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爆发,战“疫”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快速确诊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记载,利用实时荧光 PCR进行核酸检验是主要诊断手段。作为当下新冠肺炎确诊的“金标准”,实时荧光 PCR功不可没。但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诊断依然存在确诊慢、假阴性等问题。何为实时荧光 PCR?为何还不能完全快速准确地诊断新冠?如何改进?今天我们就从专利的视角,聚焦实时荧光 PCR,为大家揭开其神秘面纱。

  • 标签: 新馆病毒 PCR 专利 假阴性 检测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快速检测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VEEV)的方法。方法针对VEEV nsp1基因序列,设计了5套特异性引物进行筛选,再对反应温度进行优化,最后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评价。结果RT-LAMP检测VEEV的最适温度在65 ℃;同时选取11种病毒进行RT-LAMP,证明了RT-LAMP具有高特异性;运用RT-qPCR与RT-LAMP对比灵敏性,结果表现为RT-LAMP检测的灵敏性超RT-qPCR检测的100倍。针对VEEV进行RT-LAMP的重复性实验,结果为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RT-LAMP检测VEEV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且装置简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

  • 标签: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nsp1基因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经相关学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检验研究后,确认通过实时荧光 RT-PCR核酸检测可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临床诊断,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或尽早与其他病毒感染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病原学 RNA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扩增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铝合金材质的特性,根据实际应用经验,介绍了铝合金 RT 焊缝焊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修补方法和预防措施,分别说明了未熔合和夹渣两种缺陷的存在形式及主要特征,能够有效地解决焊缝焊接质量较低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截至2020年3月5日录入的河南省COVID-19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病例基本信息。所有信息都由当地医院和疾控中心录入系统,医院或者区县疾控中心负责采样,河南省各省辖市疾控中心负责核酸检测。结果共纳入6 714份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3.82%。标本来源于3种诊断类型,确诊病例1 200例,疑似病例2 178例,无症状感染者77例,SARS-CoV-2感染核酸确诊率为36.96%(1 277/3 455)。所有诊断类型标本中,鼻拭子、痰液和咽拭子的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38%、28.59%、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6,P<0.01)。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3.10%。鼻拭子、痰液和咽拭子的核酸阳性率分别为50.80%、58.71%、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12,P<0.01)。所有诊断类型发病后当天、1周、2周、3周、4周和5周及5周以上呼吸道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依次为43.51%、23.98%、22.82%、12.17%、14.46%、13.21%,在确诊病例中的阳性率依次为89.03%、86.57%、52.30%、17.53%、17.69%和24.14%。结论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SARS-CoV-2核酸是最有效的早期病原学诊断方式,COVID-19发病后1周内核酸检出率最高,核酸检出时间最晚是发病后38 d。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RT-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确诊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咽拭子、相关机构提供的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分析,使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及检测的准确率。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乙型流感病毒呈阳性,且结果与其他病毒未见交叉情况。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乙型流感病毒敏感度较高,检测的准确率是86.96%(20/23)。结论: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度、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疾病筛查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RT-PCR 流感病毒检测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种病毒:人腺病毒(H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1 0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采用多重荧光RT-PCR进行呼吸道病毒4项指标检测,就病毒分布情况、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1 045例患儿中有281例4种呼吸道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26.8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194例(69.04%)、混合病毒感染87例(30.96%),HMPV感染最多,为120例(42.70%)、其次为HRSV感染119例(42.35%);在各年龄组中≤3岁组阳性229例(36.06%),4~7岁组阳性114例(42.22%),≥8岁组阳性63例(45.00%)。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检出率分别为25.68%、28.24%、49.34%、65.57%。结论多重荧光RT-PCR法能快速检测乌鲁木齐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为HMPV和HRSV感染;呼吸道病毒患儿感染率最高年龄段为≥8岁;以秋季和冬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博卡病毒 偏肺病毒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儿童肺泡灌洗液 RT-PCR 检测对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研究可知, MP-lgM 阳性率和 MP-DNA 阳性率明指标对比具有差异则表示实验有价值,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为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采用 RT-PCR 进行肺泡灌洗液 MP-DNA 拷贝量监测,能够快速为患儿进行确诊,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肺泡灌洗液 RT-PCR监测 支原体感染 辅助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心源性脑梗死( CE )及非心源性脑梗死( NCE )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40 例 CE 患者及 40 例 NCE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组。所有患者均行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h 、治疗后 24h 以及治疗后 7d 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 2h 、治疗后 24h 以及治疗后 7d 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期间,心源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0% ,显著高于非心源性组的 20.00% ( P<0.05 )。与非心源性组患者比较,心源性组患者皮肤黏膜牙龈出血以及脑疝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P<0.05 )。结论 CE 及 NCE 患者应用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均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 CE 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以及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在治疗中加强监测,以免严重的后果发生。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为临床剂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纳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rt-PA0.6~0.8mg/kg(总量不超过50mg)组(A组)与0.9mg/kg(总量不超过90mg)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溶栓后24h及14d的NIHSS评分改善率(≥4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总出血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B组治疗后14dNIHSS评分改善率(86.67%)明显优于A组(66.67%),P<0.05。A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为5.56%,B组为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中所有患者出血发生的几率为16.7%,B组亦为16.7%,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PA 0.9mg/kg剂量用于国人疗效相对于0.6~0.8mg/kg剂量有微弱优势,且安全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剂量,疗效,安全性
  • 简介:摘要:采用气相流化床工艺实现PE-RT Ⅱ型管材专用料DQDN3712产品工业化应用。本文介绍了产品从典型产品结构分析、中试试验到工业化应用整个过程。所生产的DQDN3712产品内外表面光滑、壁厚均匀长期耐温耐压性能加工试验满足客户要求。

