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梅毒螺旋体(TP)的检测是国际旅行卫生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国际移民组织(TMO)推荐检查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其初筛实验简单,而确认实验(TPHA与TPPA)中有很多注意事项,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确认实验的原理、试剂盒组成、实验步骤、结果观察与报告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并对检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卫生检疫实验室人员参考.

  • 标签: OMEGA TPHA实验 FUJIREBIO TPPA实验 注意事项 梅毒螺旋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P-ELISA与TPPA两种血清学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TP-ELISA法和TPPA法对633份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其中包括81份梅毒患者血清。结果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78例,其中不含假阳性,两种方法同为阴性的545例,其中含假阴性1例。TP-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6.30%,TPP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8.77%。TPPA未有假阳性结果,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1.45%。结论TP-ELISA法的敏感性高,TPPA的特异性高,但两种方法均不能判断是初次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 标签: TP-ELISA TPPA 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PPA、ELISA和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集的354例血清样本进行研究,采用TPPA(明胶颗粒凝聚集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和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样本进行检查,统计三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结果354例血清样本中,应用RIBA确诊为梅毒的样本有29例,TPPA诊断梅毒抗体的符合率为96.55%(28/29)、ELISA为93.10%(27/29)和CLIA为100.0%(29/29),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特异性指标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符合率与TPPA与ELISA类似,但是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可以作为主要检测方式与其他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 标签: TPPA ELISA CLIA 梅毒抗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TPPA与RPR联合检测对梅毒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接治的276例疑似梅毒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并采集其血清,应用TPPA与RPR检测。结果观察组的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1组,也高于对照2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与RPR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治梅毒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TPPA RPR 梅毒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神经梅毒检测方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关联性,进一步探讨两者对神经梅毒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TRUST和TPPA检测255例HIV阴性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运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液和脑脊液TRUST和TPP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关联性以及半年后两种检测方法的转阴率.结果255例患者中有103例确诊为神经梅毒.脑脊液TRUST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4%、99.34%,脑脊液TPPA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92例患者复查血液TRUST和血液TPPA,76例患者复查脑脊液TRUST和脑脊液TPP,发现脑脊液TRUST、脑脊液TPPA、血液TRUST、血液TPPA的转阴率分别为25%(15/60)、0(0/76)、1.87%(1/92)、0(0/92),脑脊液TRUST转阴率较血液TRUST转阴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TPPA应作为神经梅毒的确诊病例标准,脑脊液TRUST可作为其疗效参考指标.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诊断中采用TPPA和RPR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梅毒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TPPA和RPR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本组的245例患者中,118例为梅毒潜伏期,93例为梅毒I期,34例为梅毒II期;TPPA和RPR对梅毒I期的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在梅毒潜伏期和梅毒II期的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梅毒 TPPA RPR
  • 简介:摘要:迄今,梅毒的诊断仍须严格根据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这三种不同的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检测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及价值,评价这三种不同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本次研究旨在帮助提高梅毒诊出率。对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近三年来的456例确诊的梅毒患者和400例同期体检结果正常人群来进行试验检测,从而对比三种试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得出ELISA法、TRUST法和TPP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86.62%、99.12%,特异性分别为98.53%、88.29%、99.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梅毒  诊断  TRUST  TPPA  ELISA  血清学诊断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RUST联合TPPA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本院门诊接诊的梅毒患者90例,均进行TRUST联合TPPA检测。结果TRUST联合TPPA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TRUST检测、TPPA检测,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TRUST联合TPPA检测,可有效降低梅毒诊断的漏诊率。

