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目前hs-CRP的研究现状。方法本研究中所探讨分析的134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患者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hs-CRP指数测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脑梗塞组不同病情患者hs-CRPCRP含量比较结果,可预测脑梗塞患者的严重程度。不管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时,hs-CRP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均具有预测价值,而且可依据hs-CRPhs-CRP>3mg/L的患者更易再发心绞痛、心梗或心脏猝死,相同hs-CRP水平的出院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再发心绞痛、心梗而再次入院的危险也很高作为冠心病危险指数的hs-CRP浓度检测可以说浓度越高危险性越大。结论测定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疾病患者的hs-CRPCRP指数,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状况均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医生在诊治此类疾病时可依据此体征指数进行相应判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hs-CR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心力衰竭的诊治和疗效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间心内科治疗的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在患病时发生显著变化,因此血清hs-CR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预测和治疗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hs-CRP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汀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hs-CRP、PCT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PC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显著优于对照组8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PCT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汀能够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肺炎,hs-CRP,PCT,乌司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我院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近1年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有38例心肌梗死胸痛发作2-6h的患者及47例心肌梗死胸痛12-24h的患者检测血清hs-CRP、cTnI及CK-MB,并与1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在AMI组患者的hs-CRP、cTnI及CK-MB浓度较正常组增高;hs-CRP+CK-MB、hs-CRP+cTnI+CK-MB、cTnI+hs-CRP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 联合检测hs-CRP、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具有作为AMI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BNP、VEGF、hs-CRP检测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68例冠心病患者以及50例常规体检的健康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参与者均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血清BNP、VEGF、hs-CRP各项检测数值差异。结果不同心功能冠心病患者的血清BNP、VEGF、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越低血清BNP、VEGF、hs-CRP越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冠心病个体患者通过检测血清BNP、VEGF、hs-CRP可为医师判定心功提供直观资料。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BNP VEGF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宁地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情况及与血清hs-CRP、Hcy关系。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124例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根据目前脑血管病指南治疗,登记所有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有关临床资料,入院后及发病15天给予血清hs-CRP、Hcy化验。入院后及发病15天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评定,通过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293.83)的标准,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计算西宁地区中青年卒中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比较两组血清hs-CRP、Hcy水平。结果西宁地区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5天时PSD的发生率为34.68%,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入院时血清hs-CRP、Hcy水平与非P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5天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非P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宁地区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较男性高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血清hs-CRP、Hcy水平增高有关。

  • 标签: 西宁地区 卒中后抑郁 血清hs-CRP 血清Hc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hs-CRP与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病人(NS)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3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hs-CRP与Hcy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组患者hs-CRP与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患者病理情况为依据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组(MCD)、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组、膜性肾病(MN)组;且结果显示FSGS组与MN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hs-CRP与Hcy含量较高,提示可将hs-CRP与Hcy作为诊断肾病综合征的一项有效依据;且FSGS与MN患者hs-CRP水平明显上升,提示其发生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大。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清hs-CRP Hcy
  • 简介: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sCRP、NGAL和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2012年1月~2015年12月,急性胰腺炎患者111例分为两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80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及出院当天抽取静脉空腹血3ml;分别进行血清hsCRP、NGAL和ghrelin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MAP组和SAP组患者在五次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NGAL、ghrelin水平,SAP组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果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hsCRP、NGAL和ghrelin的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三者的水平越高,发生胰腺坏死的可能性也越大。联合检测血清中三者的水平,其敏感度高,简单易行,指导临床分型、预测胰腺临床严重程度和坏死程度、制定诊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胰腺炎 hs—CRP、NGAL GHRELIN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塞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时测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血清Hcy、hs-CRP及FIB水平。结果丁苯酞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ADL评分明显升高;血清Hcy、hs-CRP及FIB在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且丁苯酞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cy、hs-CRP及FIB,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塞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丁苯酞 Hcy hs-CRP FI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hs-CRP与心肌梗塞的关系,评价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的检查结果,为心肌梗塞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9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此阶段45例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后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且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梗塞组患者hs-CRP为14.72±5.13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患者的hs-CRP差别更明显,对比差异为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检测hs-CRP可以更敏感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类型,有助于疾病鉴别。

