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老龄化及其引发的心理支持问题,是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老年心理关爱所存在问题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梳理和对比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老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当下适合我国老年化特色的有关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走向。

  • 标签: 积极老龄化 心理健康 心理支持
  • 简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变化社交人数操纵场景的社会性内容,比较自闭谱系障碍儿童(ASD)和普通儿童(TD)对真实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1)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少于TD儿童;(2)随着社交场景中人数的增加,ASD儿童和TD儿童一样,对面孔、身体和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逐渐降低;(3)相对于TD儿童,ASD儿童对社交场景中面孔、身体、眼部、嘴部等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少.但对前景和背景等非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多。整个研究表明,社交人数变化对ASD儿童和TD儿童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影响一致.但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具体社会性信息的视觉加工上仍表现出特异性.

  • 标签: 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交场景 社会性信息 人数.
  • 简介:探讨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2)对个体而言,家庭支持是较稳定的支持来源,受个体年龄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小,而朋友支持变动较大,随年龄增长和健康水平的下降,朋友支持逐渐减少;(3)社会支持对不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高于对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4)对于生活可完全自理的老人,朋友支持比家庭支持有更大的预测作用,而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家庭支持的作用更大。

  • 标签: 老年人 自理能力 社会支持 抑郁
  • 简介:<正>四个50岁的同卵姐妹到国立心理卫生治疗中心研究所进行检查。这是一个罕有的机会,可以使用新方法来探索复杂的心理疾病——精神分裂之谜。这四姐妹在半个世纪以前出生于失业工人亨利的家里。她们依次叫诺拉、伊丽斯、麦拉、赫丝特,彼此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包括脑电活动。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四胞胎 追踪研究 二十年 心理卫生 精神疾病
  • 简介: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三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尚不清楚。为考察其影响力的大小,本研究采用了优势分析的方法。选取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量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大于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预测力大于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提示减少孤独感是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对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心理韧性 孤独感 自我效能感 优势分析
  • 简介:基于毕生控制理论,方便选取杭州市60~95岁的老年人32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老年人控制策略使用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控制了年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数量后,探讨了老年人的乐观、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控制策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低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更偏好选择初级和补偿初级策略,而高龄老年女性更偏好补偿初级策略;乐观和领悟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选择初级策略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初级控制在老年人中依然具有首要性地位,老年人的资源越丰富,越有可能采用积极的控制策略(选择初级),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实现成功老龄化。

  • 标签: 老年人 乐观 领悟社会支持 控制策略 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