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17A、IL-23水平及Th17/Treg比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Th17/Treg体外相互作用,为研究AS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48例活动期AS患者[实验组,男43例、女5例,年龄(26.2±5.2)岁,均为HLA-B27^+]和4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男44例、女5例,年龄(25.9±4.8)岁,HLA-B27^+43例、HLA-B27-6例]。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IL-17A及IL-2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CCR4^+CCR6^+Th细胞Th17)及Treg细胞数量。分离健康志愿者的PBMCs,将PBMCs分别与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BMSCs体外共培养72h,收集PBMCs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评价BMSCs与Th17/Treg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L-17A及IL-23的表达水平相近(P〉0.05);实验组Th17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志愿者BMSCs共培养72h后的PBMCs中Th17较培养前轻度下降,Treg轻度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AS患者BMSCs共培养72h的PBMCs中Th17较培养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Treg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PBMCs中Th17/Treg细胞亚群失衡。免疫抑制能力明显下降的BMSCs极可能通过诱导Th17/Treg失衡而在AS免疫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间质干细胞 骨髓 T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外周血Th17细胞、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儿科收治RTTIs患儿100例,其中急性期和缓解期各50例。同期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表达率,酶标仪检测唾液中sIgA,免疫比浊法检测ALB。结果RRTIs患儿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外周血Th17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s患儿急性期组外周血Th17细胞数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Th17阳性细胞数与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唾液中sIgA与血清白蛋白比值显著高于RRTIs患儿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s患儿急性期组与缓解期组唾液中sIgA与血清白蛋白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s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增加,且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RTIs患儿存在黏膜免疫功能低下,增强呼吸道免疫功能能从根本上减少RRTIs的发作。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TH17细胞 唾液分泌型IgA 免疫 儿童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以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炎指数;提高血清中TGF-β1含量和降低血清中IL-6、IL-17含量,各治疗组能有效减轻CIA模型滑膜组织关节炎炎症及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而显著减轻关节炎症和破坏。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穴位埋线 Treg/Th17 细胞因子 病理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对Th17与Treg细胞以及IL-4与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14例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信必可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孟鲁司特与信必可治疗。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Th17与Treg百分比以及IL-4与IFN-γ值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Th17与Treg细胞平衡,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信必可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复方风湿宁治疗,对其滑膜成纤维细胞(FLS)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9-2015.9期间收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与B组30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复方风湿宁治疗,B组单独使用复方风湿宁治疗,临床检测FLS增殖情况,使用MTT法检测;用ELISA法检测IL-10、IL-17、IL-22水平。观察两组OD值、FLS增殖抑制率及IL-10、IL-17、IL-22水平。结果A组OD值低于B组,P<0.05。A组FLS增值抑制率高于B组,P<0.05。A组IL-10水平高于B组,P<0.05;B组IL-17、IL-22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复方风湿宁治疗RA,相较于单独使用复方风湿宁,可有效降低FLS中OD值,提高FLS增殖抑制率,提高IL-10水平。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FLS 复方风湿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62例,对照组31例给予一般治疗,研究组31例在一般治疗中增加熊去氧胆酸,对比两组外周血Th17、Treg水平及并发症。结果用药后研究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两者比值水平相比对照组得到改善,P<0.05。用药后研究组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癌发生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得到降低,P<0.05。结论通过联合熊去氧胆酸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明显改善了外周血Th17、Treg水平,并发症减少,预后质量提升。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HBeAg阳性 乙肝肝硬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各自对应的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各自相对应的传统方法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1、对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于轻度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硬皮病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相当,P>0.05,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疗法对于重症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对轻度则与传统方法相比无明显优势。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Th1/Th2细胞因子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Th1/Th2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探讨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抗凝血CD4+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分别反映Th1、Th2细胞的数量。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h2样因子IL—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水平明显增高,Th2水平基本正常,提示可能是因为Th1/Th2比例失衡导致再障造血衰竭。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Th1/Th2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44例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51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水平;比较两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IL-17及Bcl-2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gG、Bcl-2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IgA(t=2.884,P=0.005)、IgM(t=2.657,P=0.009)、IgG(t=5.018,P〈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8(t=12.78,P〈0.001)、IL-17(t=62.30,P〈0.001)、Bcl-2(t=4.101,P〈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gG呈负相关(r=-0.399,P=0.007),与Bc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t=0.512,P〈0.001)。结论IL-17表达上调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紊乱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7 免疫功能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所致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分析T辅助细胞Th)在此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明确抗HPV感染免疫应答和抗病毒细胞因子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调节机制。方法对86例高危型HPV16/18阳性的患者依所致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CINI、CINII、CINIII,宫颈癌和宫颈炎,检测其INF-γ、TNF-α、IL-10、IL-5、IL-4、IL-2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病变患者6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及其每个细胞因子对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在宫颈炎、CINI、CINII表现为Th1优势,CINIII和宫颈癌表现为Th2优势;宫颈炎、CINI病变组,IL-2、INF-γ、TNF-α均有升高,CINII仅有IL-2升高。比较回归方程中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对宫颈病变影响程度依次为INF-γ〉TNF-α〉IL-2〉IL-10。结论在抗HPV持续感染免疫应答中,Th1优势更利于机体清除病毒,Th1向Th2的偏移,可加重宫颈病变。细胞因子对该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上调或下调免疫反应,增强或抑制免疫应答,另一方面直接作为抗病毒的效应分子发挥作用。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TH细胞 抗病毒细胞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EH患者(EH组)不同等级间(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按WHO/ISHⅣ高血压分级:1级35例,2级22例,3级7例)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及变化;以30名健康人(男、女各15名,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作对照.结果EH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390±31)pg/ml和(501±6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60±34)pg/ml和(193±4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7及IL-23水平较1级患者明显增高.治疗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3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2=0.5841,P<0.01).结论血清IL-23和IL-17可能参与EH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监测血清IL-23和IL-17水平可作为判断EH病情的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 简介:我想不起那一时刻我在做些什么。当然我不必提供不在场的证明,证实着自己的清白,就像俄罗斯、乌克兰。和反对派武装在山毛榉林中玩着的捉迷藏游戏。我想我只是在散步或逛着超市,或是匆匆穿过肮脏而冗长的街道

  • 标签: 不在场 俄罗斯 乌克兰 反对派 捉迷藏 山毛榉
  • 简介:6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三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青洽会紧扣“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主题,围绕展示新成就、促成新合作、谋划新发展、打造新优势,开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产业支点建设新局面。

  • 标签: 国际会展中心 投资贸易洽谈会 环青海湖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电动汽车
  • 简介:Foundedin1956,ChinaInstituteofInternationalStudies(CIIS)istheonlythinktankoftheMinistryofForeignAffair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tisalsorecognizedasthefirstandleadingresearchinstituteoninternationalissuesinChina.ResearchattheInstituteisfocusedprimarilyonforeignpolicyissuesofstrategicimportance,particularlythoseconcerninginternationalpolitics,securityandworldeconomy.TheInstitutealsoshoulderstasksinTrackⅡdiplomacyandconductspublicdiplomaticwork.The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问题 外交部 研究所 研究院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