  • 标签: PE-RT Ⅱ型 气相流化床 DQDN3712
  • 作者: Cui Aili Wang Shulei Zhang Qiang Wang Huiling Zhu Zhen Li Aqian Song Qinqin Hao Yanzhe He Jilan Xu Wenbo Zhang Yan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生物安全与健康 (英文)》 2020年第02期
  • 机构:WHO WPRO Reg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of Measles/Rubella and NHC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Virology and Viral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55 Changbai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6, China,WHO WPRO Reg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of Measles/Rubella and NHC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Virology and Viral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55 Changbai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6, China; Yanta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7 Fuhou Road, Laishan Distict, Yantai 264000, China,WHO WPRO Reg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of Measles/Rubella and NHC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Virology and Viral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s for Dise
  • 简介:AbstractFever and rash illnesses (FRIs) are a series of common diseases with fever and rashes a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ost of which are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 The rashes of FRIs are generally nonspecific;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FRI-associated viruses solely based on clinical symptoms. To achieve rapid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FRI pathogens, a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ssay wa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Primers and prob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easles virus (MeV), rubella virus (RV), human enterovirus (EV),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dengue virus (DENV), human parvovirus B19 (B19), Epstein-Barr virus (EBV), and human herpes virus 6 (HHV-6), which cover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ic viruses of FRIs. Detection of the eight FRI-associated viruses,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ubes, was simultaneously performed under universal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multiplex one-step real-time RT-PCR assay. The multiplex realtime RT-PCR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detecting the eight FRI-associated viruses.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LODs) for the eight viruses were in the range of 47–177 copies/reaction, and no cross reactions for the eight FRI-associated viruses were found in the multiplex assa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plex real-time RT-PCR assa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a monoplex real-time RT-PCR assay and sequencing for clinical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FRI patients.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rapid and accurate diagnosis, multiplex real-time RT-PCR was very feasibl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FRI pathogenic viruses and would be of great help for the proper treatment, monitoring, and initi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FRI cases.

