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一维层状声学介质理论,对点震源激发的三维球面波反射波叠前数据(二维)的速度反演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个反演方法,并在文中发表了用这个方法从海洋石油地震数据得到的叠前反演速度剖面,但这一方法的实现(计算数学上称之为递推,地球物理勘探上称之为剥层)是复杂的,稳定性分析这一关键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初步分析集中于反演计算的核心步骤,在层状介质中平面波传播方程的计算,文中给出波阻抗函数的结构繁度的定义,并提出了一个涉及反演稳定性及波阻抗函数结构繁度的定理,阐明了何时及如何利用这个反演方法得到较精确的反演速度。

  • 标签: 叠前速度反演 稳定性 石油地震勘探 速度反演 稳定性
  • 简介:第三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于1988年11月1日—5日在天津召开,有来自13个国家约4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交流了118篇论文,其中外方80篇。论文内容涉及较多的是石油地质、地震勘探、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海上开发等。就有关海洋石油方面的主要技术内容简介如下:最近资源评价发展了一个新方法,约瑟夫、E沃伦公司的总裁J·E·沃伦先生在'油气远景带的评价'报告中介绍了一种估算未勘探远景带的总经济储量的方法,并且可用对比方法近似求得其净现值价值。首先,假定这个远景带是存在的,然后根据这个远景带的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和一个(或多个)相似该远景带的已知带的分析资料为基楚进行下述估计和模拟:①基本远景探区规模的分布假定等于油气田规模的分布;②远景带中油气田数量的分布;③远景带中最小(经济的)和最大油气田的规模。

  • 标签: 第三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 SPE 1998年11月 石油地质 地震勘探 钻井工程
  • 简介:1油气勘探情况1992年全年共完成探井27口(预探井13口,评价井14口),发现含油气构造4个,对6个含油构造进行评价钻探,共发现和证实石油地质储量约9000万吨,新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00亿立方米。主要勘探成果是:(1)渤海西部海域钻预探井4口,歧口18-1构造1号井下第三系至沙二段82米油层,测试6个层组,累计日产油1753立方米,日产气21万立方米。曹妃店29-1构造1号井和曹妃店14-2构造1号井也都获得油流。这一海域有可能出现成群成带可供联合开发的油田群,是一个油气富集区。(2)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证实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是天然气富集区,展示了大气区的良好前景。(3)渤海辽东湾绥中36-1油田通过评价井钻探,已证实的石油地质储量由1.2亿吨增加到1.9亿吨,该油田地质储量达2亿吨以上。(4)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32-2、32-3油田,评价井钻探证实可供开发石油地质储量2000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对外合作 油气勘探开发 1992年
  • 简介:海洋石油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要求单位面积地质储量大、单井产量高,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才能准确地掌握成油规律;同时必须遵循科学决策,对各项数据资料精心处理、综合分析,才能减少风险,取得经济效益.

  • 标签: 学习 马列主义哲学 石油勘探开发 发展 海洋石油事业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它在盆地沉积中心的厚度达2000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层有机质丰度高,且完全成熟;它处在深,热、封闭、含水和高压系统中。这种系统有利于烃类的生成、保存和运移,并且形成独特的模式——石油的深热成因和水相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梅山组 石油 深热成因 水相运移
  • 简介:1989年5月22—2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新城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召开了海洋油气资源再评价专业会议,各地区公司和专业公司共派出47名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主要目的:明确评价的重点为各盆地中的凹陷,并按勘探程度,提出不同的要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油气资源再评价专业会 油气勘探 学术会议
  • 简介:浙江省石油学会、上海市石油学会联合于1988年11月7日~12日在杭州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召开,参加者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黄海石油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地矿部海洋地质调查局、浙江省石油地质研究所、以及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80名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教授和学者。会上宣读了29篇论文,主要内容是:①区域构造和基底性质,②地质和沉积相,③生油及地球化学研究,④含油气远景评价,⑤区域勘探方法研究等。专家们展示了近年来研究成果、交流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并就共同关心的地质问题及找油气的方向进行了讨论。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四大海域中唯一尚未对外开放的一个海域。它具有:①盆地面积大、沉积巨厚、沉积岩体积大。②既有河湖相沉积、又有海相沉积,有四套生油气层系。③

