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通信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增长的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业务对带宽的巨大需求,推动着宽带技术的发展。作为主流的光接入技术,伴随着大流量、大宽带业务的开展和普及, EPON/GPON已无法满足未来宽带业务发展的需要, PON网络迈向 10G的趋势不可逆转。本文主要介绍 10G PON技术原理, 10G PON应场景解决方案, 10G PON新建方案, EPON与 10G EPON共存方案, GPON与 10G GPON共存方案等进行建设分析研究。

  • 标签: 10G PON 建设 方案
  • 简介:摘要:为了实现家庭宽带建设高速、高带宽及普遍覆盖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管道和光纤资源。现网资源紧张及长距离传输等情况导致PON网络部署起来较为困难。PON聚合拉远设备作为PON的延伸扩展设备,可以部署在OLT与ONU之间,对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提高光功率预算。采用PON聚合拉远技术,可解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光缆资源不足、长距离传输、光纤损耗大等问题,从而实现PON技术的灵活部署。

  • 标签: PON聚合拉远 网络架构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 简介:摘要:无源光网络( 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纤到户接入网领域,是继 ADSL之后使用最广泛的接入网技术,但在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楼宇项目中应用较少。随着宽带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大容量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 LAN网络传输局限性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趋明显。文章对 PON技术在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尝试。

  • 标签: 无源光网络( PON) 智能楼宇 综合布线 LAN 双绞线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宽带接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作为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简述PON技术,分析了PON技术相对于传统网络的优势,并阐述了其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以供大家互相学习参考。

  • 标签: PON 技术 宽带接入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接入技术带来了压力。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作为当前最新的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在宽带接入技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 PO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PON技术 宽带 接入网 应用
  • 简介:摘要:现如今,光纤传输以低廉的成本、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潜力,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通信传输介质之一。本文分析了柳州市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柳州广电网络I-PON网络的建设情况,简要说明了网络主要设备及选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I-PON网络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

  • 标签: I-PON技术 有线电视 网络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职业噪声暴露人群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2基因4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4月采用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2006年~2015年间建立的河南省某钢铁厂6 297名噪声暴露队列研究人群中筛选接触噪声工龄≥3年、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者作为听力损失组;并按照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接触噪声工龄相差≤2年且任一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的任一频段听阈场≤25 dB,且纯音听力测试高频平均听阈<35 dB者作为对照组,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各286人。调查研究对象一般体格检查和基本信息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现场噪声测量。采用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检测PON2基因的4个SNP分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单个SNP与NIHL之间的关系。结果听力损失组平均年龄(40.5±8.0)岁,平均工龄(18.9±9.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hearing threshold level,HTL)(51.9±9.0)dB,噪声暴露强度范围80.2~93.9 dB(A),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范围86.7~108.4 dB(A)·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9.8±8.1)岁,平均工龄(18.3±8.8)年,双耳HTL(11.7±10.7)dB,噪声暴露强度范围80.1~93.9 dB(A),CNE范围87.9~107.9 dB(A)·年。吸烟在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92 dB的高噪声暴露强度下,rs7785846(CT+TT)基因型是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危险因素,是野生纯合型(CC)的2.74倍(95%CI: 1.09~6.89,P<0.05)。结论PON2基因的rs7785846(CT+TT)基因型携带者在高噪声强度的暴露下听力更易受损伤。

  • 标签: 听力损失,噪声 易感性 对氧磷酶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