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电极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200例进入我院心内科接受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共出现2例(2.0%)皮肤损伤,低于对照组14例(14.0%)皮肤损伤,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进入到心内科的患者加在接受心电监护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因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 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va.粘胶祛除剂预防一次性电极引起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持续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右锁骨下电极常规手工去除为实验组,左锁骨下电极喷洒Brava.粘胶祛除剂后祛除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电极去除时疼痛减小,粘胶残留变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结论Brava.粘胶祛除剂可以减少一次性电极去除时疼痛及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MARSI 电极片 Brava.粘胶祛除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不同更换时间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及监测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生儿最佳电极更换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持续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儿9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每2天更换电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每天更换电极。观察两组患儿电极粘贴部位各类皮肤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电极脱落、粘胶遗留、心电图波形状况。结果试验组共更换电极163次,观察到红斑共88次(53.99%),丘疹13次(7.98%),表皮撕脱9次(5.52%),水泡2次(1.23%)。对照组共更换电极382次,观察到红斑184次(48.17%),丘疹42次(10.99%),表皮撕脱39次(10.21%),水泡10次(2.62%)。其中丘疹、表皮撕脱、水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斑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脱落、粘胶遗留以及心电图波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2天更换1次电极可减少皮肤损伤,不会增加电极的脱落及粘胶遗留,不影响心电监测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 标签: 新生儿 电极片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为探讨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的使用对早产儿皮肤造成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从而更好的减少患儿的不舒适感和皮肤损伤

  • 标签: 一次性电极片 早产儿 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电极皮肤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3560例行心电监护患者进行调查。对53例电极皮肤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皮肤损伤皮肤弹性、更换电极时间长短、洁肤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导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电极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患者为保健口服自行购买的益脑宁(3/次,3次/d)。服药第18天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尿液变黄,第24天出现乏力、纳差。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13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53 U/L,总胆红素(TBil)80.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03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55 U/L。考虑为益脑宁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及退黄治疗。停药第8天,ALT 192 U/L,AST 158 U/L,TBil 51.0 μmol/L,DBil 39.9 μmol/L,ALP 178 U/L, γ-GT 149 U/L,患者食欲恢复,皮肤及巩膜黄染明显好转。停药第13天,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消除,ALT 56 U/L,AST 62 U/L,TBil 30.7 μmol/L,DBil 22.4 μmol/L,ALP 164 U/L,γ-GT 142 U/L。随访6个月,患者肝功能未见异常。

  • 标签: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何首乌 益脑宁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治疗皮肤损伤的防治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文将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受放射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有患者20例,对比两组HAMA、HAMD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要用到放射治疗患者中可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防治 护理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胶体敷料改良电极片在预防儿童皮肤损伤及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0例使用心电监护婴幼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例)和对照组(n=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电极。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改良电极。结果:在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4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医用无菌敷料水胶体敷料中的透明贴改良电极,不但能降低患儿应用电极出现皮肤损伤、过敏的发生率,还能减少更换时的疼痛现象,提高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改良电极片 预防 儿童皮肤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因长期输血出现铁负荷过载,给予地拉罗司分散(地拉罗司)500 mg口服、1次/d。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0个月后,因铁负荷过载治疗效果不佳,将地拉罗司剂量增至1 000 mg、1次/d。剂量调整约1个月后,患者乏力加重,实验室检查示血尿素氮(BUN)11.5 mmol/L,血清肌酐(Scr)143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73 m2)。诊断为肾损伤,考虑可能为地拉罗司所致。停用该药,并给予百令胶囊。约1个月后,患者肾功能改善[BUN 9.1 mmol/L,Scr 111 μmol/L,eGFR 60 ml/(min·1.73 m2)]。患者因铁负荷过载再次加用地拉罗司1 000 mg口服、1次/d。服药约1个月后,再次出现肾损伤[BUN 9.7 mmol/L,Scr 131 μmol/L,eGFR 49 ml/(min·1.73 m2)],遂将地拉罗司减量为500 mg、1次/d。约3个月后,患者肾功能改善[BUN 8.8 mmol/L,Scr 104 μmol/L,eGFR 65 ml/(min·1.73 m2)]。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地拉罗司 肾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有效抵抗病毒侵袭和感染,降低病毒传播概率,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异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长时间佩戴医用级别防护用具过程中,面部器械相关压疮发生的原因、常见部位、预防方法,提出在应用医用级别防护用具时,发生的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本文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特别是为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人员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防护装置 面部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器械相关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非穿刺部位(次日在化疗穿刺点上方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化疗药物非穿刺部位(次日在化疗穿刺点上方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皮肤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对发生非穿刺部位皮肤损伤进行应急处理。结果2000年5月至2009年6月对10例非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病人,采取局部进行环形封闭、冷敷、黄冰解毒消肿软膏外敷,50%硫酸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交替湿敷等及时处理,损伤皮肤全部痊愈。结论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地处理化疗药物非穿刺部位皮肤损伤不良事件,可减轻病人的痛苦,避免医疗纠纷。

  • 标签: 化疗药物 非穿刺部位 皮肤损伤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炉甘石洗剂在腹泻肛周皮肤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腹泻肛周皮肤损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两组均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炉甘石洗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润肤霜、紫草油等外涂。结果观察组肛周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炉甘石洗剂治疗腹泻肛周皮肤损伤,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可明显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肛周皮肤损伤 炉甘石洗剂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患者因过敏性鼻炎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8 mg、1次/d。用药第6天腹部出现零星红色皮疹,未在意;用药第7天皮疹增多,伴瘙痒,尿液呈深棕色,双手、巩膜出现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2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86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09 U/L,总胆红素(TBil)63.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3.6 μmol/L,诊断:药物性肝损伤,过敏性皮炎。考虑为枸地氯雷他定所致,停用该药,给予保肝治疗及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停用枸地氯雷他定第2天,患者尿液颜色变浅;第4天皮疹颜色变浅,尿液颜色恢复正常,无新发皮疹;第9天皮疹基本消退,肝功能检查示ALT 84 U/L,AST 29 U/L,γ-GT 187 U/L,TBil 19.5 μmol/L,DBil 8.0 μmol/L。2周后复查:ALT 54 U/L,其他检查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

  • 标签: 氯雷他定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疹
  •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3 d后改为泼尼松40 mg/d口服),并口服碳酸钙、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预防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既往肾功能正常,服药1个月后肾功能持续下降。至服药3个月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最低为33.1 ml/(min·1.73 m2)。经尿常规和肾脏彩色超声检查除外肾病和尿路梗阻性疾病,考虑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导致肾损伤可能性大。将该药换为法莫替丁,其他药物继续使用。9 d后,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出院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74.0 ml/(min·1.73 m2)。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艾司奥美拉唑 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