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是机体发育过程中mRNA代谢和转运的关键调控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IGF2BP1在肝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IGF2BP1不仅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而且还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IGF2BP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肿瘤 RNA,信使 分子靶向治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GF2蛋白对小鼠早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取野生型和IMP2基因敲除组小鼠受精卵,分别在含或不含IGF2的M16培养基中进行体外连续培养,观察各组发育至囊胚的数目和囊胚发育率;②胚胎移植:分别将4组早胚移植回代孕雌鼠,观察4组代孕雌鼠的产仔率和妊娠率。结果在体外培养实验中,对比无IGF2的囊胚形成率(29.4%),野生型添加IGF2组的胚胎发育到囊胚率明显提高(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IMP2基因敲除鼠无IGF2组和IGF2组几乎都不能发育到囊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胚胎移植实验中,接受IGF2处理过的野生型胚胎的代孕母鼠平均每个雌性产下更多的幼崽,并且怀孕率也明显高于接受未处理过的对照胚胎的雌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GF2可显著提高野生型小鼠囊胚形成率和胚胎发育能力,但对IMP2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无影响。

  • 标签: IGF2蛋白 小鼠 早胚 体外发育
  • 作者: 缪婧 包云光(审校者) 江米足(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 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 321000,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 321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生长发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长发育主要受到GH-IGF-1轴的调节,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发挥作用。营养不良儿童的生长发育受损与体内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而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疾病常伴生长发育迟缓,肠道菌群与生长发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通过GH-IGF-1轴影响生长发育,而该轴也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该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GH-IGF-1轴的双向调节关系,揭示了儿童生长发育和GH-IGF-1轴以及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功能关系,通过阐明肠道菌群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肠道菌群在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领域的应用寻找新的途径。

  • 标签: 肠道菌群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生长发育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天麻钩藤汤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紧张素II(Ang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共选择9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按照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天麻钩藤汤内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控制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CE、IGF-1、AngⅡ、NO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天麻钩藤汤 硝苯地平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节病(KBD)患者踝关节软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基因表达的特征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KBD患者10例为KBD组,并以同期因外伤致踝关节骨折但无距骨损伤的患者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软骨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软骨组织中IGF-1、IGFBP2阳性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根据KBD患者踝关节软骨IGF-1、IGFBP2基因表达情况,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选择1例创伤致截肢患者,取踝关节软骨制备软骨细胞进行体外细胞验证实验;将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0 ng/ml T-2毒素)、T-2处理组(20 ng/ml T-2毒素)、T-2+ IGFBP2沉默组(20 ng/ml T-2毒素+ 50 nmol/L IGFBP2 siRNA),采用MTT法和二甲基亚甲基蓝染色法检测3组软骨细胞活性及硫酸糖胺多糖(sGAG)分泌情况。结果对照组与KBD组患者软骨组织IGF-1[(47.26 ± 8.97)、(68.15 ± 7.42)个]、IGFBP2阳性细胞数[(27.56 ± 5.40)、(71.85 ± 7.62)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4.487、9.402,P均< 0.01);与对照组比较,KBD组患者软骨组织IGF-1、IGFB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340、20.700,4.684、8.699,P < 0.05或< 0.01)。细胞实验中,对照组、T-2处理组、T-2+ IGFBP2沉默组软骨细胞活性和sGAG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26.70、80.66,P均< 0.01);其中,T-2处理组、T-2+ IGFBP2沉默组细胞活性、sGA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且T-2+ IGFBP2沉默组均高于T-2处理组(P均< 0.05)。结论KBD患者踝关节软骨中IGF-1、IGFBP2基因表达明显较高。沉默IGFBP2基因能够降低T-2毒素对软骨细胞活性及sGAG分泌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炎 踝关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入住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的老年PN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HBOT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标准化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OT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NS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HBOT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HBOT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FIB均低于治疗前,且HBOT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HBOT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T组无HBOT相关不良反应出现,且栓塞、消化道出血、呕吐等PNS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T可显著提高老年PNS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可能与HBOT具有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和骨代谢的作用有关。

  • 标签: 高压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骼肌萎缩的关系。方法将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3例慢性肾脏病(CKD)5期规律透析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法评分(MRC)测量结果,将其分为无萎缩组(53例)、轻中度萎缩组(38例)与重度萎缩组(22例),同时将同期5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比较四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与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分析其血清IGF-1及IGFBP-3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与骨骼萎缩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无萎缩组、轻中度萎缩组及重度萎缩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Glu)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呈依次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IGF-1水平与CKD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12),与eGFR、IGFBP-3及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51、0.032、0.241);血清IGFBP-3水平与CKD患者年龄、TC、TG呈负相关(r=-0.240、-0.271、-0.231),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r=0.331)。结论CKD 5期规律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萎缩与肌力下降现象,随着CKD患者骨骼萎缩程度的加深,患者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CKD可能通过年龄、肾脏功能、营养状况、脂质代谢等因素导致骨骼肌IGF-1受体自体磷酸化障碍,诱导骨骼肌萎缩,但其中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透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肌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巴拉汀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D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司来吉兰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巴拉汀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血清Aβ1-42、IGF-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20%,46/51)高于对照组(70.59%,36/51),P<0.05。治疗后,观察组UPDRS评分、SCOPT-AUT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β1-42、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1%,10/51)与对照组(14.75%,9/5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巴拉汀、司来吉兰联合用药对P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UPDRS评分及自主神经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平衡能力及血清Aβ1-42、IGF-1水平,安全性好。