  • 标签: TRUST TPPA 梅毒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两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比较两种方法的梅毒的检出率,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中国医大附一院鞍山医院2012年7月到2013年3月门诊梅毒检测的病人标本193例。采用TRUST法和TPPA法检测梅毒血清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93例来我院检查的可疑梅毒患者中,TPPA法检测出71例阳性,而TRUST法检测这71例梅毒感染患者,发现65例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91.5%,两种方法均可排除的有122例。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UST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底于TPPA,存在一定假阴性,对早期梅毒的辅助诊断能力差,但检测手段简单,适用于疗效观察、随访和复发的辅助诊断,TPPA法检出率高,可以作为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 标签: TRUST TPPA 梅毒螺旋体抗体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实施检测的价值。方法:自本院收治的疑似梅毒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于2020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所有患者均接受RPR与TPPA检测。结果: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确诊阳性41例,阴性9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阳性43例,阴性7例,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37.50%、85.71%、78.00%)均低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62.50%、95.24%、90.0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确诊的梅毒患者42例,随即将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TPPA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的准确率。结果使用TPPA方法检测的研究组患者其准确率为100.00%,使用ELISA方法检测的对照组患者其准确率为80.95%,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2,P=0.0355)。结论在梅毒患者的检测中,TPP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120例非梅毒病例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后的血清标本用TRUST法与TPPA法联合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1763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中,TRUST检出阳性303份(17.19%),TPPA检出阳性493份(27.96%),TRUST和TPPA均阳性296份(16.79%);120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120例健康体检者的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0.83%和0;TRUST阳性滴度>14、滴度≤14的样品TPPA检测结果有差异;100例梅毒治疗患者随访检测结果显示,TPPA均为阳性,TRUST出现滴度下降或转阴。结论TRUST和TPPA都是梅毒诊断快速有效的方法,TPPA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但TRUST适合大批量标本筛查,且在疗效观察价值上明显好于TPPA,建议对高危人群就诊者、初诊患者使用TRUST和TPPA联合检测,在治患者可只进行TRUST检测。

  • 标签: 梅毒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价值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比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80例已确诊梅毒患者(梅毒组)和150例未确诊为梅毒人群(正常组)血清样本,分别予以TPPA、RPR、ELISA、金标法检验,对比四种检测结果。结果 TPPA、RPR、ELISA、金标法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7.50%、82.50%、95.00%、92.50%,特异度分别为98.67%、92.00%、97.33%、99.33%,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低于TPPA、ELISA、金标法(P<0.05);TPPA、ELISA、金标法三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低,TPPA、ELISA、金标法在诊断梅毒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各有优缺点,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

  • 标签: 梅毒 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019例孕产妇进行产前抗-HIV、梅毒(TPPA)、乙肝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检测。结果2019例孕产妇中,未检出抗-HIV阳性病例,TPPA、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16%、13.19%和0.21%;孕早期检测328例,占16.25%,孕中、晚期检测1691例,占83.75%。结论我区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TPPA、抗-HCV阳性率均较低;未发现HIV感染病例,但不能排除在窗口期的感染者;孕早期检测率不高。通过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孕期尽早接受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 标签: 孕产妇 HIV 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临床诊断中TPPA(凝集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依据临床诊断检测方法,分58例梅毒患者为2组,28例行TPPA检测为T组,30例行ELISA检测为E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E组阳性检出率是96.67%,相较于T组的78.57%显著较高,P<0.05。T组特异度较E组高,灵敏度较E组低。结论对于梅毒的诊断,相较于TPPA,ELISA的准确率更高,在灵敏度方面,ELISA较高,特异度方面,TPPA更高,临床诊断中应积极对两种方法进行联用,以促进梅毒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梅毒 诊断 TPPA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RPR、TP、TPPA检测梅毒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各取3份血清样本,分别行RPR检测、TP检测及TPPA检测。结果RPR检出率78.57%,TP检出率92.86%,TPPA检出率97.62%(P<0.05)。结论梅毒检测中,TP、TPPA的准确率优于RPR检测。

  • 标签: RPR TP TPPA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联合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对梅毒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均采用ELISA及TPPA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以淋巴结穿刺液查见梅毒螺旋体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淋巴结穿刺检查,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50例梅毒患者;经ELISA单项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7例梅毒患者;经TPPA单项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7例梅毒患者;经ELISA及TPPA联合检测,7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有49例梅毒患者;ELISA与TPPA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高于ELISA单项检测及TPPA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ELISA与TPPA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高于ELISA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12)。结论ELISA与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准确度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ELISA)的S/CO值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试验(TPPA)检测阳性率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梅毒病例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P-ELISA法和TPPA法分别对445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获取相对应的S/CO值和抗体效价值。结果405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经TPPA法检测确认阳性374份,阳性符合率92.35%,40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TPPA法检测均阴性,阴性符合率100%,301份TP-ELISA法S/CO值≥6.0的标本TPPA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结论TPPA法的阳性率随TP-ELISA法S/CO值的升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当TP-ELISA法S/CO值≥6.0时,两方法的检测阳性符合率达到100%,TP-ELISA法S/CO值与TPPA法抗体效价呈正相关,检测过程中可根据TP-ELISA法的S/CO值高低来预测TPPA确认试验结果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效价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ELISA法 TPPA法 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