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关临床操作对血清PSA、FPSA影响的研究。方法探究30例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作为对象,此为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选取功能正常人的血清、功能低于正常人的血清、功能高正常人的血清分别对PSA、FPSA的指标高的血清进行同比例检测,对患者的前列腺进行手术操作,分别记录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清变化情况。结果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情况不同,相关临床操作对血清PSA、FPSA,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同。讨论对于前列腺血清异常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案治疗,对于不同人选择不同的方法,分别对PSA、FPSA的指标高的血清进行比对,发现此操作对恢复血清值效果良好

  • 标签: 前列腺血清异常 游离血清值 前列腺手术 临床测值
  • 简介:摘要炼油厂制氢装置的PSA单元是氢气提浓单元,起到氢气提纯的作用,生产的氢气提供给加氢装置使用,但是因为PSA单元的系统采用的是PLC控制系统,按照程序步序运行,程控阀需要频繁动作。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多的故障,在此,谈一下PSA单元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仪表故障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PSA 程控阀 常见故障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血清PSA≥4ng/ml前列腺疾病患者120例,接受MRS,根据PSA水平将患者分为PSA高危组(>20ng/ml)、PSA中危组(10~20ng/ml)、PSA低危组(4~10ng/ml),收集并计算PSAD、fPSA/tPSA、(Cho+Cre)/Cit值,分析MRS对不同血清PSA组PCa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PCa的60例,前列腺增生(BPH)60例;MRS诊断为PCa64例,BPH56例,MRS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PCa与BPH的(Cho+Cre)/Cit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的(Cho+Cre)/Cit与T-PSA(负相关)、F-PSA(负相关)、PSAD(正相关)、F-PSA/T-PSA(负相关)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低危、中危、高危组诊断PCa的准确性分别为64.44%、80.00%、93.33%,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同PSA水平组间MRS诊断效能不同。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基于Docetaxel的化疗在中国与变形阉割抵抗的前列腺癌症(mCRPC)为病人仍然是首要的治疗;然而,在这些病人与效果联系的预示的因素仍然是争论的。在这研究,我们回顾地从在我们的医院里从2009~2016收到了docetaxel化疗并且经历了前列腺特定的抗原(PSA)的减小的71个合格中国病人考察了数据在治疗期间的水平50%并且调查了PSA的天底(TTN)的时间的潜在的角色。TTN在治疗期间从化疗的开始被定义为时间到PSA水平的天底。穆尔蒂瓦拉布尔·考克斯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分析被用来预言全面幸存(OS)。在这些病人,TTN中部是17个星期。有TTN17星期的病人与TTN相比有一更长的反应时间到化疗<17个星期(42.83对21.50个星期,P<0.001)。在有TTN17星期的病人的PSA前进的时间是与TTN是的5.63个星期相比的11.44个星期<17个星期。我们发现了几个因素与OS被联系,包括TTN(危险比率[HR]:3.937,95%信心间隔[CI]:1.502-10.309,P=0.005),在癌症的诊断的PSA水平(HR:4.337,95%CI:1.616-11.645,P=0.004),起始的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持续时间(HR:2.982,95%CI:1.104-8.045,P=0.031),neutrophil-to-lymphocyte比率(HR:3.963,95%CI:1.380-11.384,P=0.011),并且全部的PSA反应(班1[<0反应]与班2相比[0-50%反应],HR:3.978,95%CI:1.278-12.387,P=0.017)。在结论,PSA的TTN在在中国人口预言治疗学的结果仍然是一个重要预示的标记为mCRPC收到化疗并且有>50%PSA宽恕。

  • 标签: 中国人口 PSA 治疗学 前列腺 癌症 阉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PSA、骨标志物以及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身骨显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碱性磷酸酶以及骨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全身骨检查,发现无骨转移患者为14例,占23.33%;骨转移患者为46例,占76.67%。骨转移组患者的PSA、ALP、ICT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的血清PSA、ICTP、ALP水平均明显比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更高,血清检查对骨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指示意义。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 血清PSA 骨标志物 检测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在评价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随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内分泌疗法治疗的64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内分泌治疗后1年,进行PSA、fPSA、ALP、BAP水平检测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疗法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结果内分泌治疗后的64例患者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共发生51例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转移灶数目>2个骨转移灶的患者的血清PSA、fPSA水平高于骨转移灶≤2个患者的的血清PSA、fPSA水平(均P<0.05);随着骨显像分型的增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与BAP水平均增高,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ALP、BAP能够实现内分泌疗效的准确评价与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

  • 标签: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内分泌疗法 前列腺癌 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