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西藏农村社会中,道义公平是藏族民众在生活中的实践逻辑,并且从婚姻家庭内部的公平、共有出发,经过国家集体化运动的调适,道义公平成为藏族农村社会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则。这种道义公平是基于藏族骨系观念以及家庭共享原则,经过国家意识形态调控之后形成的一种以人情伦理及合作互惠为核心的公平观,它在城镇化的转型时期,仍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并用一套特有的方式来组织社会成员的行动和秩序。

  • 标签: 社会整合 日常实践 藏族 道义公平
  • 简介:教育公平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出台系列公平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教育不公平问题。然而,这些政策和措施并不足以完全解构制度化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 标签: 教育公平 公平感 价值 教育热点问题 公平政策 不公平问题
  • 简介:每个人先天是公平的,但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拥有的知识量、能力大小存在着差别。从有利于员工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应该体现出这种差别。这才是我们提倡的公平,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 标签: 公平感 下属 企业发展 知识量
  • 简介:社会阶层之间的幸福公平差异近年来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缺乏对这两种主观感受的联立研究,在理论上也过多重视职业阶层而忽视了住房阶层的区分。为此,本文使用上海住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住房阶层的幸福公平差异。研究发现,虽然有产阶层的幸福公平都要高于无产阶层,但他们内部存在异质性。不管是以产权净值现状还是以产权获得方式来进一步区分有产阶层,只有那些真正获益者才同时有更高的幸福公平,而那些名义获益者虽有更高的幸福却没有更高的公平。研究还发现,在对两种感受的净解释力上,住房阶层基本上要高于职业阶层,这在经验层次上呼应了有关学者对正在形成的城市住房财产分层体系的担忧。

  • 标签: 住房阶层 幸福感 公平感
  • 简介:民众个人的主观感觉不可能凭空而起,而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基于自己对邻居、同事生活的观察,基于自己从所见所闻中对本地区、本市、乃至全国相关信息的了解。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公众的主流看法,则最终可归因于这个社会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命运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个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验,会看到不同的生活故事,形成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所有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决定着个人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判断。

  • 标签: 公平感 人生价值观念 生活故事 人生经验 主观感觉 公平程度
  • 简介:楼护,字君卿,汉代齐鲁(今山东)人。年少时跟随父亲行医济世,移居长安,出入权贵国威之家。楼护诵读家传医经、本草、方术等书数十万言。有德望的长者很关爱器重他,都对他说:“以君卿的材质天赋,为什么不学习从政治国的学问呢?”于是楼护辞别父亲,拜师学习经典和史传,担任京兆吏数年,行为清廉端直,很为世人称道。

  • 标签: 道义 父亲 学习 诵读
  • 简介:1933年,希特勒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性屠杀,身在美国的爱因斯坦义愤填膺。他在接受《纽约世界电讯报》的记者采访时,对德国纳粹的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

  • 标签: 爱因斯坦 德国 屠杀 言论 灭绝性 犹太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组织公平与主观幸福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组织公平量表、Campbell幸福指数量表对14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组织公平总分为(77.72±12.47)分;主观幸福总分为(8.77±2.12)分;组织公平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主观幸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临床护士组织公平对主观幸福具有正性影响,医院应重视提升临床护士的组织公平,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稳定并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士 组织公平感 主观幸福感
  • 简介: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持续上升,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对于社会公平的看法与感受,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起着晴雨表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社会公平抽样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了解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状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平提出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公平感 价值判断
  • 简介:本文应用CGSS2005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客观地位对于青年人群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明显弱于局部比较;而在局部比较中,与同龄人比较社会经济地位所引起的“相对剥夺”是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最重要的因素;与自己过去相比是否上升也具有重要影响。青年人群之间的横向相对剥夺和个人前后经济地位的纵向比较是形成青年人群不公平较高的重要原因,社会应当采用多元改革措施提升青年人群的经济收入分配公平化,避免群体间、群体内的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 标签: 中国青年 分配公平感 群体差异 自我纵向变化
  • 简介:本文基于我国五省份的家庭住户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居民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教育公平的四个维度:高考招生制度公平、高中招生制度公平、义务教育阶段分区招生制度公平和教育收费制度公平。结果发现,性别、单位性质、小孩成绩、家庭教育支出以及教育支出中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收入所占比重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公平。此外,教育公平不只取决于个体对教育系统的感知,还取决于对社会其他方面的感知,特别地,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对教育公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教育公平感受到收入分配等其他社会特征的影响。此外,教育费用的分摊机制会通过影响居民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感知来改善人们对教育收费制度的公平

  • 标签: 教育公平感 招生制度公平感 教育收费制度公平感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教育不公平与幸福的现状及关系,本文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程度偏高,而主观幸福程度偏低;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教育不公平与其主观幸福密切相关,教育不公平高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更低,体验到更少的积极情感和更多的消极情感:教育不公平能够显著地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

  • 标签: 大学生 教育不公平感 幸福感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薪酬公平对员工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提出提高薪酬公平的策略。薪酬公平对员工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工作动机,并促进良好的工作表现。为了提高薪酬公平,组织应采取公开透明的薪酬制度、公平的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员工参与和反馈机制,以及培养公平文化和价值观等策略。本研究结果对于组织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薪酬政策和提升员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薪酬公平感 员工心理状态 员工满意度
  • 简介:96.11%的受调查者表示“由权力造成的不公平”是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68.45%的受调查者表示目前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例。对目前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公众表示难以接受“对改善社会公平现状,您的建议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官员的行为”(4850票,73.7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4505票.68.49%)、“政府加大对特定人群的扶持”(4003票,60.86%)、“全社会树立新的社会公平观”(3767票157.28%)

  • 标签: 公众 社会公平观 收入分配政策 不公平现象 民众 贫富差距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对组织员工的公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多是企业环境,且研究对象多为技术行业的,对于高校环境以及高校青年教师几乎没有涉及。文章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公平的文献研究综述,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背景,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高校 青年教师 公平感 变量
  • 简介:2011年1月至10月,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思想动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不公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对当前社会公平的认知比较负面,对未来社会公平的走向持谨慎乐观态度。这一认知过程受到客观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共同影响,且通过课堂和网络予以输出。针对这一现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调适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不公平的觉知。

  • 标签: 青年教师 社会不公平感 调适策略
  • 简介:今年十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媒体的道义与责任所在。媒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

  • 标签: 和谐社会建设 媒体 公平正义 责任 道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