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Epley手法复位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在 耳石症治疗中 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耳石症患者 96 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 Epley手法复位,观察组采用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 48 名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 29 人,有效的有 17 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95.74% ;对照组患者中,有 25 人经治疗后痊愈,有 19 人治疗效果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80.85 %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手法复位是耳石症 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Epley手法复位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作为两种常用的复位方式,它们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Epley手法复位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耳石症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嵴帽结石症(Cu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治疗的Cu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相关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6% vs 72.22%,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指数)、计时平衡试验和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有助于嵴帽结石症患者缓解和消除眼震、眩晕和平衡障碍等临床体征和症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手法复位 侧卧位 甲环酸倍他司汀 嵴帽结石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嵴帽结石症(Cu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治疗的Cu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相关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6% vs 72.22%,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指数)、计时平衡试验和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有助于嵴帽结石症患者缓解和消除眼震、眩晕和平衡障碍等临床体征和症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手法复位 侧卧位 甲环酸倍他司汀 嵴帽结石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损伤,大多数经过门诊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本文通过对36例青年男性的肩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取得了成功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肩关节 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对45例Colles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35例患者功能恢复好,6例患者遗留活动后不适,4例患者随访骨折再次移位,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Colles骨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手法复位 COLLES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手法复位在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足蹬法复位治疗,研究组接受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再次脱位、复位情况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研究组92.50%高于对照组65%,对比再次脱位率,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1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建议可给予手法复位法,效果突出,复发率低,促进疾病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肩关节脱位 疗效 复发
  • 简介: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40例),两组患儿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和肘内翻发生率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分别是(4.34±1.1)天与(9.14±2.1)天(〈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6.74±5.3)天与(58.14±5.1)天(〉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2.5%与5%(〈0.05)。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90%(对照组)与92.5%(观察组)(〉0.05)。结论手术内固定联合手法复位组相对于单纯手法复位组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肘内翻发生率低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两组患儿远期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 标签: 手法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活动目标:1.用身体动作模仿面团揉捏时的各种形态,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2.掌握安全进行侧滚翻的方法;3.体会运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

  • 标签: 面团 翻滚 活动目标 协作意识 柔韧性 身体
  • 简介:过山车上的能量转换向上走……随着过山车走上第一个最高的坡(即抬升坡),它就逐渐积累起重力势能。过山车没有马达,它被一条铁链拉上轨道的第一个坡顶,这条铁链连着坡顶上的马达。

  • 标签: 过山车 能量转换 重力势能 马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其中32例首选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的方法、作用与注意事项,  4.1 手法辅助复位适应证的选择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效果显著的诊治方法

  • 标签: 复位探讨 小儿肠套叠 手法辅助
  • 简介:摘要我院近年来收治嵌顿疝6例其中4例在当地卫生院手法复位不当和其中2例患者自己强行手法复位不当导致肠破裂及小肠系膜撕裂而出现全身症状急来我院手术治疗,治愈5例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

  • 标签: 嵌顿疝 手法 复位不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方法分析125例嵌顿斜腹股沟斜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方法。结果125例病人均采用手法复位,其中儿童108例,成功复位101例,成人17例,成功复位12例。结论掌握好嵌顿斜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方法和技巧,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为择期手术赢得时间。

  • 标签: 嵌顿斜腹股沟斜疝 手法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