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Ⅰ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77.3%-79.4%;在ORF1b和ORF2连接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在ORF23′端有一段长83bp非翻译序列及一个含43bp高度保守的茎环样基序。

  • 标签: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病毒 克隆 GENBANK
  • 简介:目的转录因子MEF2通过调控肌肉特异表达基因在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直到目前,MEF2下游靶基因所知甚少。方法和结果我们使用自主研发的cardiosignalscan对人、小鼠和原鸡的全基因组核心启动子序列进行筛选,发现了111条启动子区含有MEF2保守结合位点的基因。整合EST表达序列数据库后,我们发现C3orf43和C10orf71是两条受MEF2调控同时在肌肉特异表达的新基因。进一步的功能研究表明,C10orf71在病理性心脏肥厚中显著升高1.6倍(P=0.012),提示C10orf71可能参与了病理性心肌肥厚病程。结论C10orf71是一个新的受MEF2调控的在肌肉特异表达的新基因,并可能参与了病理性心肌肥厚病程。

  • 标签: MEF2 病理性心肌肥厚 肌肉特异表达基因
  • 简介:目的构建白念珠菌ORF19.6012-MYC融合菌株。方法利用In-Fusion试剂盒构建插入片段,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片段同源重组至SN152基因组DNA中,采用PCR以及Westernblotting方法进行验证,对验证为阳性的菌株进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菌丝诱导实验。结果经验证,成功构建ORF19.6012-MYC融合菌株,且ORF19.6012-MYC融合菌的生长增殖能力、液体菌丝形成能力与亲本菌一致。结论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稳定表达的ORF19.6012-MYC融合菌株。

  • 标签: 同源重组 ORF 19.6012 MYC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患者的基因变异,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确定可疑变异,应用Sanger测序法验证检出的变异,分析双亲携带变异位点的情况。采用多种软件对所检出的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C2ORF71基因存在c. 8G>A (p.Cys3Tyr)和c. 958_959insA (p.Arg320Glnfs*29)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显示其父亲携带c. 8G>A (p.Cys3Tyr)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 958_959insA (p.Arg320Glnfs*29)杂合变异,因此先证者的变异分别来自父母。两个变异均为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基因变异指南,c. 8G>A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2+PP3+PS3),c. 958_959insA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M2+PVS1+PM4+PP4)。结论C2ORF71基因c. 8G>A (p.Cys3Tyr)和c. 958_959insA (p.Arg320Glnfs*29)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C2ORF71基因的变异谱,并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C2ORF71基因 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C10orf10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从2007年5月到2013年3月解放军第161医院存档的200例乳腺癌组织和121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包括30例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RT—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C10orf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C10orf10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结果C10orf1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平均表达量为(2.57±1.24),低于正常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4.82±1.49)(t=14.629,P=0.046);并且对于其中的30例配对癌和癌旁组织,C100rf10在癌组织中表达为(2.71±1.44),也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4.94±1.86)(t=6.120,P〈0.001)。在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蛋白表达量为(2.00±1.81),也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4.83±2.27)(t=3.782,P=0.002)。乳腺癌组织中C10orf10表达与患者临床TNM分期(z=-2.143,P=0.032)、淋巴结转移(x^2=5.337,P=0.021)和HER-2表达(x^2=7.466,P=0.006)有关,但是与患者年龄(x^2=1.449,P=0.229)、组织学分级(Z=-1.963,P=0.050)、肿瘤大小(x^2=0.359,P=0.549)、肿瘤位置(x^2=2.912,P=0.088)、ER(x^2=0.016,P=0.898)和PR表达情况(x^2=0.953,P=0.329)无关。结论C10orf10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是一个重要的乳腺癌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C10orf10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患者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方法家系调查研究。2021年2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2个CORD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6名纳入研究。患者分别来自2个无血缘关系家系,均为先证者。采集病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自身荧光(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检查。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Trio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Sanger验证及家系共分离检测。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家族史,确立其遗传类型。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和4个在线工具对突变位点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2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ORD。家系1先证者,女,49岁。双眼视力下降伴畏光9年,夜盲4年。右眼、左眼BCVA分别为0.03、0.06。ERG检查,双眼暗适应0.01 b波和暗适应3.0 a、b波振幅轻度降低,明适应3.0 a、b波振幅重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男,30岁。双眼视力下降4年;否认夜盲史。右眼、左眼BCVA分别为0.3、0.2。ERG检查,双眼暗适应0.01 b波和暗适应3.0 a、b波振幅轻度降低,明适应3.0 a、b波振幅重度降低。双眼视盘颜色淡红,黄斑区萎缩,中心凹反光消失,周边视网膜点状色素沉着。2例患者眼底主要改变为黄斑区萎缩。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携带CDHR1基因c.439-2A> G(M1)、c.676delT(p.F226fs)(M2)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2、M1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携带C2orf71基因c.2665dupC(p.L889fs)(M3)、c.878T> C(p.L293P)(M4)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4、M3杂合突变。根据ACMG指南和在线工具分析结果,提示4个突变均为新的致病性变异。结论CDHR1基因M1、M2和C2orf71基因M3、M4是CORD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患者均表现为视力下降伴有黄斑区萎缩的临床表型。

