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肝占位患者,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应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肝细胞癌33例,肝转移癌29例,肝血管瘤28例。结果在动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高于肝转移癌,在平衡期、静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较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肝癌患者,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肝癌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癌辅以CT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伴发孤立性肺结节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组患者入院后以动态CT增强扫描对病变进行明确和诊断,同时行病理检查,且两种检查方式时间间隔在7d之内,根据检查结果统计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病理形态学验证,本组52例患者早期肺癌、肺结核、肺炎伴发者依次为44例、6例和2例;行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42例,诊断符合率为95.45%。将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早期肺癌患者行动态CT增强扫描,方便快捷,且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CT增强式扫描 CT 早期肺癌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肝占位性病变患者70例(96个病灶),为其开展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结果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CT增强扫描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T平扫(P<0.05)。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P<0.05)。结论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中应用CT多期增强扫描可显著提升检出率,并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CT 增强多期扫描 肝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S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小肾癌的患者1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1±8.4)岁。分析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瘤体密度、各期CT值、强化程度和模式。结果平扫期,嫌色细胞癌瘤体密度均匀,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瘤体密度不均匀。透明细胞癌皮髓期呈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快速下降,排泄期持续下降;乳头癌和嫌色细胞癌皮髓期呈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和排泄期呈持续强化。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排泄期、实质期和皮髓期CT值均显著低于透明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均匀强化的比率显著低于嫌色细胞癌(P<0.05)。结论SCT多期扫描是诊断小肾癌较理想的选择之一,其不同病理亚型具有特征性SCT表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肾肿瘤 诊断
  • 简介: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球三种孤立性肺结节的最大强化程度、时间-密度曲线、强化形式存在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根据增强扫描不同时间、不同病变强化程度分别做出肺癌、结核球和炎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

  • 标签: 动态增强 增强扫描 孤立性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癌进行诊断,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几年诊断的30例肝癌病例进行研究,使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诊断。结果在CT增强扫描检查后,弥漫型为7例,巨块型10例,结节型13例,在其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螺旋CT增强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特异性,能观察到病变是否有腹腔转移以及门脉癌栓形成等情况,还可检出直径约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 标签: 肝癌 CT增强检查 影像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多层螺旋 CT 检查的患者 66 例,均行增强扫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舒适护理为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CT增强扫描患者护理的回顾性总结,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用护理程序给患者评估,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不良心理。另外增强扫描的护理对疾病的诊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护理
  • 简介:胰腺癌为发病于中老年群体的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疾病早期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大[1]。同时,胰腺癌早期便可累及十二指肠与胆管,并对临近血管产生侵袭或发生病灶转移,且病情进展较迅速,预后不佳,故如何对胰腺癌予以早期诊断成为研究热点,且对改善患者疗效与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

  • 标签: 螺旋CT多期扫描 早期诊断 胰腺癌 患者 准确率 疾病早期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依据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不同电流及电压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高管电压高管电流,B组为高管电压低管电流,C组为低管电压高管电流,D组为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比较4组受检者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意义。结果4组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结节性甲状腺病变检出率(96.21%、94.38%、85.71%、87.50%)或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检出率(77.78%、83.33%、80.00%、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25,P=0.3518>0.05)。4组CTDIvol、DLP、ED测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受检者辐射剂量低于A、C组受检者。4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均高于A、B、C组(P<0.05);4组受检者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检者CT扫描图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增强扫描中,能获得较好的扫描图像,不仅利于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降低对患者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静脉套管针用于双源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方法: 选择 2015-2019 年接受双源 CT 增强扫描的 1100 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扫描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 结果: CT 增强扫描者共计 1100 名,没有 1 例受试者出现肿胀、渗漏以及脱管等等不良现象。创建了行之有效的静脉通路,其在根本上保证了对比剂注入以及 CT 图像质量。 结论: 将  静脉套管针用于 CT增强扫描中能取得满意成效,在此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套管针 对比剂 图像质量 CT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