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光伏设施农业是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农业灌溉技术,其综合应用了光伏发电技术、智能温控技术、一体化大棚管理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光伏设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钢架来搭建大棚,并且在大棚上安装太阳能组件,收集部分太阳能并且将其转化为光能,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大棚内的光照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大棚内的电能供应,利用电能来驱动大棚内的滴灌系统,实现科学灌溉,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标签: 光伏 设施农业 滴灌技术 研究分析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科技工作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偏颇。笔者通过调研,仅就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工作做一剖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目前,该市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14522人(含乡镇企业),占从业劳力的0.03%,平均每614亩耕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全市共有384个(乡)镇4494个村,有20%的乡(镇)、26.4%的村没有农科组织。八五期间,乡(镇)村级农业技术人员有4681转行跳出“农门”,占总人数的15%,其中畜牧系统有2700人改行,占该市养殖业人数54%。行唐县种植业系统28个乡镇原有的30名合同制乡镇农技人员,到1994年底只剩下1名。深泽县10个乡镇原有技术人员23人,现仅剩下6人,其中4人还兼职其他工作;全县125个村基本上没有技术人员,更没有技术站或技术组。1、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该市19个县(市)区中,种植业系统有3个县区能保住工资,略有事业费。有8个县(市)只能保住工资,8个县(市)保不住工资。其中缺口1个县在10%,2个县在20—30%,4个县在30—50%,1个县在50%以上。畜牧业系统58%的县科技人员只能保60—80%的工资,

  • 标签: 农业科技工作 亟待加强 农业技术人员 种植业系统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人员
  • 简介:今年以来,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滦县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径,特别是“三鹿”事件后,该县更加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农业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缓解资源紧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县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

  • 标签: 学习实践活动 循环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新疆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单一产业无法牵引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应积极寻求和大力培育多支点共同支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番茄、红花、构杞极具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棉花产业需要全面提升质量,林果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中央政府应该像支持新疆棉花基地建设那样,支持新疆红色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农业发展 产业发展格局 资源丰富 新疆农业 快速增长 农村经济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增长跑赢了同期全国人口增长,也跑赢了同期世界农业增长,这是历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传统农业增长模式面临的资源环境透支、生产成本上涨、价格严重倒挂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川省广安市较早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丘陵地区发展绿色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的新路。

  • 标签: 农业转型 发展理念 引领农业
  • 简介:近几年,高邑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产业化富民”的总体思路,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据石家庄市“五线一环”农业结构调整总体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壮龙头、扩基地、上科技”为主线,坚持“沿路开发,成方连片,

  • 标签: 农业 结构调整 政府行为 提供服务
  • 简介:近年来,岳阳市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种养结构调整取得了大的突破,并跳出农业。向战略性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出现了财政增收、农民增收、城市建设加快、社会保持稳定的好局面。

  • 标签: 农业 结构调整 岳阳市 中国 湖南 规模经济
  • 简介:从对以聊城为中心的几个县市区、乡镇农村的调查情况看,当前影响并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四个方面:1、人均耕地面积锐减,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人均耕地面积已由20年前的平均1.5亩,降到现在不足1亩,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半亩耕地,严...

  • 标签: 西部地区 发展存在 农业投入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领导方式
  • 简介:农产品相对过剩,产品卖难,价格低迷,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搞好流通就成为有效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搞活流通也是应对“入世”挑战、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农村各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广水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市,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创造发展新优势,更须在搞活流通上狠下功夫。

  • 标签: 广水市 农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产品流通 农业发展
  • 简介:与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比较,农业科技企业具有颇为独特的运行特征。其主要标志是它集科技、农业和企业的特征于一体,即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企业是主要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和相关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并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但又必须按企业模式进行运作的一类特殊性质的经济组织。由于企业一般是以利润最大化或财富

  • 标签: 农业科技企业 企业运行机制 企业模式 运行特征 利润最大化 农业科学
  • 简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已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年来,我们的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充满了艰难曲折。解放以来,我们有顺利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有宏伟的一五计划;有狂热的1958年大跃进;有严峻的三年自然灾害和颇有成效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有那令人痛心的十年动乱以及打倒'四人帮'后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狂想,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使我们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六五'、'七五'期间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又出现了新停滞和徘

  • 标签: 社会主义农业 性波动 发展周期 国民经济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国农业经济
  • 简介:中国改革以来,一个作为定论的命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分结合,双层经济体制,如今应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否得益于双层经济体制?它能否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微观体制模式加以定型?能否在这一体制下走向农业现代化?经济理论界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笔者对此却深感疑虑。

  • 标签: 双层经营体制 农业现代化 统分结合 经济理论界 体制模式 中国农业经济
  • 简介:农业问题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发展同工业相比...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发展 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规模 现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