  • 标签: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 CDHR1基因 C2orf71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目的:比较抗失巢凋亡及正常贴壁生长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组表达差异,从中筛选肺癌抗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并探讨C8orf4基因的高表达及其对失巢凋亡的正性调剂作用意义。方法:建立抗失巢凋亡肺癌A549细胞系;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与正常贴壁生长A549细胞的差异基因,利用NCBIPubmed数据库筛选出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相关的基因,找出差异表达倍数最大的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其表达。结果:共检测到表达差异的基因745个,筛选出63个与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相关的基因,C8orf4基因差异表达倍数最大,在脱落培养A549细胞中C8orF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贴壁培养A549细胞,P〈0.0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筛选肺癌抗失巢凋亡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方法,C8ORF4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过程。

  • 标签: 肺癌 抗失巢凋亡 肺癌细胞系A549 C8orf4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结直肠癌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对筛选出的ceRNA C14orf132-GAS1的表达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结直肠癌数据集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采用倍数法(fold change)和t检验识别差异表达基因,校正后P<0.05且|log2 fold change|>1的基因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采用超几何检验方法筛选出lncRNA-mRNA形成的ceRNA对,并对可能的靶微小RNA(miRNA)进行筛选。从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临床数据集。使用R包的"survival"和"survminer"进行生存分析。选取30例新鲜的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筛选出的ceRNA对和miRNA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分子间的相关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上调的mRNA数量为1 731,下调的为3 691;上调的lncRNA为1 126,下调的为2 105;上调的miRNA为14,下调的为190。经过筛选,确定C14orf132-miR-33a-GAS1轴可能为结直肠癌进展中有重要意义的ceRNA。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C14orf132-GAS1作为ceRNA对,在肿瘤中表达水平(13.37±1.76、14.45±4.55)低于正常组织(15.71±0.62、16.00±2.42,t=-9.44、-2.40,P<0.05);miR-33a在肿瘤中表达水平(5.53±1.84)高于正常组织(3.25±0.77,t=4.10,P<0.01)。组织验证结果与生物信息学结果符合。结论由C14orf132-miR-33a-GAS1轴形成的ceRNA机制可能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竞争性内源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C5orf66反义链1(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直肠癌组,选取直肠癌患者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10 cm)作为癌旁对照组,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直肠癌中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直肠癌患者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分析肿瘤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TCGA数据库中直肠癌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0.44±0.12比0.95±0.21,t=17.1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组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0.48±0.19)低于癌旁对照组(1.01±0.23,t=15.2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组和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0.012、0.605、1.655、0.962,P<0.05)。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的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患者(χ2=12.4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2.134,95%可信区间(CI):0.850~1.5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HR=0.745,95%CI:0.610~0.9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可能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 简介:摘要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NBIA)是一组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以脑组织不同程度的铁代谢异常和过量铁沉积为特征,其中最常见症状为锥体外系症状,亦可合并不同程度的锥体束、小脑、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认知、视觉功能障碍。文中报道1例2020年12月于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NBIA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做致病性分析。患者为13岁男性,4岁起病,呈慢性病程,进行性加重,首发症状为痉挛步态,随病情进展出现智能减退、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和视力下降。