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该技术成果开发完成日期:2023年1月14日,首次发表日期:2023年1月15日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服液制剂产品最早是发源于我国,并从上世纪至今不断发展,常见于中国及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市场之中。而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口服液的制备流程中的抽样检测逐渐成为较为重要的一环,效率与准确率缺一不可。所以研发一种可以配合现代机械视觉以及软件算法检测的口服液自动上料装置,对我国口服液企业有着促进发展的作用。

  • 标签: 螺旋上料 变螺距螺杆 口服液 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储层埋藏深、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加之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分辨率较低,储层预测描述难度大,制约了开发方案设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研究,以期为该区块产能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埕岛油田 埕北208块 储层预测 砂体描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病毒载入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耐药性,为临床低病毒载入量HIV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接受治疗的病毒载入量<1000copy/ml 的67例HI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开展均需开展HIV病毒载量检测,采用in-house的方法开展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并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最终对比分析,完成耐药序列比对和基因亚型分析使用。结果:67例低病毒载入量HIV患者中获取12份序列,其中6(8.96%)例产生不同耐药性,CRF07-BC亚型共8(66.67%)例,B亚型2(1.67%)例,CRF01-AE亚型1(8.33%)例。结论:需要及时开展低病毒载入量HIV患者耐药检测,以更改与调整治疗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前列腺体积(PV)<40 ml的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入组PV<40 ml的BPH合并OAB患者300例,平均(66.9±7.7)岁,调查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口服坦索罗辛0.2 mg,每晚1次,治疗4周,采集治疗前后OAB症状评分(OAB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以OBASS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年龄、生活习惯、治疗前症状评分、PV、Qmax、PVR等因素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完成研究257例,治疗有效169例,总体治疗有效率65.8%,轻、中、重度O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6%、62.4%、38.5%,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37,P=0.001);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2例以轻度头晕为主,1例出现恶心的症状。OAB治疗有效组基线OABSS评分、吸烟患者比例、饮酒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OABSS评分(OR=0.735,P<0.001)和吸烟(OR=2.111,P=0.029)是影响坦索罗辛治疗PV<40 ml的BPH合并OAB有效性的相关因素。结论坦索罗辛对PV<40 ml的BPH合并轻度OAB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基线OABSS评分、吸烟是影响坦索罗辛对此类患者OAB症状疗效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性 肾上腺素能α拮抗剂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小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6月-2023年6月这5年期间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研究并设为研究样本,纳入患者例数为2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例患者做分组处理,其中研究组收治的10例患者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常规组收治的1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效果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Qmax)、前列腺功能(IPSS)以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来说,应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 标签: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