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陪病房(NICU)在临床中常常指住院期间,病人的生活护理经由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全部承担,禁止食用家属进入。另外无陪病房目前可划分为封闭式、规范式、程序式及标准式的监护管理。病人一经进入,所有的医疗、护理及生活服务均交由规范性护理人员承担。正因如此,护理安全实施保障无培病床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护理质量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无陪病房中的病人没有自理能力及语言功能、病情发展快速,护理操作流程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基于此,针对无陪病房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无陪病房(NICU) 护理安全 方法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我院NICU管理中的不足与缺陷,及在科治疗期间各种因素所导致患者不能有效恢复健康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包括通病人自身、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医护人员等各方面。在实际护理管理中,加强对NICU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家属的管理,提高护士自我修养及临床操作技能,增强无菌观念,增加护患沟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我院NICU的建设及提高护理安全的整体质量。

  • 标签: NICU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捐赠人乳在早产儿喂养的应用以及强化捐赠人乳和早产奶对住院早产儿短期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本院NICU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纳入研究,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捐赠人乳实验组和早产配方奶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肠内外营养摄人、合并症及体格生长情况。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共48例,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出生体重、胎龄、头围、身长及入院时体重、头围、身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每天热量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重增加速率相似。两组在出院时血生化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义。两组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实验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强化捐赠人乳喂养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生长速率相似,均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强化捐赠人乳喂养营养结局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相似,NEC的发生率相似。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并发症实验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 标签: 婴儿 早产 捐赠人乳 母乳强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N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8.00%及44.00%,患者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6.10±1.49)及(89.89±2.31),实验组的NICU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获得更多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较少医疗护理纠纷,值得早NICU病房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NICU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入住NICU新生儿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入住我院NICU新生儿家长,共6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与自编问卷对家长展开调查,并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结果患儿入住NICU期间,患儿家长的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水平除精神病性与偏执外,其他因子水平明显比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在新生儿入住NICU期间,极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为此医护人员需要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策略,帮助其解决所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 标签: NICU 新生儿 家长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我科室遵循发展性照顾理念实施护理的早产儿400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间实施常规护理的早产儿4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体质量增长速度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体质量增长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能明显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增强生存能力,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发展性照顾理念 NICU 早产儿护理 体质量增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法对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效果。方法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进行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53.75%上升到实施后的92.5%;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由实施前的73.83%、71.33%上升至实施后91.50%、9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4,P<0.001;χ2=78.329,P<0.001)。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知晓率、依从性及正确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NICU 手卫生 知晓率 依从性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病房的静脉治疗过程中,对早产低体重的患儿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方法及维护进行了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护理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诊治疗的新生儿共计52例,对这52例患儿均进行了PICC置管术治疗,并在PICC置管过程中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52例患儿中,PICC置管术一次成功49例,调整后成功2例,失败1例,一次成功率94.23%,总成功率98.07%。置管时间平均为15±6.27日,在成功的51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等其他问题12例,并发症率23.5%。管路堵塞2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水肿3例,渗血渗液1例,管路异位2例。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PICC置管可大大减轻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输液渗漏坏死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提高用药安全。合理的维护可减少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置留的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应用 管道维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保证母婴分离的新生儿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选取我科于2014年12月份接收的261例新生儿,母婴分离期间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心理疏导、乳房护理、饮食指导、配合正确的挤奶方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结果我科护理人员针对261例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性护理后,在婴儿4月时进行母乳喂养随访,纯母乳喂养152例、混合喂养67、人工喂养35例,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9.8%、26.4%、13.8%。结论在新生儿病室母婴分离时,对母亲进行积极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有效实现母乳喂养,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NICU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发展性照顾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体重增长速度比对照组快,每天喂奶量多于对照组,每天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发展性照顾理念 NICU 早产儿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病例应急演练在NICU低层级护士复苏抢救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利用医院迎接“三甲”复审强化培训的契机,科室成立应急演练培训小组,结合新生儿科复苏抢救流程,对科室N0-N1级的12名低层级护士进行演练培训,采用自身前后操作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培训后,对运用标准病例应急演练方式进行培训反响良好,操作考核成绩均比培训前有很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病例演练使NICU低层级护士更快地掌握新生儿复苏技能而胜任抢救工作,提高低层级护士的抢救能力、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NICU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病例 应急演练 NICU 低层级护士 抢救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1收治的早产儿25例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NICU1收治的早产儿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与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能区神经心理发育评分、身长、头围、体重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中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加强亲子交流,促进其疾病康复,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NICU 早产儿 延续性护理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腹泻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价值,以此为NICU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30例NICU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与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很大关联,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腹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NICU患者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活动前,收集NICU住院患儿69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到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活动后,同样收集69例NICU住院患儿,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儿和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和出院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患儿家属坚定母乳喂养信念;同时QCC活动的开展,提高圈员运用QCC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阑尾炎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阑尾炎病患72例,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B两组(n=36)。A组实行手术治疗,B组实行保守治疗。分析两组腹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治愈率达到100.0%,明显比B组的72.2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腹痛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比B组长,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对阑尾炎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比保守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手术治疗 应用价值 阑尾炎 临床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宫外孕患者,将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同时,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患者血HCG值下降率以及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药物保守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HCG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宫内妊娠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药物保守治疗 腹腔镜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根据患者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使用抗生素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使用抗生素时间和腹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疾病复发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手术治疗 阑尾炎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分别予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阑尾炎效果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优先选择和大力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