  • 标签: 帕金森病 卡巴拉汀 司来吉兰 UPDRS评分 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牡莪消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鹤壁市中医院收治的10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贝牡莪消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甲状腺功能及血清VEGF、IGF-1、TGF-β1水平;并比较两组甲状腺体积、最大结节长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IGF-1水平均下降,TGF-β1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VEGF、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体积与最大径均有缩小,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牡莪消丸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血清VEGF、IGF-1、TGF-β1水平,缩小甲状腺结节,且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贝牡莪消丸 甲状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首先,本项目是可以在现实中实现并融入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当前互联网技术发达,大数据日渐成熟,实现数据与程序对接的技术完全可行。其次,当前同类但功能不全的软件已经存在并被使用过,相关技术总结、用户体验数据丰富。再次,同学们已经习惯网络的便利,对各类程序、软件的接受度良好。最后,本软件在方便同学的同时也可以为校方、商家提供便利,为同学们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选择。其让同学们可以舍弃大量重复软件,用一个程序即可满足学习、生活、社交三大方面;在满足同学的同时,本项目也充分考虑了校方,学校在本平台发布信息,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优化了校园管理制度;也考虑到了商家,商家基于平台发布优质信息作为宣传,减少了宣发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信息被目标消费者接收到的概率。总体来看,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 标签: 校园生活 信息资源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经192Ir源照射后第5年发生右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男性,67岁,5年前右下肢曾受到极不均匀外照射,随访脂肪抑制T2WI示右股骨上段出现不均匀片状高信号灶,范围逐渐增大。5年后MRI检查示右股骨干近端骨折,右股骨上段局部骨髓及邻近软组织炎症改变,右股骨中下段局部骨皮质不规则变薄、中断,邻近见小囊性灶,髓腔信号异常。术中刮出坏死组织示细菌感染。根据本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及术中结果,证实患者经192lr源照射后发生放射性骨髓炎及放射性病理骨折。

  • 标签: 骨坏死,放射性 影像学 192Ir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外周血及组织进行照后第2 047天(5年7个月零7天)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电离辐射引起的体细胞变异情况,为明确电离辐射引起的远后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王某照后第2 047天的背部正常皮肤组织、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3种样本,分别提取DNA后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分析。以背部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开展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的基因变异检测分析。结果与背部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的基因组出现了多种基因变异,包括碱基置换(碱基转换、碱基颠换)、小片段插入、小片段缺失、拷贝数变异(拷贝数增加、拷贝数减少)以及结构变异(大片段缺失、大片段重复、倒位、染色体内易位以及染色体间易位),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出现10 666个基因变异,外周血出现11 233个基因变异,变异DNA涉及上万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存在于外显子、内含子、3'UTR(3'untranslated region,3'端非编码区)、5'UTR(5'untranslated region,5'端非编码区)、剪切位点附近、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kb区域以内、转录终止位点下游5 kb区域以内、非编码RNA以及基因间隔区域,且所有染色体都存在基因变异。结论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照后第2 047天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基因变异,可能影响机体的功能及电离辐射诱发的远后效应。

  • 标签: 放射事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131I治疗甲亢具有效果明显、安全、简便的特点,除儿童、青少年慎用,妊娠妇女、合并或疑似甲状腺癌患者禁用以外,其余多数甲亢患者都能从131I治疗中获益。131I治疗甲亢最常见的问题是甲减,其整体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甲亢 甲减 131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采用192Ir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3—2018年间调强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22例。采用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复发病灶,处方剂量30Gy1次,治疗后前3个月每1个月复查CT,3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CT,评价局控率、不良反应,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1、3、6个月病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14%、14%,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2%、82%、82%,疾病稳定率分别为5%、0%、0%,疾病进展率分别为5%、5%、5%;有效率分别为91%、96%、96%。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7%。急性放射性肺炎5例占23%(1级3例、2级2例),骨髓抑制4例占18%(白细胞减少1级3例、血小板减少1级1例),术后气胸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192Ir近距离治疗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局部复发,肺肿瘤/近距离疗法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领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提供参考,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角膜文献,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植入安全,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在国外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参考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设计和临床价值,为我国领扣型人工角膜设计发展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角膜 角膜盲 角膜移植高危排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8例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相邻两次治疗时间,病灶体积和VVR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年和治疗3个月,NRS评分和Tg值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小病灶大小,具备较高安全性,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125I粒子 植入治疗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