方法综合较差,思辨气息浓郁、实证研究较少,方法意识不强、研究规范不严等问题。反思其原因主要是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高等教育界对研究方法的系统重视不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当下及未来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应该逐步走向融合,呈现多元并存的趋势,应该加强学术规范,构建学术共同体。

  • 标签: 高等教育管理 研究方法 建议
  • 简介:2015年10月30日,长白山学术论坛——“吉林省朝鲜半岛研究学术研讨会”暨“2015吉林省朝鲜韩国研究会年会”在延边大学科技楼八楼第四会议室举行。论坛由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延边大学共同主办,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吉林省朝鲜韩国研究会联合承办,来自吉林省23所高校、研究机构的9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开幕式由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蔡美花主持。

  • 标签: 朝鲜半岛 学术研讨会 学术论坛 吉林省 长白山 韩国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毕业生就业质量备受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吉林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作为数据样本,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新常态下本科毕业生升学比率逐年递增、就业形式灵活多样、生源结构制约地域流向、专业设置影响行业分布、市场就业岗位缩减、基层就业仍需改善等新特点,研究探索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新途径。

  • 标签: 新常态 大学毕业生 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