  • 标签: Multiplex real-time RT-PCR Fever and rash illness Rapid detection Pathogenic viru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商品化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的效果。方法将美国疾控中心诺如病毒检测方法作为标准方法,使用4种商品化试剂盒对30份已知诺如病毒基因型阳性样本(5种GI和8种GII基因型)和50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30份已知基因型样本四种商品化试剂盒与标准方法均检测阳性。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札如病毒检测阴性。试剂盒A、B、C、D和标准方法分别检测50份腹泻样本,检出率分别为52.0%(26/50)、46.0%(23/50)、50.0%(25/50)、48.0%(24/50)、54.0%(27/50);试剂盒A、B、C、D与标准方法的一致性分别为96.3%、85.2%、92.6%和88.9%。试剂盒C的GI检测范围为104~108 copies/μL,GII检测范围为102~108 copies/μL。结论四种试剂盒均能检测本研究出现的诺如病毒基因型,试剂盒A和C检测效果优于试剂盒B和D。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型 实时荧光RT-PCR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CIS患者中选取74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rt-PA溶栓)、试验组(丁苯酞氯化钠联合rt-PA溶栓)均为37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NIHSS和ADL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小、ADL评分提高,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CIS疗效确切,可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CIS 丁苯酞氯化钠 rt-PA 神经功能 活动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GMPI、RT3DE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迟PCI治疗对左心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以2018.7~2019.8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GMPI检查、RT3DE检查,比较PCI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延迟PCI治疗后患者的LVEF高于治疗前,LVESV、LVEDV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迟PCI可帮助患者将提升左心功能,将预后改善,RT3DE和GMPI联合使用可对AMI患者整体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

  • 标签: RT3DE GMPI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 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方法: 将 我院收治的 10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照 疾病类型 分为 甲 组( 心源性脑梗死, 50 例)和乙组( 非心源性脑梗死, 50 例) , 收集 均在 2018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6 月期间完成 。 两组均实施 rt-PA 静脉溶栓治疗 方法,比较两组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 治疗前、治疗2 h、治疗 24h及治疗 7dNIHSS 评分均无差异性 (P> 0.05); 两组 治疗前、治疗 7d及 治疗 90d mRS 评分均无差异性 (P> 0.05); 乙组 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甲 组 ( P< 0.05); 结论: 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及非心源性脑梗 死患者实施 rt-PA 静脉溶栓治疗 的 效果 均 显著 , 而且 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01日至2020年03月01日在本院就诊的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17)。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是94.12%,参照组的症状恢复率是76.47%,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4例并发症,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微流控与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的快速核酸检测方法,以实现这4种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以ZIKV的NS1基因、DENV和YFV的NS5基因以及CHIKV的E1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4组特异性引物探针;用体外转录RNA评价方法的灵敏性;用其他病毒核酸评价方法的特异性;ZIKV、YFV、CHIKV检测方法采用模拟阳性样本,DENV检测方法采用临床患者标本进行验证,并与传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ZIKV、DENV、YFV、CHIKV4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分别是14.57拷贝/μl、94.27拷贝/μl、8.25拷贝/μl、223.19拷贝/μl;4种检测方法与其他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ZIKV、YFV、CHIKV模拟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00%,各浓度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均在2%左右;20份DENV临床患者标本检出率为100%,与传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ZIKV、DENV、YFV、CHIKV微流控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25 min内即可完成1次检测,可适用于现场实验室检测与早期诊断。

  • 标签: 微流控荧光定量RT-PCR 寨卡病毒 登革病毒 黄热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检测杜贝病毒(dugbe virus,DUGV)、盖勒尤卜病毒(qalyub virus,QALV)和蒂亚福拉病毒(thiafora virus,TFAV)等三种内罗病毒基因组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三种病毒基因组S节段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均可有效扩增检测病毒靶标RNA,检测限分别为160 copies/μL,2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三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DUGV、QALV和TFA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用于相关临床样本、媒介、宿主动物标本以及进出口物品筛查检测。

  • 标签: 内罗病毒 杜贝病毒 盖勒尤卜病毒 蒂亚福拉病毒 实时荧光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