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Smith-Lemli-Opitz综合征家系两例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家族史,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儿致病基因,确定可疑变异位点后对家系成员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先证者及其妹妹临床均表现为喂养困难,面容异常,癫痫,智力和语言发育障碍等;第3胎生后表现为喂养困难、体重不增,重度营养不良,于6月龄不明原因死亡,未行基因检测。第4胎,男,体健。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妹妹均携带DHCR7基因(NM_001360. 2)c.127G>T (p.Val43Phe)和c.820_825del(p.Asn274_Val275del)复合杂合变异,第4胎未检测到上述变异。这两个变异均未在文献及疾病相关数据库中报道,也未在正常人群数据库(1000G和gnomAD数据库)中收录。其中c.820_825del变异位于DHCR7蛋白的甾醇敏感区域,导致DHCR7蛋白第274位的天冬酰胺和275位的缬氨酸缺失,使蛋白长度变短,可能影响蛋白空间构象的稳定性,从而造成酶活性下降。c.127G>T变异位于蛋白的第一个跨膜区域,推测其会对蛋白的跨膜运输产生影响,且多种软件预测该变异有害。保守性分析结果提示上述3个氨基酸均处于蛋白的高度保守区域。结合本家系患儿的临床表型、家族史及基因检测结果,推测两例患儿均为DHCR7基因变异导致的Smith-Lemli-Opitz综合征。结论本家系丰富了Smith-Lemli-Opitz综合征的表型与基因型的数据,明确了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DHCR7基因 发育落后 多发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