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针对GustiloⅢ胫骨骨折患者采用阶段性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66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GustiloⅢ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前者采用的单纯支架外固定疗法,后者采用阶段性疗法,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愈合时间。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分别为60%(18/30)、83.33%(30/36),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分别为(3.66±0.39)个月、(10.11±0.51)个月,在以上观察指标上两者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GustiloⅢ胫骨骨折患者实施阶段性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愈合.

  • 标签: 阶段性治疗 GustiloⅢ胫骨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瓣移植治疗GustiloⅡ型-Ⅲ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24例,均采用急诊彻底清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或外固定修复胫腓骨的完整性。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程度、位置和大小设计不同种类局部皮瓣给予一期或二期闭合创面。结果24例病例中18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部分坏死6例,无皮瓣全部坏死病例。24例病例创面I期愈合14例;皮瓣浅层感染、边缘部分坏死6例。深层感染、皮瓣小部坏以及窦道死形成4例。结论不同种类小腿局部皮瓣是修复GustiloⅡ型-Ⅲ型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皮瓣移植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治疗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53岁[(38.6±8.2)岁]。患者入院后均急诊Ⅰ期行保肢治疗,术后1周通过肢体血运检查观测肢体存活情况及有无血管危象发生;Ⅱ期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12.0 cm×5.0 cm~20.0 cm×8.0 cm,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创面;术后2周内观察皮瓣存活情况、有无血管危象发生及供区愈合情况;Ⅲ期采用植骨翻修和骨延长技术对骨组织进行修复,比较骨组织修复前及末次随访时下肢功能评分(LEFS)及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肢功能。末次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8~20个月[(14.2±4.6)个月]。急诊Ⅰ期16例小腿均保肢成功,其中1例出现血管危象;Ⅱ期16例游离皮瓣均存活,其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供区均Ⅰ期愈合;Ⅲ期骨组织修复后,患肢LEFS和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由骨组织修复前的(32.0±7.4)分、(50.9±15.3)分,分别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48.0±10.2)分、(73.8±11.9)分(P<0.01),患肢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骨缺损修复,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分期手术治疗小腿Gustilo-Anderson ⅢC型骨折可有效保肢并恢复部分功能。

  • 标签: 骨折,开放性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成功保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太原长城骨伤手外科医院收治的2例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27岁;清创术后分别短缩8.0、10.0 cm再植。骨折端-端相对钢板加压固定,股动脉直接吻合,肌肉端-端吻合。再植成活4个月后,行二期截骨术,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周开始进行肢体延长。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例患者小腿肌群均出现散在不规则坏死,经4次清创,40 d后减张切口经植皮愈合。2例成功保肢并延长至与对侧肢体等长,分别延长8.0、10.0 cm,延长时间为3.0、3.5个月,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为29、24个月。足底部感觉均于术后1年恢复至S4。拆除外固定支架6个月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均为优,功能结果均为良。结论综合掌握保肢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一期彻底清创骨折钢板固定短缩再植、二期单边重建外固定支架进行肢体延长用于股骨热缺血时间大于10 h的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保肢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 再植术 骨延长 外固定器 热缺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折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胫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骨折一期愈合30例(93.8%),延迟愈合2例(6.2%),没有1例患者出现骨髓炎或者骨不连等并发症。行二期皮瓣转移者,随访5个月后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好且质地柔软。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胫腓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 胫腓骨折 开放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Gustilo骨折分型,ⅢA型骨折38例,ⅢB型骨折19例,ⅢC骨折11例。全部患者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VSD技术关闭创面后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全部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VSD治疗7~15后关闭创面。骨折愈合时间为3~14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Gustilo Ⅲ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后伤口闭合的时机与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Gusti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6例;年龄为6~82岁,平均37.5岁.2例GustiloⅢA型骨折患者予外固定支架固定,皮肤原位植皮,一期闭合伤口;34例GustiloⅢB、ⅢC型骨折患者一期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创面,二期(清创后5~15d)采用不同组织瓣覆盖创面:吻合血管股前外侧肌皮瓣10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6例,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3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远端蒂腓血管穿支皮瓣7例,远端蒂胫后血管穿支皮瓣5例.结果34例二期闭合伤口患者组织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36例患者术后获6~20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33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5个月;另3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分别于术后6、7、8个月予以植骨后骨折获愈合.无伤口迟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8.5分(86~91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2.5分(90~96分).结论对于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其伤口的闭合应遵循损伤控制理论,分期应用不同类型组织瓣闭合伤口.对于软组织或肌肉床良好、可急诊原位植皮者,可一期闭合伤口;对于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应先予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择期应用邻近皮瓣、肌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二期闭合伤口.

