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白粉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小麦白粉在河南、山东、四川、贵州、云南等所有小麦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使产量大大降低。小麦白粉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再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 标签:      小麦白粉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 简介:摘要 小麦白粉小麦生长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本文介绍了白粉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小麦 白粉病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 简介:一、症状与侵染循环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类型。三种锈病的简单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褐斑。条锈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孢子堆呈鲜黄色、较小、排列整齐成长条状。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很少发生,孢子堆呈桔黄色至赤褐色。散生于叶片上。秆锈病主要危害麦秆、叶鞘,叶片、麦穗也有发生,孢芋堆大、呈褐色、椭圆形。周围有破裂翻起的麦皮。

  • 标签: 小麦锈病 白粉病 纹枯病 防治 侵染循环 鲜黄色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越发关注自身饮食安全及饮食质量,小麦作为人类饮食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安全生产与国民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小麦种植业虽已取得可喜成绩,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此,需在践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做好小麦病害的防治工作。其中以小麦锈病和白粉为主,文章分别阐述小麦锈病和白粉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减少两种病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促使小麦种植业增收增效。

  • 标签: 小麦锈病 小麦白粉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摘要:柿树白粉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新梢和果实。该病害分布范围广泛,危害严重,除危害柿树外,还危害苹果、梨树。染病树体新梢生长受到阻碍,造成叶芽与花芽的分化减少,第二年的果实减产。在病情严重的柿树上会出现叶片提前枯死脱落引起新梢干枯死亡的现象,最终影响树体生长,缩短结果寿命,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利益。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进行研究柿树白粉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柿树 白粉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具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杀菌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药后14天,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20 g/667 m2和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 mL/667 m2对小麦白粉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7.28%和63.96%,显著高于0.3%四霉素水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因此,推荐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在小麦抽穗后,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喷施1次,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发生危害。

  • 标签: 杀菌剂 小麦 小麦白粉病 防治效果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白粉是一种非常让人感到头疼的病害,因为小麦白粉,不仅危害严重而且爆发快,如果没有及时做到正确防治,就会严重影响产量。这里着重介绍小麦白粉防治措施

  • 标签: 小麦白粉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白粉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部可见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后期呈浅褐色,并产生闭囊壳。小麦白粉在中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使产量大大降低。小麦白粉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 标签: 小麦白粉病 发生 预防
  • 简介:摘要: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然而,近年来,小麦白粉的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小麦白粉的病原菌、发生规律、危害症状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小麦白粉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绿色轻简化的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这些防治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小麦白粉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小麦白粉病 发生原因 绿色轻简化防治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 简介:摘要香樟树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是国家重点的二级保护植物。本文介绍了香樟树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习性、应用价值和繁殖方式,并针对香樟树主要病虫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香樟 习性 繁殖 防治措施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高寒山区芒果的品质和产量,指导高寒山区芒果产业发展.于2014年对田东县北部高寒山区、右江河谷芒果产区进行试验,观察两地芒果物候期、白粉发病的特征,并采用3个不同药剂对芒果白粉防治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高寒山区芒果比右江河谷芒果产区发生白粉严重,但施用50%翠贝DF3000倍液、25%乙醚酚1200倍液、4%白粉速愈1800倍液处理3次药后10d对芒果白粉防效分别为86.7%、77.6%和86.2%,上述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芒果白粉的为害且对芒果安全.

  • 标签: 高寒山区 芒果白粉病 药效防治
  • 简介:摘要: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抗条锈病和白粉一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针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们通过遗传资源挖掘与引入、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以及抗性基因组联合培育等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育种工作,旨在提高小麦的抗病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本文将探讨这些策略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

  • 标签: 小麦 抗条锈病 白粉病 遗传 育种
  • 简介:辣椒白粉主要为害叶片,老熟和幼嫩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较难防治

  • 标签: 辣椒白粉病 综合防治 西安地区 棚室 幼嫩叶片 分生孢子
  • 简介: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提供的(W7984×Opata85)重组近交群体为材料,对2002年和2005年收获的亲本和114个株系进行了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白粉菌,以白粉菌孢子附着孢形成率作为白粉抗性的指标进行鉴定,并采用QTL作图软件winQTLcart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白粉抗性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32个与小麦白粉抗性相关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A,1D,2A,2B,3A,4A,4D,5A,5B,5D,7A,7D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A染色体的QTL贡献最大,可解释抗性变异的67%。

  • 标签: 小麦 白粉病抗性 附着孢畸形 QTL
  • 简介:车前(PlantagoasiaticaL.)为车前科植物,系常用中药材,中医学上以种子与全草入药,有利水通淋止泻及清热明目之功效。吉安县水和乡有二百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我校自1988年开始种植,1990年车前白粉发生严

  • 标签: PLANTAGO 常用中药材 清热明目 利水通淋 种植历史 闭囊壳
  • 简介:白粉,是最耐干旱的植物真菌病害,一般在温暖干旱气候下严重发生。在温室高湿情况下,尤其是苗期很容易蔓延。该病除危害桃外,还危害核果类的其他树种。

  • 标签: 白粉病 技术 防治 植物真菌病害 干旱气候
  • 简介:通过对苹果白粉4~5月份发病情况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苹果白粉在4~9月为病害发生期,其中4~5月气温较低,枝梢组织幼嫩,为白粉发生盛期,对果树的中后期生长发育影响极大.6~8月发病缓慢或停滞.杀菌剂防治苹果白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月中旬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一般防效可达80%左右.喷药3~4次,间隔10~15d左右喷药一次.在使用药剂防治苹果白粉时,不论是保护性杀菌剂还是治疗性杀菌剂,都应坚持轮换用药的原则.此外,在使用药剂防治该病的同时,还应辅以花期人工摘除,结合冬剪,剪除破芽,压低病原基数等农业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 标签: 苹果白粉病 发生规律 化学防治技术
  • 简介:采用引进新农药拿敌稳75%WG(水分散粒剂)开展其不同浓度防治辣椒白粉试验,探讨辣椒白粉最佳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75%WG3000倍液防治辣椒白粉,防效达95.27%;增产效果最明显,其平均株高、鲜株重、百果干重、每株总果数、单产、商品率均高于其它处理和当地对照药剂;经济效益比为1∶13.41。

  • 标签: 拿敌稳75%WG 辣椒 白粉病
  • 简介:抗性种质N9659含有野生二粒小麦(资源编号:AS846)的抗白粉基因,并对陕西关中地区白粉优势小种表现为高抗。为了研究其抗白粉基因的遗传规律,用高感品种辉县红、阿勃、陕160和阿勃21个缺(单)体系分别与N9659进行杂交,F1和F2苗期接种关中地区白粉流行小种。结果显示,组合辉县红×N9659、阿勃×N9659、陕160×N9659及阿勃21个缺(单)体系和N9659杂交组合的所有F1均表现为高抗白粉,F2的白粉抗感比例除组合阿勃5BM×N9659偏离3∶1外,其他组合均符合3∶1,表明N9659苗期白粉抗性由1对位于染色体5B上的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 标签: 小麦 白粉病 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