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可见视神经萎缩,苍白球及黑质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成像呈对称性低信号,无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中普遍存在的“虎眼征”。患者经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可见C19orf12基因第2号外显子c.172G>A纯合突变,导致第5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色氨酸(p.Gly58Ser),其父亲和母亲为姨表兄妹(近亲婚育),均携带该位点杂合变异。该突变位点未见文献报道,为新突变,根据ACMG指南考虑为可能致病变异。该位点保守性预测提示高度保守。该患者最终被诊断线粒体膜蛋白相关性神经变性病(MPAN)即NBIA4型,丰富了MPAN的突变数据库,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神经变性疾病 突变 C19orf12基因 线粒体膜蛋白相关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C21orF96调控miRNA-875-5p和USF2基因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中与lncRNA-C21orF96相关的miRNA的含量;胃癌细胞KATO-Ⅲ经pcDNA3.1质粒过表达lncRNA-C21orF96,SGC-7901细胞经siRNA干扰lncRNA-C21orF96表达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中miR-875-5p和US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胃癌细胞MKN45过表达lncRNA-C21orF96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在胃癌细胞中,lncRNA-C21orF96与miR-875-5p值呈显著的相反关系,两者之间相对定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GC-7901细胞:21.19 ±1.09比3.28 ±0.06,P<0.01;SNU-16细胞:24.76±2.09比8.16 ±0.07,P<0.01);转染lncRNA-C21orF96表达载体的KATO-Ⅲ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下降而USF2基因表达升高(P<0.01);转染lncRNA-C21orF96干扰载体的SGC-7901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升高而USF2基因表达降低(P<0.05); lncRNA-C21orF96过表达后,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迁移实验:(216.19 ± 2.30)个比(89.19 ± 4.60)个,P<0.001;侵袭实验:(146.18 ±5.3)个比(59.18 ± 2.60)个,P<0.001]。结论LncRNA-C21orF96的过表达能显著调控miR-875-5p表达同时促进USF2基因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9ORF139靶向微小RNA(miR)-24-3P/TAOK1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AML细胞株(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以及人单核白血病细胞株THP-1)购自中国科学院,分为4组:A组为阴性对照(siNC)组,B组为干扰C9ORF139(siC9ORF139)组,C组为siC9ORF139+miR-24-3P抑制剂组,D组为miR-24-3P+TAOK1过表达(oe-TAOK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qRT)-PCR检测4组AML细胞株HL-60、THP-1中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4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p-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raf)、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MEK)、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验证C9ORF139、miR-24-3P、TAOK1的结合能力。裸鼠皮下肿瘤细胞接种分为HL-60(A组)和HL-60(B组)。结果敲减细胞中C9ORF139基因并培养120 h后,在HL-60及THP-1细胞中,B组细胞增殖能力(0.62±0.02、0.82±0.02)、迁移能力(0.22±0.03、0.05±0.01)、侵袭能力(0.20±0.02、0.13±0.03)均低于A组(1.30±0.02、1.83±0.07;0.99±0.02、0.99±0.02;1.00±0.01、1.00±0.01)(均P<0.05)。共转染miR-24-3抑制剂后,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高于B组(均P<0.05)。共转染miR-24-3P与oe-TAOK1质粒后,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高于B组(均P<0.05)。当干扰细胞中C9ORF139基因后,与A组凋亡水平(0.31±0.27、2.49±0.33)相比,B组(28.56±8.07、17.74±1.91)均较高(均P<0.05);当共转染miR-24-3P抑制剂后,C组细胞凋亡水平(2.34±0.09、3.06±0.06)均低于B组(均P<0.05);在共转染miR-24-3P与oe-TAOK1质粒组中,D组细胞凋亡水平(2.16±1.29、4.80±0.37)均低于B组(均P<0.05)。在HL-60、THP-1细胞中,当C9ORF139未突变时,miR-24-3P组荧光素酶活性均低于miR-NC组(均P<0.05)。当C9ORF139序列中与miR-24-3P结合位点突变后,miR-24-3P组荧光素酶活性与miR-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TAOK1未突变时,miR-24-3P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NC组(P<0.05);当TAOK1序列中与miR-24-3P结合位点突变后,miR-24-3P组荧光素酶活性与miR-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干扰HL-60细胞中C9ORF139基因并培养72 h后,B组Raf、MEK及ERK分子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第14天,A组肿瘤体积高于B组[(284.49±57.61)比(125.70±18.64)mm3,P=0.017]。HL-60 A组肿瘤重量高于B组[(847.80±159.36)比(408.40±113.16)mg,P=0.001]。结论lncRNA C9ORF139通过调控miR-24-3P上调TAOK1促进AML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C9ORF139表达具有促进AML裸鼠皮下肿瘤生长的作用。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C9ORF139 微小RNA-24-3P
  • 简介:猪繁殖与呼吸衰竭综合征病毒(PRRSV)属动脉炎病毒属,为1980年代末期欧洲和北美报道的猪繁殖与呼吸衰竭综合征的病原,目前该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猪病。

  • 标签: 呼吸衰竭 综合征 猪繁殖 动脉炎 开放阅读框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