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20121-4,浦东机场受天气原因影响实施Ⅱ类运行12次,Ⅱ类运行总时间达73小时,对航班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气候资料统计和典型个例分析,总结了造成浦东机场启动Ⅱ类运行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分析表明,浦东机场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和日分布特征,弱气压场的天气形势配合浅层的偏东气流往往能引发长时间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最后,针对减小浦东机场Ⅱ类运行对航班正常率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浦东机场 Ⅱ类运行 低云低能见度 平流低云 平流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抗击病魔,建立生活信心,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实验选取20193-202012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2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3%(2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提供多样化帮助,一方面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和情感的建立,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专业指导,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乳腺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从20189-20209所收治8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基本资料,并将患者按照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观察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分析治疗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期间压疮事件的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则为11.6%(5/43),差异数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护理 动脉血压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2073-4日发生在淅川县的连续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可知:在500hPa上空,位于新疆地区的暖脊不断发展以及位于东北地区的低涡持续发展,有利于淅川县气温逐渐升高;同时,850hPa高空的温度平流和地面的暖低压带来的热力作用更加有利于地面气温的升高;加之气压场呈南高北低的形势,地面盛行偏南风,造成淅川县上空产生较强的下沉气流,天空晴朗无云,辐射增强都是造成淅川县高温天气的主要因子;另外,淅川县西部山区、东部平原的地形特点,导致气流下沉或焚风效应,加快了高温天气的形成与发展。

  • 标签: 连续高温 暖低压 下沉气流 诊断分析 淅川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合理用药医嘱,加强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统计与干预,提高治疗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方法 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 20214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加强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分析与干预,以达到药物规范和合理使用的治疗目的。 结果与结论 静脉配置中心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统计与干预,可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执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配伍禁忌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加强病人的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药物不合理使用引起的不必要的用药危害。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医嘱 统计 分析
  • 简介: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从环流形式、影响系统、热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蕲春县202073-5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良好,充沛水汽和较大的CAPE值是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气层结位势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雷达、卫星等实时资料的运用能及时监测生命史较短暂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与发展。

  • 标签: 暴雨 水汽 热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报告发病现状,评价乙肝防控效果,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51至20207龙岗乙肝病例报告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1至20207,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6 17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慢性乙肝比例逐年升高,急性乙肝比例呈下降趋势。总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道分别为龙岗、南湾、布吉街道。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每年2份报告病例数均有所下降。在人群分布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占72.44%,报告病例最多的人群为21~30岁组(25.89%)和31~40岁组(30.15%),省外户籍(54.08%)和广东省户籍(37.85%)发病数占比最高。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成年人乙肝防控工作,特别是流动人口以及常住人口的乙肝防控工作。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202042~5日果洛地区出现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过程整体呈现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降水落区不均匀、伴随降温等特点;结果表明,500hPa亚欧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环流形式,脊位于新疆以北蒙古高原,高原南部有一南支槽系统发展东移,北部地区下滑的冷空气交汇在高原,青海南部地区受高原槽影响且多波动,高空槽东移下滑的冷空气自西至东影响青海南地区, 有明显的水汽输送。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强降雪的产生。充沛的水汽条件是造成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暴雪 环流背景 果洛地区
  • 简介: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784日鞍山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受北上的热带低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短波槽脊的共同影响,副高外围偏南的低空急流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西风带短波槽脊活动带来了高层的干冷空气,冷暖气流在鞍山东南部地区交汇,形成强降水天气。低空急流最大风速达到32m/s,鞍山地区中低层有较强的水汽辐合,且湿层较厚,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并且强降水时段,低空急流有明显的加强,之后低空急流风速快速减弱,对应强降水结束。高低层呈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对流的不稳定结构,有利于强对流天气触发。

  • 标签: 暴雨 水汽 低空急流 对流不稳定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资料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使用观测资料、卫星和雷达产品等对2019411-12日百色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500hPa高空槽激发中低层中小尺度系统,850hPa西南急流使近地层增温增湿,地面冷锋触发强对流天气。过程前期为风暴单体影响,过程后期地面冷锋触发飑线,飑线后方出现速度模糊可指示大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部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而造成软组织缺损,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结构的完整性,否则必将严重影响手的外形和功能。皮瓣移植是目前修复手部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创面最常用的方法。用于修复手部创面的皮瓣有很多,主要取决于伤口的大小和位置、损伤的复杂性、周围组织的状况、重要结构的暴露,但具体选择何种皮瓣为宜,需权衡利弊,选择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对供区影响小且成功率高的皮瓣。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控阵雷达这项技术开始在气象上投入试验及使用。本文使用多普勒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的反射率产品做对比,加上相控阵雷达其他产品的展示,分析了2021428日影响厦门机场的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相控阵雷达对于对流云团演变的快速判断有很大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高空气象探测资料,针对2021429-30日、2021510-11日的江苏省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与物理量条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程一是由暖湿气流引起的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而过程二则属于暖区降水,主要以短时强降水、高温等现象为主;过程一湿层深厚,且大气当中含有较高的水分,有利于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而过程二当中的比湿值相对比较小,层结表现出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低层比湿较大极易引发短时强降水过程;过程一当中的不稳定能量更强,而过程二当中K指数较大,高温极易引发淮河以南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

  • 标签: 强对流 暴雨 大风 冷涡 高空槽 江苏省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4中下旬濮阳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以及地面暖倒槽各影响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尤其是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影响最大,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切变线一带。强降水中心和辐合线具备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华北南部不但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并且还存在水汽的强烈辐合,为濮阳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了良好的水汽供应条件;850hPa形势场上,濮阳市地处显著的上升速度区,中低层存在的很强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带来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华北南部上空大气层结不稳定,适宜于强降水的形成。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 濮阳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4中下旬濮阳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以及地面暖倒槽各影响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尤其是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影响最大,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切变线一带。强降水中心和辐合线具备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华北南部不但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并且还存在水汽的强烈辐合,为濮阳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了良好的水汽供应条件;850hPa形势场上,濮阳市地处显著的上升速度区,中低层存在的很强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带来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华北南部上空大气层结不稳定,适宜于强降水的形成。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 濮阳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421~22日濮阳市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是中低空切变线、地面暖倒槽和东北冷高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中低层暖切变则是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濮阳市有较为充足的水汽条件,且比湿值达到了暴雨天气出现时所需的水汽条件。同时,华北地区南部有大量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濮阳市暴雨天气的出现和维持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汽供应;濮阳市这次的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低层强烈的上升速度区附近,低层表现为弱的偏南、偏东风,0~6km内存在较小的风速垂直切变线,对于风暴的组成发展不利,说明本次降水以短时强降水天气为主。

  • 标签: 暴雨天气过程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濮阳市
  • 简介:摘 要:2020/2021入冬以来,山西省朔州市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大风日数偏多,旱情加剧,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从227日20时开始全市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到31日2时结束,全市平均降水量8.7毫米,各区县降水量介于 3.8~13.9毫米之间,积雪深度介于1~9厘米之间。右玉、怀仁为中雪,平鲁、应县为大雪,朔城区和山阴达到暴雪量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朔城区,13.9毫米,最大雪深出现在朔城区,9厘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227日~31日”山西省朔州市降雪天气过程中,天气预报预警发布服务特点分析、服务效果反馈等方面内容,认为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主动及时,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了降雪量级,对缓解旱情,降低前期高森林火险等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