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治理公司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的迥别,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绩效水平,因此,如何选择适应公司发展的股权结构,是学术界、商界长期钻研的课题之一。本文尝试钻研A+H双重股权结构对公司的影响,先简要阐述A+H的含义,再论述股权结构的理论,依据当前国内股权结构的现状,提出一些粗鄙的意见,以期为相关领域、专业提供借鉴。

  • 标签: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A+H股双重上市
  • 简介:以2016年度沪深A+H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从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的合规性、充分性和相关性角度,统计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2016年度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总体是有效的,但仍存在关键审计事项原因阐述不到位的合规性问题、信息冗余或不足的充分性问题、未能与企业具体情况联系的相关性问题等。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关键审计事项要从两个层次指明原因,要突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要以财务报表披露为基础并联系企业具体情况的改善建议等。文章客观评价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准则,提高该准则实施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审计准则 关键审计事项 执行效果
  • 简介:香港于2005年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趋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已于2007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会计原则和实质内容上的趋同。对A+H公司而言,其A报告与H报告若适用不同的准则,则涉及准则间差异的处理及披露问题。

  • 标签: 企业会计准则 H股公司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差异分析 境内 2007年
  • 简介: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 标签: A股市场 上市企业 港股 国企 大盘 价格
  • 简介:沪港通开通后,由于海外投资进入A股市场,并且海外投资者更加喜好大盘蓝筹。因此,主要机会仍在A严重低估的大盘蓝筹,后期A+H的价差有望进一步缩小。

  • 标签: 大盘 海外投资者 A股市场 投资进入 价差 H股
  • 简介:交叉上市对一国国内市场和国内公司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考察我国公司以A+H方式交叉上市对A股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我国交叉上市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A+H交叉上市对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金分流效应(市场扩容)的负面影响上,分散风险效应等正面影响尚未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监管层在推出海外上市公司回国交叉上市的鼓励政策时,至少在短期内必须考虑内地市场对扩容的承受能力。

  • 标签: 交叉上市 溢出效应 分流效应 风险分散效应
  • 简介:放宽QDII限制导致的国内热钱跨境流动,可以缩小AH之间的价格偏差,不过两者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的套戥,指望同质的A、H出现同价是天方夜谭。

  • 标签: QDII A股 H股 同价 跨境流动 热钱
  • 简介:由於受大陆A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投资者在追捧A概念。预计后期H和A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 标签: H股市场 A股 折价 道琼斯指数 恒生指数 市场表现
  • 简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也在不断努力实现趋同。该文以A+H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净利润的差异为切入点,基于两者差异的数额、差异比率、差异种类以及存在差异的公司数等角度剖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效果,研究表明国内外会计准则已经基本趋同。

  • 标签: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A+H股
  • 简介:本栏目所有文字及其中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任何内容均不代表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包括其任何成员对于任何投资、交易或者签署契约行为的建议、要约或者暗示。文中所载意见、推测、评论及资料不应赖以作为此方面的用途。投资涉及风险,任何人士如有投资之需求,须根据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独特需要作出决定,并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 标签: 投资目的 价差 H股 A股 恒生银行 契约行为
  • 简介:2010年7月6日,中联重科召开董事会形成决议并发布公告,中联重利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简称“H”)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告称,本次拟发行的H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并授予联席簿记管理人不超过本次发行的H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 标签: 中联重科 发行 H股 境外上市 董事会 管理人
  • 简介:在6月22日,中石化在境内公开发行A的招股意向书同时见诸于三大证券报及相关的指定网站,增发以后的中国石化,总肌本逾867亿,流通A28亿,募集资金超过百亿元,如28亿的发行流通,无论是哪一个指标,本次中石化都使现今其它上市公司难以望其项背,也创了国内A股市场多项第一,有人称其为“A股市场的第一超级航母”,中石化在内地资本市场上公开募集资金,使得一度传言H要开始在内地资本市场上掀起融资潮得到了证实。

  • 标签: 上市公司 中石化 股票发行 A股 H股 红筹股
  • 简介:外界恐难想象,早在2014年中即滞留境外的中国商人郭文贵,在2015年5月间,已经成了中国最大券商之一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1%。这是海通证券最近一次H大规模配售的结果。

  • 标签: H股 大股东 中国 证券
  • 简介:中国农业银行定于7月15—16日上市进入倒数计时,H散户申购人数只在10万人左右,创下几大内地国有银行最低纪录:公开发售部份录得超额认购仅为5倍,

  • 标签: 认购 散户 H股 农行 公开发售 国有银行
  • 简介:【摘要】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境内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现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境内外市场的估值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必然具有强烈的择时动机,争取回归境内A股市场实现双重上市。研究结果证实,境外上市的H公司在回归境内市场双重上市过程中存在着市场择时行为:当境内市场相对香港市场表现越好时,境内发行A的H公司越多。市场择时所带来的巨大资金效应,是吸引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境内市场双重上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 标签: 上市市场 上市公司经验 中国上市公司
  • 简介:  H与红筹股同为在香港上市具有内地概念的公司,  四、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规定,意图在H股市场上市融资的内地企业

  • 标签: 上市红筹股 企业赴 内地企业
  • 简介:2013年11月12日,徽商银行(股份代号为3698)在眷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国内首批、中部地区首家登陆H的城市商业银行。

  • 标签: 香港联交所 徽商银行 主板 H股 上市 成功
  • 简介:通过对比先在H上市、后回到A上市的股票(简记为H+A)与仅在A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收益率、上市后短期和长期收益的差异,探讨两类股票的投资价值。结果显示:相较于A股票,H+A上市首日收益更高,但上市后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更低。究其原因,H+A更高的上市首日收益与其发行定价低相关,短期和长期市场收益低既与公司的业绩不好相关,也与投资者的不认可相关,表明相较于仅在A上市的股票,H+A更不具备投资价值。

  • 标签: H+A股 双重上市 IPO抑价 A股上市 交叉上市 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