  • 标签: 东海陆架盆地石油地质学术研讨会 学术会议 浙江省石油学会 上海市石油学会 1988年11月 杭州石油科技交流中心
  • 简介:由安徽省石油学会和安徽省石油勘探公司举办的'华东、华中地区石油物探技术交流会',于1991年6月22日—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物探局、中、东部各油田、地矿部、国家地震局等22个单位的68名代表。会上宣读论文23篇,包括三维、微三维地震在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二维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及精细解释、宽线剖面的应用;综合地球物理的应用;岩性、油气预测;层序地

  • 标签: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石油物探技术交流会 黄山市 学术会议 1991年6月
  • 简介:回顾了渤海西部海域岐南断阶带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论述了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油田(藏)的特点及石油富集规律。针对该带以复杂断块、中小油田为主,油田成群分布,轻质原油、近岸、水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技术措施。

  • 标签: 歧南断阶带 石油富集规律 石油勘探开发 指导思想 技术措施
  • 简介:分别由南海西部、东部石油公司承担的'七五''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滩)成因、分布、油气聚集条件及评价'的研究项目,于1990年11月1日—4日在湛江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参加评审会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共16人,专家们对曾鼎乾高级工程师为首完成的'礁型油气藏研究'和与东部石油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滩)成因、分布、油气聚集条件及评价'两个课题给予较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这些研究成果是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而成的,它的研究基础扎实、立论依据充分、技术思路先进。其特点是:

  • 标签: 海洋石油总公司 科研成果 验收 部级 通过评审 成因
  • 简介:1990年3月6—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召开了地震解释系统经验交流评比会,各地区公司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五十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落实任务,促进设备的功能开发和应用,更好地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服务。会议期间,听取了17位代表的专题发言,特邀的大港油田代表也做了报告。会议采用现场表演与专业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会代表充分而广泛地交流了经验。最后评选出7篇优秀报告。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地震解释系统经验交流评比会 1990年3月 软件开发 测井资料 地震资料
  • 简介:1989年11月6日至1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其四个地区公司驻地--广州、湛江、上海、塘沽,分别召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会议。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各地区公司共4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时间共23天,有80人次在会上作了78个专题报告,80人次在会议讨论中发了言。这是一次集中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技术民主、共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计的会议。本次会议有四个特点:一、领导十分重视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由总地质师为首组成高技术团组参加会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9年度 勘探开发工作会议 海洋石油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4月17-27日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召开了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软件研究会。海洋石油系统的40多位油藏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近两年来,海洋石油系统先后引进了美国科学软件公司(SSI)的黑油模型、组份模型和试井解释软件。并对5个油田作了单井拟合、井组模拟和整体模拟等研究,为油气藏开发决策选用。这次研讨会是在实践工作中模索了一些经验,并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面达到了一定理论和使用水平的时候召开的。会议就以下内容进行了讨论:1.渤海石油公司介绍COMPⅢ组份模型原理及应用条件;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油藏 试井软件 研讨会 数值模拟软件 勘探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召开的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来有各地区和专业公司科技工作者参加的多专业学科规模最大的勘探开发会议。在会议期间,交流了勘探开发成果和研究与应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并以科学、求实的精神探索了海洋石油勘探的新领域、新方向。会议将对今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海域勘探开发科研成果展示出海洋石油工业的美好前景会议期间交流的科研成果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晶。这些成果以新的观点、新的认识提出了勘探的新领域,使我们对海域石油前景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纵观我国海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有四个有利而现实的大油气区:莺-琼地区可望成为一个大的天然气区这个地区包括莺歌海、琼东南及珠三拗陷,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大、沉降速度快、沉积体规模大、地温梯度高,具有

  • 标签: 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业 学术会议
  • 简介:继今年元月美方一行四人来研究中心访问,拟定合作研究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协议之后,研究中心勘探部于六月中旬派出以谢泰俊为组长的五人研究小组赴美,进行了一个月的交流和考察。为期三年的合作课题正式开始执行。在美期间,美方对访问内容和计划作了周密详细的安排,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和讨论。除落实合作计划细节及交换资料外,美方就加州盆地的构造一沉积充填,上第三系海相

  • 标签: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 合作项目 南海北部 大陆边缘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