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肝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肝癌组30例、肝硬化组30例、肝炎组30例,另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对四组均行AFP、TP、ALB、SOD检测,观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健康组与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AFP、TP、ALB、SOD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健康组与肝炎组的AFP、ALB、SOD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T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的AFP、SOD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TP、ALB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癌组与肝炎组的AFP、ALB、SOD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T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水平均较健康者而言具有显著差异,这四项指标可作为提示肝病的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病患者 AFP TP ALB SOD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LB、TBA、CHO、CHE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为参照组,对两组受检人员的肝功能(ALB-白蛋白、TBA-总胆汁酸、CHO-血清胆固醇、CHE-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ALB、TBA、CHO、CHE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ChildB级、ChildC级ALB、TBA、CHO、CHE水平与ChildA级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ALB、TBA、CHO、CHE等肝功能指标,可鉴别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判断肝脏损伤程度,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蛋白、前清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普外科手术后感染病人中的早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外科手术患者60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清ALB、PA和hs-CRP水平,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大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ALB分别为(44.1±5.2)g/L、(35.2±5.2)g/L、中小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ALB分别为(45.2±3.5)g/L,(38.1±5.6)g/L、与正常对照组ALB(46.6±2.7)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5,P<0.05)。大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PA分别为(246±65)mg/L,(161±54)mg/L,中小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PA分别为(269±55)mg/L,(207±69)mg/L,低于正常对照组(279±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0,P<0.05)。大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hs-CRP分别为(5.4±5.0)mg/L,(12.8±4.1)mg/L,中小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为(4.5±3.9)mg/L,(11.0±4.4)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88,P<0.05)。结论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普外科手术后病人并发感染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 标签: 外科手术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白蛋白/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io,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06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纳入E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50例纳入T2DM组,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RBP、CYSC的水平和尿ALB/Cr比值,进一步比较检测单个指标与联合检测该3个指标对EDN的诊断价值。结果EDN组血清RBP、CYSC和尿ALB/Cr分别为(114.66±0.56)mg/L、(2.64±0.33)mg/L、(351.81±15.48)mg/g,均高于T2DM组(83.58±0.83)mg/L、(1.41±0.29)mg/L、(113.65±12.55)mg/g和对照组(38.61±0.66)mg/L、(0.53±0.26)mg/L、(16.36±5.6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CYSC和尿ALB/Cr联合检测诊断EDN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95.15%和96.37%,较单个指标检测高。结论血清RBP、CYSC和尿ALB/Cr联合检测对EDN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尿白蛋白/肌酐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踝臂指数(ABI)与尿微量白蛋白(Alb)之间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按Alb不同分为两组。A组77例,为尿Alb﹥20mg/L,即DN组,77例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即对照组。应用PWV、ABI自动测量系统装置测定PWV及ABI作为反映受检者血管早期病变的指标。结果DN组PWV较对照组明显偏高、ABI明显偏低(P<0.05)。结论DM患者随着尿Alb升高,PWV、ABI也发生明显改变。PWV、ABI和尿Alb在DN患者中,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脉搏波传播速度 踝臂指数 尿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及对ALB(白蛋白)、TP(总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共53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搜集的53例健康体检人群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红素(TBL)水平、直接胆红素(DBL)水平、ALB水平、TP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胆碱酯酶(CHE)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TBL水平、DBL水平、ALB水平、TP水平、ALP水平、CHE水平、ALT水平、AST水平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ALB水平、TP水平。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疾病 白蛋白 总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及ALB、Hb水平影响。方法:遵循分组对照法进行研究,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4月止于2020年5月,研究样本均选择院内患者,随机抽选54名,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整体护理小组的ALB水平为(30.54±3.22)/L,其Hb水平为(109.67±5.55)/L均要高于常规组,其护理满意度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 效果观察 水平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化疾病病人进行生化检验及对CHE、ALB、TP水平值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硬化疾病病人59例和健康体检人员59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19年2月~2020年7月。将59例肝硬化疾病病人,设为α组;将59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β组。2组均进行生活检验。探究2组受检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白蛋白ALB水平值、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结果:α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值(57.83±11.28)U/L、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值(87.11±9.05)U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值(97.65±11.32)u/L,明显高于β组的(14.78±1.32)U/L、(11.89±4.17)umol/L、(14.71±2.36)U/L。(P<0.05);α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值(2018.58±92.64)U/L、白蛋白ALB水平值(21.45±2.24)g/L、血清总蛋白测定TP水平值(53.17±7.13)umol/L,均明显低于β组的(8915.36±114.13)U/L、(43.13±5.09)g/L、(76.42±9.14)umol/L(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及胆固醇(CH0)水平在肝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HE、ALB以及CHO水平,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CHE、ALB、CHO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肝功能患者的血清CHE、ALB以及CHO水平显著高于B级和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肝功能患者血清CHE、ALB以及CHO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肝炎干预后患者血清CHE、ALB、CH0水平可以用于病情进展程度的评估,能够有效的评估肝功能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血清胆碱酯酶 清蛋白 胆固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血透伴高血压患者血清(ALB)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血透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营养护理干预。