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一种新型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式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太阳能高温空气集热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实验数据对该传热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该系统由多个集热单元组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一个简化cpc集热板,一根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在玻璃集热管内安装一个u形铜管.流动空气在各级u形铜管内被逐级加热.计算研究表明:系统空气最大出口温度可达到200℃,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到0.3以上,整个系统表现了良好的高温集热特性.同时,计算也表明当系统工质流量增加时,只要系统增加更多的集热管以增加系统总功率即可满足工质温度达到200℃的设计要求.研究提出的新型简化cpc式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太阳能高温空气集热系统是一种有工业实用前途的太阳能集热器;研究提出的传热模型模拟效果也可以满足一般性工程计算需求.

  • 标签: 太阳能 高温集热器 数值模拟 传热模型
  • 简介:在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时,采用特殊管强化传热以吸收烟气中大量的水蒸气所携带的显热和潜热,可以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对滴管和圆管烟气侧传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影响传热的因素,得出滴管的传热特性优于圆管的结论,为特殊管在冷凝换热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烟气 传热 管型 数值计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C)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以往对骨盆骨折的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由于骨盆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治疗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惧怕感染等因素使骨盆骨折的治疗发展缓慢。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地降低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减少出血量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4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45例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参照Kotmert评价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6%。结论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远端C3型骨折 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骨折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各种内固定治疗C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76例C股骨远端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7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均骨性愈合,其中发生内翻畸形愈合3例;膝关节活动度大于120度46例,大于90度28例,小于90度2例;术后总体优良率90.8%。结论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股骨髁动力螺钉、锁定加压钢板系统治疗C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可根据骨折类型、术者经验综合考虑选择。

  • 标签: 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对于大型、长距离输送、主辅热源联合供热的热网,其技术路线和供热方案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变频泵技术、均压管技术和回水升温联网调峰方案.该工程方案相对于常规设计的工程方案有明显的热网平衡和节煤节电效果.

  • 标签: 联合供热 热网 长距离输送
  • 简介: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的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的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的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的温差。

  • 标签: 烧结多孔管 T槽管 沸腾 强化传热 轴向温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进一步研究电枢出口速度的变化特性,以小口径C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来实现对电枢初速的拟合和预测,并对连续发射状态下电枢速度的变化及发射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枢初速的变化为先波动后稳定增加最后衰减的趋势,应用MGM(1,N)模型对于电磁轨道炮发射系统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固体电枢 灰色建模 MGM(1 N) 电磁发射 初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MEK-6410c血细胞分析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为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确认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方案对全血细胞计数(CBC)的可比性、总重复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进行评价。结果该仪器CBC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总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在正常及常见的病理范围线性良好(r>0.99);与SysmexXS-1000i的结果比较,相关性良好(r>0.98)。结论该仪器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实验要求,设备可投入使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性能评价 确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切口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0例桡骨远端C且伴有中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应用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分析。通过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就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骨折(伴有中柱骨折)疗效确切,其优点是可靠而稳定地固定骨折,防止中柱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恢复桡骨长度,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能够较好的恢复手和腕关节的功能,为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桡骨远端 掌背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检测在2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78例,按照脑梗塞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脑梗塞发生在近1月内共65例,B组为脑梗塞发生在1月以前共113例与C组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及D组健康体检者35例,比较4组CRP水平差异。结果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D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与D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CRP 脑梗塞 2型糖尿病
  • 简介:采用CFD软件对氦气冲刷螺旋管束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时采用了轴对称简化模型;湍流模拟采用低Rek-ε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低Re模型比壁面函数法更适合计算冲刷管束类型的流动。计算结果表明,顺排管束前几层平均Nu高于叉排管束,而深层管平均Nu低于叉排管束;管列距离较大时排列方式对深层管的传热影响很小;管束与边界距离约为管束中心部分氦气流道宽度的一半时,各列传热传热和氦气出口温度都较为均匀;管束横向位置发生偏移将导致管束内流动、传热出现不均匀。结果对于螺旋管蒸汽发生器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冲刷 螺旋管束 数值模拟 传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治疗肱骨髁间C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入路“Y”形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骨折18例。结果采用Cassebaum的方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优10例(C13例,C25例,C32例),良5例(C24例,C31例),可3例(C3)。结论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截骨是治疗肱骨髁间C骨折较好的入路,具有易操作,有利于截骨部骨折的愈合,以及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低等优点。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截骨术 尺骨鹰嘴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栓联合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骨折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98.01-2010.10间68例股骨C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0.5~3年,10周~16个月骨折获得临床愈合,依据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68例中,优31例,良20例,可11例,差6例,优良率75%.结论骨栓联合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骨折,具有简单、有效、适应症广、费用低廉、术后痛苦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栓 骨圆针 股骨远端 C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一反应蛋白(CRP)与2糖尿病的关系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2糖尿病患者和49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检测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2糖尿病组及合并慢性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CRP)、LDL-C、TC(mmol/L)、TG(mmol/L)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O1)。HDL-C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患者66例的空腹血清CRP对TC、TG、HDL-C、LDL-C进行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TG、LDL-C呈正向直线相关,CRP与HDL-C呈负向直线相关,CRP与TC无明显直线相关性。结论2糖尿病患者CRP升高,与血清TG、TC、LDL—C、HDL—C密切相关,CRP对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及监测疗效上有重要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C一反应蛋白 检验
  • 简介:利用有限容积法,建立了环形空间内单相流体竖直向上流动过程中流动和传热的稳态模型.模型将环形空间内管设置为具有固定生热速率的发热体;流体与内管壁之间设置流动和传热边界层,以更精确的描述壁面位置流体与固体之间动量和热量的耦合传递过程.通过与常物性模型的对比,流体密度、导热系数和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变物性模型,在传热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减少,流体与固体传热面之间的界面剪切力稍有下降.通过比较常物性模型和变物性模型的re和ri,结果表明,随着流体强制循环速度的加大,流体物性变化对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影响逐渐减小.

  • 标签: 变物性 环形空间 流动 传热 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皮下胰岛素输注疗法治疗初诊2糖尿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40例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治疗组应用双血C疗法,比较两组的相应糖控制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5),治疗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9.1±2.24),胰岛素用量(49.1±10.14),两组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表明治疗组的血糖控制比对照组平稳。结论双C治疗糖尿病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胰岛素泵,能更好的控制血糖,目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