  • 标签: 胫骨骨折 腓骨 骨折 开放性 外科皮瓣 伤口闭合
  • 简介:AbstractTotal elbow arthroplasty as a treatment option for open elbow fracture is relatively rare described. We reported a 39 years old polytrauma patient with complex open elbow fracture (Gustilo-Anderson type IIIB).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large soft tissues defect on dorsal part of the left elbow, ulnar palsy due to the irreparable loss of the ulnar nerve, distal triceps loss due to the complete loss of the olecranon, loss of both humeral condyles with collateral ligaments and complex elbow instability. Only few similar cases have been publishe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included repetitive radical debridement, irrigation,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system therapy, external fixation,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 with fascia-cutaneous flap from the forearm. Four months after the injury, total elbow arthroplasty with autologous bone graft (from the proximal radius) inserted in the ulnar component, was performed. At 3 years postoperatively, the patient is able to perform an active flexion from 0° to 110° with full pronosupination. Only passive extension is allowed. The ulnar neuropathy is persistent. Patient has no signs of infection or loosening of the prosthesis.

  • 标签: Elbow arthroplasty Complications Complex open elbow fracture
  • 简介:目的探讨胫后入路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例前方软组织条件差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3.8岁.所有患者原始骨折均为GustiloⅢ型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一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不连按Weber-Cech分型:肥大型3例,萎缩型13例.初次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为9~12个月,平均9.8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胫后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h(1.5~2.5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0mL(200~600mL).术后除1例患者发生伤口浅部感染、跟腱外露外,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4个月(8~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8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下肢关节功能: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于胫前软组织条件较差、不适合前方入路的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胫后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手术入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骨折 不愈合 胫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48例,随机分为负压封闭引流组(治疗组、25例)和传统换药组(对照组、23例),创面作不同的处理。结果经过6~24个月的临床研究,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更换敷料、骨折愈合时间上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相比,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愈合快等优势。