检测并观察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在护理前的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血压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的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透伴高血压患者的透析期间,采取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控制血压水平,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采取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对于评估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记录并对比两组病人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采取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评估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脏彩超 血清BNP 血清ALB 血清CysC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MM患者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63岁),列为MM组;选取2021年1月肾内科收治的肾功能减退患者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2岁),列为肾内科组,同期血液科收治的非MM血液病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4岁),列为血液科组。对3组患者的β2-MG、LDH、ALB、CRP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肾内科组患者的β2-MG为16.16(6.21,30.24)mg/L,MM组、血液科组患者分别为4.20(2.45,7.85)mg/L、2.58(2.32,4.32)mg/L,肾内科组与MM、血液科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M组与血液科组的β2-M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肾内科及血液科组患者的血清LDH、ALB、CRP水平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LDH、ALB、CRP的检测对MM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以上指标水平升高在肾功能减退、血液病中也可存在,单独检测较易出现诊断误差。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β2-MG LDH ALB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ALB)含量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均行HbA1c、u-ALB含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u-ALB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bA1c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低值组(HbA1c<7%,12例),中值组(7%≤HbA1c≤10%,28例)及高值组(HbA1c>10%,18例),且经分析发现,HbA1c水平升高,u-ALB水平也随之升高。结论联合进行HbA1c、u-ALB含量检测可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bA1c u-ALB 2型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 Alb/Ucr)在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DM患者132例,其中56例伴有早期肾损伤患者为早期肾损伤组,76例无肾损伤患者为单纯DM组,同时选择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KIM-1、MCP-1、Ucr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Um Alb水平,观察三组受试者尿KIM-1、MCP-1、Um Alb/Ucr变化;分析尿KIM-1、MCP-1、Um Alb/Ucr与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及对DM肾损伤诊断价值。结果早期肾损伤组、单纯DM组患者尿KIM-1、MCP-1、Um Alb/Ucr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损伤组明显高于单纯DM组(P<0.05);早期肾损伤组、单纯DM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损伤组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5);尿KIM-1、MCP-1、Um Alb/Ucr与Scr、Cys C、β2-MG、HbA1c均呈正相关(P<0.05);尿KIM-1、MCP-1、Um Alb/Ucr联合检测对DM早期肾损伤AUC、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DM早期肾损伤患者尿KIM-1、MCP-1、Um Alb/Ucr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DM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3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CHF+COPD组(n=69)和CHF组(n=84)。检测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的差异。分析COPD合并CHF患者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的相关性。随访CHF+COPD组患者出院后2年的全因死亡情况并分析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单独及联合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CHF+COPD组的膈肌收缩速度低于CHF组,CRP/Alb高于CHF组(t值分别为7.05、7.18,P值均<0.05)。CHF+COPD组的膈肌收缩速度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3,P<0.05),与LVEF、FEV1、FVC、FEV1/FV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0.79、0.72、0.68,P值均<0.05);CRP/Alb比值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0,P<0.05),与LVEF、FEV1、FVC、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50、-0.53、-0.36,P值均<0.05)。CHF+COPD组中死亡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低于生存患者、CRP/Alb高于生存患者(t值分别为4.17、5.68,P值均<0.05)。膈肌收缩速度、CRP/Alb单独及联合的回归方程均对CHF+COPD组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回归方程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膈肌收缩速度减慢、CRP/Alb比值增加与COPD合并CHF病情加重及预后不良有关。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RP/Alb比值能够有效预测COPD合并CHF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预后 预测 慢性心力衰竭 膈肌收缩速度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疾病诊断过程当中血清PCT、hs-CRP 、CysC、ALB、 WBC水平检测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上尿路梗阻性肾病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0名组织开展试验,按照是否出现肾积脓将所有患者分为肾积脓组以及非肾积脓组,肾积脓组共31名患者,非肾积脓组共29名患者,对两组患者血清 PCT、hs-CRP 、CysC、ALB、 WB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肾积脓组患者血清 PCT、hs-CRP 、CysC、ALB、 WBC水平,都要比非肾积脓组患者高,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具有较大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研究价值较大。结论:血清 PCT、hs-CRP 、CysC、ALB、 WBC水平在上尿路梗阻性肾积患者当中有明显的升高,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标签: 血清PCT hs-CRP CysC ALB WBC 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 效果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及非结合胆红素(UCB)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病情的评估意义,以期能为快速有效的检测新生儿黄疸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方珐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7例轻、中、重度新生儿黄疸患儿各37例分别设为A、B、C三个观察组,同时在选37例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及阳性人数。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水平,顺序为C组>B组>A组>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5)。结论应用血清白蛋白和非结合胆红素两项。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血清白蛋白 非结合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0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及5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和晨尿mALB含量结果NIDDM男者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CysC阳性率42.9%、尿mALB阳性率38.2%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但血清CysC和晨尿mALB二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60.9%灵敏度显著提高。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mALB是联合检测能更灵敏地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害,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指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CysC) 尿微量白蛋白(mAL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血清D-二聚体(D-D)、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止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n=30例)采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D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水平和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应用卡络磺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止血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兰索拉唑 卡络磺钠 止血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