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给出了2020年末安全生产9大指标,与2015年末比较,要达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 标签: 生产安全事故 重特大事故 策划 国内生产总值 安全生产 死亡人数
  • 简介:一年多前,当国家安监总局对各省市提出安全生产指标控制监管策略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响颇为激烈。一年多过去了,围绕指标的各种数据早已出来。

  • 标签: 综合排序 控制指标 指标管理 事故 解读 教授
  • 简介:针对"单一评价指标"难以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的问题,基于"空气质量浓度、人口暴露强度、人口加权浓度"3个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在城市PM2.5污染防控区划中的差异与优缺点。结果表明,研究区质量浓度指标区划下的暴露防控区呈梯度面分布,空间平滑效应明显。而顾及人口特征的人口暴露强度和人口加权浓度两个指标能够揭示污染防控区的空间微观差异,但前者受人口空间分布因素的影响过大,风险异常集聚效应"突出"。融入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口加权浓度相对风险指标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长沙市人口PM2.5暴露风险空间变化规律。开展城市PM2.5污染防控多指标空间区划研究,有利于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标签: 环境学 暴露评估 PM2.5 环境风险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下水污染 综合评价 指标分类
  • 简介:为了研究火灾引起的建筑结构坍塌的机理,便于已有建筑的抗火防护和新建建筑的抗火设计,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新闻媒体报道,对我国建筑火灾坍塌事例进行了调查,对火灾坍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层数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列出了部分我国火灾史上1960--2005年所发生的火灾坍塌事例。调查结果显示,钢结构、特别是工业厂房钢屋架在火灾下较其他形式的建筑易发生坍塌;4—8层的民用建筑发生火灾坍塌的比例较高;工业厂房,仓库和商业建筑发生火灾坍塌的比例较高;民用建筑多发生局部坍塌;发生坍塌的建筑一般存在设计和施工不规范以及防火设施不合格等情况。

  • 标签: 安全工程 建筑火灾 坍塌 事例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据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MSHA)公布,从2013年1月1日到6月30日,美国有18名矿工死于矿业事故,其中,9名死于煤矿事故,9名死于金属和非金属矿业事故。在所有这些死亡人员中,有1名死亡者是承包商。2013年上半年死于矿业事故的矿工数比2012年同期少1人。尽管MSHA及采矿行业采取的措施正不断地把矿业安全向正确方向引领,

  • 标签: 矿业事故 统计分析 死亡 美国 安全健康 煤矿事故
  • 简介:传感器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范围应用的基础。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各种定位算法,从算法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出发,探讨了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算法 评价指标 因素
  • 简介:统计了2006年7—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279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5.91%,其次是矿业事故(22.22%)、爆炸事故(9.32%)、其他事故(5.73%)、毒物泄露和中毒(4.66%)、火灾(2.15%)。279起事故共死亡1253人,伤1519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2.27%、矿业事故26.74%、爆炸事故11.65%、其他事故4.79%、火灾2.39%、泄露中毒2.15%;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3.59%、泄露中毒17.38%.爆炸事故14.42%、矿业事故10.73%、其他事故2.63%、火灾1.25%。

  • 标签: 安全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统计了2015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14起,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矿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1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4.91%,矿业事故占3.51%,爆炸事故占5.26%,火灾占2.63%,毒物泄漏与中毒占5.26%,其他事故占18.42%。114起事故共死亡520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2.88%,矿业事故5.00%,爆炸事故5.00%,火灾4.62%,毒物泄漏与中毒3.85%,其他事故18.65%。2015年9-10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广东(12起)、甘肃(9起)、安徽(9起)、云南(8起)和辽宁(7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安徽(52人)、广东(47人)、河南(39人)、甘肃(38人)和山东(35人)。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统计了2013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73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73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52.60%,火灾占9.83%,矿业事故占9.25%,爆炸事故占7.51%,毒物泄漏与中毒占4.62%,其他事故占16.18%。173起事故共死亡768人,伤524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47.27%,爆炸事故14.97%,火灾11.33%,矿业事故10.29%,毒物泄漏与中毒5.21%,其他事故10.94%;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46.18%,爆炸事故36.83%,火灾5.34%,矿业事故2.48%,毒物泄漏与中毒1.34%,其他事故7.82%。2013年11—12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分别为广东(16起)、贵州(13起)、浙江(11起)、辽宁(11起)、广西(11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分别为山东(85人)、广东(73人)、新疆(68人)、贵州(53人)、广西(47人);受伤人数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山东(153人)、安徽(86人)、四川(86人)、广东(47人)、河南(32人)。

  • 标签: 安全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统计了2005年7-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569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矿业事故最多,占64.32%,平均每天5.9起事故,其次是交通事故(25.31%)、其他事故(4.39%)、爆炸事故(299%)、毒物泄露和中毒(1.58%)、火灾(1.41%).569起事故共死亡1549人,伤1424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矿业事故47.71%、交通事故38.93%、其他事故7.42%、爆炸事故2.58%、火灾1.94%、泄露中毒1.42%;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0.77%、矿业事故25.35%、爆炸事故11.03%、泄露中毒6.25%、其他事故5.34%、火灾1.26%.

  • 标签: 安全工程 事故数据 统计分析
  • 简介:为量化评价已建和拟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以实测运行车速数据和事故率数据为基础,根据公路空间属性的变化,采用不定长法进行路段划分。考虑不同路段车速协调性和连续性的需求,引入客货差极差比、车速降低系数、路段车速离散度等车速特征指标。通过对运行车速特征指标与事故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结合事故多发点改善效果的显著性,确定我国高速公路安全性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太旧高速公路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地评价线形设计一致性。

  • 标签: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客货差极差比 车速离散度 一致性评价
  • 简介:在煤矿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的发生率远高于外因火灾,因此大多安全评价是针对煤矿内因火灾的评价,对于外因火灾的评价相对较少;但外因火灾造成的后果远高于内因火灾,做好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同样重要。采用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的模型对煤矿外因火灾进行评价,建立煤矿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得出的权重进行可靠性分析,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外因火灾危险性总的相对隶属度,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根据总得分确定外因火灾的危险性等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对比。

  • 标签: 安全工程 模糊综合评价 集值统计 外因火灾 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