  • 标签: 心肌梗塞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s-CRP、PCT水平改变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支气管哮喘48例,健康志愿者45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荧光定量法分别测定HS-CRP、PCT??,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Pearson法分析hs-CRP、PCT与FEV1、PEF相关性。结果对于缓解以及急性期而言,血清hs-CRP、PCT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缓解以及急性期FEV1、PEF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hs-CRP和PCT水平与FEV1、PEF呈现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hs-CRP、PCT与机体的气道功相关,参与并促进了患者支气管哮喘疾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hs-CRP PCT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AL患者150例为AL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AL组中初治期、缓解期、复发期血清hs-CRP和LDH水平,分析hs-CRP、LDH不同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AL组hs-CRP、LDH水平高于对照组(t=4.066、14.110,P<0.05)。AL组初治期及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AL组初治期与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比较,P>0.05。AL患者中hs-CRP高水平者5年生存率为32.29%(31/96),低于hs-CRP低水平者的42.59%(23/54),χ2=6.764,P=0.009;LDH高水平者生存率为22.78%(18/79),LDH低水平者生存率为50.70%(36/71),两者比较χ2=21.010,P=0.001。结论AL初治期及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高于缓解期,且血清hs-CRP、LDH高水平者5年生存率低于低水平者。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在热性惊厥( FC)患儿血清中表达并探究二者与 FC患儿心肌损伤的关系。 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中表达并探究二者与FC患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诊治的FC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FC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5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H-FABP蛋白水平,分析hs-CRP、H-FABP水平与FC患儿心肌损伤情况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FC患儿血清hs-CRP、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0.05);FC组患儿LVMI和血清CK-MB、LDH、CK、AS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SV、LVEF、LVEDD显著低于健康儿童(P<0.05)。FC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r=0.639,P<0.05)。结论hs-CRP、H-FABP在FC患儿血清中表达显著增加,可能作为评估FC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

  • 标签: 热性惊厥 血清 超敏C-反应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BNP、Hcy、hs-CRP与甲状腺激素检验研究。方法选取200例2015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体检患者各100例,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cy、hs-CRP以及甲状腺激素进行常规检验,然后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结果在经过检验分析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Hcy、hs-CRP和甲状腺激素相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检验中,血清BNP、Hcy、hs-CRP和甲状腺激素在经过检验后,相比正常健康患者而言较高,可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通过检验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BNP Hcy hs-CRP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hs-CRP(超敏C反应蛋白)、FIB(血浆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水平和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选择收治行冠脉造影检查者196例,其中126例冠心病患者成立实验组,其中70例非冠心病患者成立常规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s-CRP、血浆FIB、血浆D-D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不断提升(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hs-CRP、D-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稳定心绞痛组(P<0.05)。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FIB、hs-CRP、D-D水平不断提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CysC和hs-CRP的检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9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有30例,双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有36例,3支及以上病变的患者有24例。同时,选取同时期我院门诊参与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cy、CysC、hs-CRP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Hcy、hs-CRP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数量的增加而升高,CysC水平随着病变血管支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数量病变血管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Hcy、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的数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371,r=0.48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Hcy、hs-CRP水平会升高,并且其与患者病变血管的数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CysC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Hcy Cys C hs-CRP 血管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及24小时TpP、hs-CRP、CKMB及cTnI.结果AMI胸痛发作6小时内TpP的敏感性最高,发病6小时后hs-CRP、CKMB及cTnI显著升高,cTnI阳性持续时间长,而hs-CRP在AMI时可出现明显升高.结论TpP对于AM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TnI与hs-CRP、CKMB一起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 标签: 血栓前体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Ⅰ 心肌梗死