  • 标签: 胫骨 开放骨折 外固定架 负压封闭引流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支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48例,依据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分别接受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9.17%;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5.96±6.84)分,对照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为(76.52±5.46)分,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价值突出,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GustiloⅢ型 外固定支架 分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9例,其中胫前动脉缺损6例,缺损长度6.0~12.6 cm;胫前动脉长段闭塞3例,闭塞长度8.0~16.8 cm,骨缺损长度3.0~6.0 cm,软组织缺损面积15.0 cm×21.5 cm~20.0 cm×30.0 cm,创面严重污染。一期清创后VSD处理5~17 d,控制炎症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2.0 cm×23.0 cm~16.0 cm×38.0 cm,外固定支架并行固定双下肢。二期手术:于一期手术后8~12周取出骨水泥后行自体骨植骨,同时对皮瓣进行修整。结果9例预后良好,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6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1例,愈合时间13~20 d,骨折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个月,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桥式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小腿Gustilo III 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桥式皮瓣 Gustilo III C型 小腿损伤 膜诱导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GustiloⅢB、ⅢC型小腿及足踝部开放性骨折一期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60例GustiloⅢB、ⅢC型小腿及足踝部开放性骨折患者,男103例,女57例;平均年龄为36.3岁.骨折部位及Gustilo分型:胫骨干113例(ⅢB型91例,ⅢC型22例),胫骨远端4例(ⅢB型3例,ⅢC型1例),足踝部43例(ⅢB型37例,ⅢC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37h,平均12.7h.彻底清创后应用穿支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传统轴型皮瓣及肌皮瓣、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关键创面,选择外固定支架(121例)、钢板(20例)、螺钉或克氏针(14例)及髓内钉(5例)确定性固定骨折,同时完成其他必要的肢体结构及功能重建.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0d(9~76d),关键创面均经初次手术获得修复.除1例GustiloⅢC型胫腓骨骨折患者因主诉伤肢持续性疼痛而截肢外,其余159例保肢成功患者术后获12~83个月(平均21.3个月)随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或持续的骨感染,骨性愈合时间为6~19个月(平均11.7个月),肢体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标准的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及骨折固定技术一期修复与重建GustiloⅢB、ⅢC型小腿及足踝部开放性骨折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新鲜创面解剖清晰,手术更为灵活;仅修复关键创面可减少供区牺牲,避免外形臃肿.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后软组织坏死缺损伴骨外露18例,采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5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机器碾压伤4例,重物压砸伤4例。创面面积3.0 cm×5.5 cm~6.0 cm×8.0 cm,平均4.0 cm×6.5 cm。皮瓣面积3.5 cm×6.0 cm~6.5 cm×9.0 cm,平均4.5 cm×7.0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8例皮瓣中16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皮瓣色泽及质地良好,无破溃,修复肢体仅遗留线形瘢痕及部分色素沉着,局部无明显臃肿畸形,基本恢复原有外观。18例均可完全负重且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后软组织坏死缺损的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小腿 Gustilo III型骨折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15例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67岁[(48.5±12.6)岁]。患者入院后均急诊Ⅰ期行清创,对主要血管、神经和肌腱进行探查修复,并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术后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创面坏死、感染以及骨缺损。Ⅱ期清创后组织缺损面积为10.0 cm×5.0 cm~30.0 cm×8.0 cm,均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肌皮瓣切取面积为10.5 cm×5.5 cm~30.5 cm×8.5 cm。术后2周内观察供区愈合、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感觉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22.0±5.8)个月]。肌皮瓣供区均Ⅰ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12例肌皮瓣完全成活。2例面积较大的肌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过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1例肌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用对侧大隐静脉桥接修复栓塞静脉后皮瓣成活。末次随访皮瓣外形恢复良好,感觉部分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8~26 mm。骨折均愈合好,无骨髓炎等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患肢LEFS为47~69分[(59.0±9.5)分]。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股前外侧肌皮瓣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可较好恢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处的外形,并且能有效减少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折,开放性 胫骨 腓骨 外固定器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Gustilo 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普爱医院手外二.修复重建科收治的20例Gustilo 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6~56岁,平均4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6 h,平均4.3 h;近端骨缺损6例,中段骨缺损9例,远端骨缺损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6 cm~12 cm×9 cm,骨缺损长度平均为10.3 cm;一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血管、神经,重建血运,二期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双向骨搬运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术后记录骨搬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骨搬运距离、外固定时间、外固定指数、延长区固化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Palay和Maar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0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骨缺损和软组织缺损得到良好的修复,均返回日常生活;骨搬运至骨折端对合时间为50~160 d(平均75.8 d),创面愈合时间为60~150 d(平均100.6 d),骨搬运距离为8~13 cm(平均10.3 cm);外固定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0个月),外固定指数为1.6个月/cm,延长区固化时间为5~16个月(平均10.9个月);未发生感染、成骨不良及再骨折,2例出现术后轴线偏移,3例发生踝关节僵硬;按照Palay和Maar提出的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2例,可3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双向骨搬运技术可以有效治疗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重建肢体血液循环,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骨折 胫骨 腓骨 骨搬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头Masquelet技术联合皮肤牵张技术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伴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9例伴有皮肤缺损的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Masquelet技术联合皮肤牵张技术,分析患者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共经历2~4次手术,平均(2.37±1.64)次。手术期间,2例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欠佳,经积极治疗后,感染问题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保全肢体,并实现骨折、创面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7~10个月,平均(8.63±2.72)个月。结论  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中,“Masquelet + 皮肤牵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兼顾骨缺损修复、感染控制等治疗目标,并有效覆盖创面,为损伤修复提供良好微环境。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GustiloⅢ型 Masquelet技术 皮肤牵张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Gustilo骨折分型,ⅢA型骨折38例,ⅢB型骨折19例,ⅢC骨折11例。全部患者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VSD技术关闭创面后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全部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VSD治疗7~15后关闭创面。骨折愈合时间为3~14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短缩二期延长治疗下肢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急诊收治的12例下肢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2~67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均伴有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下肢神经、血管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2 cm~17 cm×12 cm;主干血管清创后短缩1.2~8.3 cm,平均4.2 cm;神经断端清创后短缩1.0~8.1 cm,平均4.0 cm;胫骨干缺损长度2.0~9.6 cm,平均6.3 cm。所有患者均急诊一期彻底清创,骨折处短缩外固定支架固定行骨搬运。记录骨延长牵张速度、带架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评分标准评定下肢功能。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14~32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12例患者肢体均存活且未发生严重感染。12例患者肢体短缩长度2.0~8.2 cm(平均3.6 cm)。骨搬运速度平均0.87 mm/d;带架时间11~16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愈合时间10~14个月(平均11.2个月)。7例患者术后马蹄内翻畸形,2例出现Dahl分级3级以下的针道感染。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评分标准评定下肢功能: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一期短缩二期利用外固定技术行肢体延长及骨搬运治疗,降低了下肢Gustilo 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保肢风险及手术难度,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外固定器 下肢 骨延长术 骨折,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