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对19例20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经6个月至2年随访,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假体断裂,术后3个月17例恢复正常行走;仅有1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和1例发生肢体肿胀,近期效果良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为寻求股骨头坏死再修复的客观规律,近20年来,我们从生物力学观点出发,依据骨科生物力学基础原理,并通过临床实践、跟踪观察、回顾性研究,及分析多种疗法优缺点基础上,探讨了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即(1)治疗中髋关节受力状态需相对稳定;(2)要给予适时、适度的力环境:(3)要使之获得再造应力,我们将上述三原则称为“髋关节修复准则”。它不仅是判定股骨头坏死疗法是否符合骨修复规律的客观标准,也为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临床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笔者通过1627例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科生物力学 临床观察 回顾性研究 髋关节修复准则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半脱位或脱位程度,分为半脱位型(15例)、半脱位容积宽大型(39例)和完全脱位型(3例),采用加深髋臼,或自体植骨于髋臼缘10~3点钟位,以加深髋臼重建臼顶部和后柱后壁的5项要点,正确安置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是使57例71髋接受人工全髋假体置换成功的基础.结果对57例71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经平均5年4个月随访,植入骨愈合,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44例54髋,良(80~89)10例13髋,可(70~79)3例4髋,无差(<70)者,优良率为94.7%.术后有9例并发症,且均已治愈或改善.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须进一步认识解剖和临床特点,按分型,加深髋臼或/和自体植骨重建髋臼的顶部和后柱,是使人工全髋关节成功置换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髋臼成形 全髋置换 自体骨移植 髋臼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髋关节脱位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21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例发生早期脱位,及时手法复位成功;1例发生晚期脱位,手法复位失败,予行翻修手术;其余病人通过护理干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原因 护理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患的有效方法。置换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功能。该手术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近年来我们对12例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发症
  • 简介:背景:骨科医生在健康高龄患者髋关节囊内移位性骨折的处理意见上存在分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三种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在功能方面、临床方面以及医疗资源利用方面的结果。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化比较研究,将骨折复位内固定与骨水泥固定型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以及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参与研究的医生随机安排患者接受上述三种方法其中之一进行治疗或指定其接受内固定或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结果的评价采用髋关节分级评定问卷和EuroQol健康状态评定方法。临床结果包括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中比较了直接医疗服务费用。受试者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随机分配207例患者接受上述三种手术方法之一进行治疗,91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或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各治疗组间的死亡率并无差异。内固定组的二次手术率最高,达到39%,而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分别为5%和9%。内固定组在术后4个月和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和EuroQol健康状态评定的得分最差,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在术后24个月的功能评分结果要优于另外两组。尽管内固定治疗在治疗初期的费用最低,但与其后期所产生的与髋关节疾患相关的高昂住院费用相比,这种短期内的优势就会显得相形见绌。结论:对于健康高龄患者髋关节囊内移位性骨折的治疗来说,与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相比,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效价比更佳。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可能要优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详细的可信水平分级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外科治疗方法 复位内固定 移位性骨折 随机对比研究
  • 简介:我院从1999年8月-2004年6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6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儿童髋关节骨错缝。该病别称繁多“髋骨并胯骨错缝,髋骨掉环,髋骨里缝伤筋,外伤性髋关节半脱位,一过性滑膜炎”等。此病临床常见,反复损伤,治疗失误容易发展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我们自2000-2004年共收治285例。经“?”式复位法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髋关节骨错缝 治疗失误 儿童 外伤性髋关节半脱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诊断
  • 简介:金某,男,58岁,因右髋部跌伤,疼痛、功能障碍1天于2003年8月29日入院。临床检查:右髋部肿胀、疼痛,右髋关节弹性固定于伸直外旋位,右下肢比健侧缩短约2cm,腹股沟处上三分之一处,即髂前上棘下扪及脱位的股骨头,压痛明显,X线检查:右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向外上移位,重迭于髋臼外侧缘上,

  • 标签: 外上型髋关节前脱位 X线检查 诊断 手法复位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已成为常规手术,但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较多,主要有感染[2]、脱位、深静脉血栓.我院自1994~2000年共行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110例,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假体置换术 髋关节 并发症 护理体会 深静脉血栓 脱位
  • 简介:目的评价CT对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上疑有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均经CT检查.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平片相对照.结果30例患者X线平片检查均为阴性,而CT横断面图像均明确地显示了骨折.30例中,髋关节骨折14例(髋臼骨折8例,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2例),膝关节骨折16例(胫骨平台骨折8例,胫骨髁间隆起基底部骨折3例,股骨外髁骨折2例,股骨内髁骨折1例,髌骨骨折2例).结论CT对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明显优于X线平片.当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未显示或显示不清者,应进行CT检查.

  • 标签: 髋关节 膝关节 隐匿性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本文探讨了髋关节疾病的发病特质,并就老年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做了详细的分类和归纳,为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护理提供指导。

  • 标签: 髋关节人工置换术护理
  • 简介:我科于2001年至今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例,使患者重新获得足够的负重功能和活动范围,达到稳定无痛、肢体等长以及相对持久的疗效。术后评价疗效肯定,近期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