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乌苏巿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4分的孕妇200例,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宫颈扩张引产的100例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引产方式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放置12小时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COOK宫颈扩张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应用COOK宫颈扩张宫颈成熟足月妊娠孕妇60例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产发动时间、剖宫产率、总产程、产褥感染率、宫颈裂伤率,以及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结果两组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宫颈裂伤率低于对照组,引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产程比较,P>0.05。结论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应用COOK宫颈扩张处理,相比米索前列醇方案,可更好改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缩短临产发动时间,避免剖宫产,降低产褥感染率、宫颈裂伤率,提高引产有效率。

  • 标签: 妊娠 COOK宫颈扩张球囊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OK宫颈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12月我院住院分娩10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COOK宫颈联合催产素静滴,对照组单用催产素静滴,对比两组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及母儿结局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诱发临产时间分别为14.8±3.6h和30.4±6.2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6±2.0h和19.2±1.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0%和52%,剖宫产率分别为10%和44%,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和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产后盆腔感染、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其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且不增加产后盆腔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引产方法。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催产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COOK宫颈扩张应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最佳液体充盈量。方法选取延期妊娠、宫颈条件不成熟及要求引产的初产妇120例,根据胎先露部的高低及其与宫颈的贴合度,按容量40ml、60ml、80ml均分为三组。观察并比较COOK宫颈扩张放置后不适感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引产前后宫颈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脐带脱垂率、胎儿窘迫率等指标。结果Cook宫颈扩张对三组孕妇皆有促宫颈成熟作用,其中足月孕妇60、80ml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颈评分高40ml组;COOK宫颈扩张放置后不适感80ml组不适感高于40、60ml组;三组孕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60ml组孕妇脐带脱垂率低于80ml组(P<0.05),但40ml组与60ml组孕妇脐带脱垂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容量COOK宫颈扩张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均有确切效果,但60ml宫颈扩张对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可作为宫颈扩张器引产的临床最佳选择方式。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延期妊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足月妊娠选择引产的女性病例,在缩宫素的给药同时,经Cook宫颈扩张辅助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8例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引产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实验组同样是用缩宫素,但同时配合采取Cook宫颈扩张进行辅助引产支持实,对各组的效果及顺产情况统计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顺产率分别为100.00%、92.86%,对照组分别为64.29%、35.72%(P<0.05)。结论:足月妊娠引产工作中,通过应用Cook宫颈扩张联合缩宫素的给药方案,给药干预对效果及顺产率提升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缩宫素 足月妊娠引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双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例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因具有引产指征于我院妇产科住院就诊的妊娠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产妇应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实验组10例产妇则采用cook宫颈成熟并引产。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前后的宫颈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耗时、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和分娩结局差异,验证cook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影响。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引产前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引产后的Bishop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则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可有效促进妊娠晚期产妇的宫颈成熟,有助于产妇产程的缩短和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且不会对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有助于新生儿健康的保障,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ook双球囊 宫颈成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COOK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21 年1 月- 2022 年1月60 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进行研究,将6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单纯应用药物引产)与试验组(n=30,采用宫颈扩张器引产),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试验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宫颈扩张器可提高足月妊娠孕妇的引产效果,促进宫颈成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宫颈球囊扩张器 足月妊娠 引产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研究COOK宫颈扩张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初产妇延期妊娠伴宫颈不成熟1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A组106例为COOK组,采用COOK宫颈成熟后再静滴缩宫素引产,B组78例为缩宫素组,静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头盆评分、宫颈成熟度评分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为79.25%,B组引产成功率56.41%,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产后生殖道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OK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疗效高,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球囊 延期妊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孕足月计划分娩产妇使用COOK宫颈扩张并同时结合人工破膜的应用情况,以便为足月分娩提供可考依据。方法:于本院内展开研究,以科室接收(2020年3月-2021年10月)的126例足月产妇为例,依照分娩计划分为参照组(63例)和分析组(63例)。参照组单使用COOK宫颈扩张,分析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破膜计划,就两组的分娩计划实施情况及结果做统计和对比。结果:分析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占比高于参照组,1d内顺利完成分娩的占比同样高于参照组,且分析组的总产程所用时间比参照组更短,以上均经统计学验证,P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人工破膜 足月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扩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科接诊足月妊娠产妇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宫颈扩张法,对照组用缩宫素。对比顺产率等指标。结果:对于顺产率,试验组75.0%,比对照组50.0%高,P<0.05。对于剖宫产率,试验组25.0%,比对照组46.88%低,P<0.05。对于产程时间,试验组(6.19±1.83)h,比对照组(9.72±2.04)h短,P<0.05。对于Bishop评分,引产后: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OOK宫颈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待产,有引产指针伴宫颈不成熟87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引产方式分为2组:45例采用COOK后再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产妇纳入球+缩宫素组;42例单纯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产妇纳入缩宫素组。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及引产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缩宫素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和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3.33%(42/45)和84.44%(38/45),高于缩宫素组的69.05%(29/42)和54.76%(23/42)(P〈0.05)。结论COOk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宫颈成熟 引产 COOK宫颈球囊 缩宫素
  • 简介:目的分析COOK宫颈在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孕足月使用COOK宫颈扩张引产的337例孕产妇资料,根据引产成功或失败分为研究组(引产成功)和对照组(引产失败),记录两组的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37例产妇中,引产成功293例(87.0%)。与引产失败组(44例)比较,引产成功组的宫颈Bishop评分较高,经产妇比例较高,引产指征为延期妊娠的比例较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例较低,放置时间延长比例较高,孕周较大(P<0.05)。结论COOK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孕妇的宫颈成熟;宫颈成熟度、产次、引产指征、孕周、放置时间是影响引产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足月妊娠 COOK双球囊 引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6例使用CRB子宫颈扩张孕妇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15日~2012年8月15日使用CRB子宫颈扩张孕妇进行护理。结果阴道分娩49例其中因为怀疑胎儿宫内窘迫钳产5例;剖宫产57例,其指征为孕妇及家属要求为28例,活跃期停止为3例,其余指征为怀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9~10分;5分钟10分。结论使用CRB子宫颈扩张孕妇的护理重点是放置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放置前准备,放置后做好健康宣教,加强胎心音及宫缩的观察。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OK宫颈成熟在延期妊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延期妊娠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0)与治疗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地诺前列酮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COOK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有效率、Bishop评分提高值及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比治疗组患者的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COOK球囊 促宫颈成熟 延期妊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扩张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符合引产指征足月妊娠产妇7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符合引产指征足月妊娠产妇分为2组,分别为组35例和药物组35例。药物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组采用宫颈扩张宫颈成熟和引产。就两组患者宫颈成熟评分、临产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引产平均次数和宫颈成熟率、阴道分娩成功率、剖宫产率进行比较。结果宫颈成熟率、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药物组,剖宫产率低于药物组,P<0.05。组患者宫颈成熟评分、临产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引产平均次数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宫颈扩张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应用价值高,可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引产次数和产后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促宫颈成熟 引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在我院足月妊娠孕妇,观察组45例使用宫颈扩张引产,对照组45例使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较缩宫素更好,阴道分娩率比缩宫素高,而且未增加感染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促宫颈成熟 足月妊娠 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